银保萎缩 沪26家寿险公司保费负增长

2011-04-19 17:29 744

  “这就是一场闹剧”。最近,针对沪上一些保险分公司银保渠道销售团队人去楼空的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时,一位刚刚离开某

  “这就是一场闹剧”。最近,针对沪上一些保险分公司银保渠道销售团队人去楼空的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时,一位刚刚离开某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这样对记者说。

  而就在4月12日,国内保险重镇——上海的保监局公布了2011年1~2月保费收入情况:2011年前2月,上海保险业同比有保费收入的38家寿险公司中,有26家保费收入同比出现了负增长,占纳入统计的68%;只有12家保险分公司保费收入是正增长。据了解,银保新政后,随着保险销售渠道调整加速,银保销售人员在行业之间和保险公司之间流动的速度正在加快。

  8家公司保费降幅超五成

  记者从沪上一些保险公司分公司了解到,自今年以来,部分保险公司银保渠道人员流动频繁,有些是渠道经理带领营销团队离职,有的银保部门有一大半跳槽离职了,有的银保部门甚至上演了“空城计”。“虽然今年公司保费收入(前2月)相比去年只下降了约40%,但银保人员流失超过了60%以上,之所以保费下降速度没有人员流失那么快,是因为和部分银行签订了独代协议。”一位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2011年前2月,上海寿险分公司有保费收入的有38家,其中,26家保费收入同比出现负增长,只有12家保险分公司保费收入是正增长。其中,保费收入增长最快是天安人寿,前2月天安人寿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3779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922万元,增幅约为445.9%。保费收入下滑最多的是瑞泰人寿上海分公司,前2月瑞泰人寿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仅仅为17.49万元,而去年该保险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188.27万元,同比缩减约99.6%。

  具体而言,前2月寿险上海分公司标准保费收入下降超过50%的有8家,分别是:瑞泰人寿,标准保费收入下滑约99.6%;正德人寿上海分公司,标准保费收入从12693万元下降为323万元,下降幅度为97%;英大人寿上海分公司,标准保费收入从24843万元下降为2819万元,下降幅度为88.6%;人保健康上海分公司,标准保费收入从7564万元下降为1829.7万元,下降幅度为75.8%;信诚人寿上海分公司,标准保费收入从6365万元下降为2245.9万元,下降幅度为64%;中意人寿上海分公司,标准保费收入从21495万元下降为8118万元,下降幅度为62%;此外,国泰人寿上海分公司、光大永明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下降也超过了50%。

  尽管去年银监会银保新政中有关于“1+3”合作模式的要求,但记者在上海一些银行中了解到,部分银行并没有完全是“1+3”,而是“1+多”,由此也带来不少问题。

  “现在我们网点销售的保险产品就有6、7家公司的,但主要还是销售其中一家公司的产品。最近吸收储蓄的压力很大,保险卖的不多。”工商银行上海某支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些保险公司的银保销售人员,会随着网点合作关系的调整而调整。比如,某银行网点原来是和甲保险公司合作,后来转为和乙保险公司合作,原来在甲保险公司工作的银保销售人员会随之跳槽到乙保险公司。

  与银行合作关系的不稳定,和员工的频繁调整,使一些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极不稳定。上述情况引起了保险监管机构的重视,4月15日,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联合召开贯彻落实《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以下简称《监管指引》)视频会议,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表示,银保双方要审慎选择合作对象,落实总部签订合作协议制度,保持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银保业务面临转型

  受银保新政影响,2011年险企一季度保费收入普遍增长乏力。其中,全国有32家寿险公司在今年前2月出现了保费收入负增长,占纳入统计的61家寿险公司的52%。其中,有10家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下滑超过了50%。

  分析人士表示,一些银行在选择合作保险公司的时候,优先考虑把网点资源提供给自己控股的保险公司,或者是与该行有股权关系的公司,此后才轮到其他保险公司拼佣金抢份额。

  此前,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严格按照银监会90号文件来执行,银行的中间收入要大幅萎缩。而目前的情况是,银行自己的保险销售队伍很不健全,如果让银行来销售保险,那么有些保险公司的银保保费收入将下降20%~40%。

  现实似乎印证了该负责人的预言,以保险业务收入的“风向标”上海市场来说,有18家寿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保费收入下降超过了20%,占上海寿险市场经营主体的一半左右。

  尽管有人持有不同意见,但无疑,银保新政之后,提高了中国银行业对保险中介业务的要价筹码,引起了一些保险公司管理层的担忧。4月15日,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表示,促进银保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依法开展销售模式创新,大力发展与银行储蓄形成互补的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

  行业分析认为,中小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费用、产品差异化来分取银保市场的一杯羹。而新华人寿、太平人寿等一些“银保大户”则希望通过销售长期储蓄型产品来稳定市场地位。

  一位保险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2011年中国保险业的增长速度将继续维持在GDP增速的3~5倍左右。“保险过往的‘保费规模’依靠银行的发展模式,使保险公司受制于银行。今后要选择多元化发展模式。今后要把个人营销渠道作为保费收入主渠道来建设,同时创新销售渠道,加快网络销售、电话销售等新兴渠道的建设力度。”该负责人认为。

0
标签: 保费 寿险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