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私募受追捧 本土机构露头角

陈诚 | 2011-04-19 14:26 492

  近期,关于公募基金基民损失惨重,而质疑其管理费“旱涝保收”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不过,与此相对的是,阳光私募却出现了大扩容的趋

  近期,关于公募基金基民损失惨重,而质疑其管理费“旱涝保收”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不过,与此相对的是,阳光私募却出现了大扩容的趋势,受到市场的追捧。近日湖北新海天投资公司承办的武昌金融投资高峰论坛,吸引了数百本地投资者参加,大户、个人投资者人头攒动。

  记者发现,很多购买私募产品的投资者,主要是冲着私募产品的专业、收益稳定,更有针对性而受到追捧。一位吴姓投资者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对投资很感兴趣,在2008年股市大跌前拿出了600万投资股票市场,没想到最后钱没赚到,反倒赔了近200多万。“一没有专业知识,二没有时间,赔钱也不意外”,吴先生告诉记者。不过,2010年,他在银行了解到一款阳光私募信托产品,就试着拿出100万买了一期,没想到当年就为自己赚了20%以上的收益。“看到私募产品收益屡屡跑赢公募,我准备继续购买该产品”,吴先生告诉记者,阳光私募产品的市场表现是他追捧的主要原因。

  阳光私募产品以往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很多知名的阳光私募公司都出自于该地区。不过记者了解到,湖北一些阳光私募公司近年来也脱颖而出。湖北新海天投资有限公司自中融海天一期2010年3月5日正式成立以来,面对2010年4-5月份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不过截止到9月5日,在上证指数从3031.06点下跌到2655.39点,下跌幅度12.4%的情况下,中融海天一期取得12.9%的投资正收益,超越市场25%的业绩水平,在全国800多家阳光私募基金中,半年收益排名第26名,在朝阳永续《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基金业绩评价报告第80期》中月度收益排第二名,在湖北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新海天董事长韦奇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私募基金的优势首先源于其利益分配制度,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一般是投资盈利部分的20%作为佣金收入,只有基金产品的利润持续的创造新高,私募基金管理人才能够有收入,这一点决定了管理人与投资人的利益高度一致;从操作风格上,私募基金更加灵活,个性化程度更高;由于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相较公募基金而言规模较小,因此在客户服务与客户的深度沟通方面,更加能够体现专业化与个性化。(记者陈诚)

0
标签: 阳光 管理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