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晓蕾:虚实分离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新路

左晓蕾 | 2011-04-19 10:11 696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晓蕾(资料图)  人民币加速国际化,是为了应对不合理的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危机,因此,不能按照“美元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晓蕾(资料图)

  人民币加速国际化,是为了应对不合理的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危机,因此,不能按照“美元”模式来争取,那会重走美元本位老路,可能强化美元本位。而且经过此次危机,国际市场是否会接受这种方式,也有很大不确定因素。如果另辟途径,推动贸易金融与虚拟金融分离的国际金融体系,可能更安全,更有利于全球的共同发展。

  金砖五国在三亚峰会期间签署了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力推本币结算。虽然这只是个初步框架,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但如能尽快推进实施,对促进各国的贸易和经济发展,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防止全球金融危机,都是重大进步。

  推动本币结算,就是双边贸易中,原则上使用出口国货币清算结算,以双边贸易额所需货币作为汇率定价基础,也就是以能够提供给对方的实际商品购买力,作为对方储备出口国货币基础。实际上,这是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原则:出口国可以选择以对方货币计价。

  笔者以为,这是贸易金融与虚拟金融分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之路,可能会创新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加清晰。

  有数据显示,有60%的美元在海外流通,或以储备形式为其他各国持有。原则上,这些在海外流通的美元,应该对应60%的美国商品购买力。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原因,尤其美国许多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规则,如禁售所谓危害国家安全的科技产品等等,使海外流通的美元无法成为美国商品的购买力,作为外汇储备的美元,不能完全实现其等值的购买力,而美元则因此获取巨额铸币税。

  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就意味着美国发放的美元已没有真实的购买力对应。只是作为全球贸易的清算和结算货币,各国都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与其他国家达成商品贸易。这给世界一个假象:美元是有价值的,实际上,这是用他国商品转移了美元购买力。而且这也无非是把甲国美元储备购买力转移到乙国,并不意味着购买美国商品的美元购买力最终消失。如果这些“国际美元”集体行动,要求美国兑现购买力,美国完全可能遭遇破产命运。

  如此尖锐的利益冲突之所以没有发生,是因为金融市场“投资性”产品的虚拟价值,成了美元商品购买力的替代品,这疏导了巨额美元购买力,成功缓解了这一矛盾。当金融衍生品从防范风险的工具摇身变成为“投资”工具时,通过对华尔街“创新”的“金融产品”的投资,“国际美元”重新流回美国,资本账户顺差平衡了美国的国际收支。金融产品虚拟的价值,遂取代了美元的商品购买力。亚洲美元,石油美元的实际购买力的商品属性和价值,成功地被冠以“投资性”的金融证券产品的虚拟价值模糊了。

  金融市场在捍卫美元本位体制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于它综合了获取铸币税巨大利润后释放出去的美元购买力,把美元的商品属性变成了金融资本的属性,引导“全球美元”重新评估所持美元储备的价值,避免了缺失的美元的商品属性可能引发对美元的信任危机。

  这次危机还证明,在美元本位的框架下,美国国债也“承担”了美元商品购买力的替代职能,成为众多金融证券“投资品”的“最后替代品”。但这也是美元本位的最后防线。丧失了真实购买力的各国美元储备,最后都不得不成为美国金融产品和美国国债的“投资人”,被迫成为美元本位最大的维护者。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格局下,美元贬值、全球通胀也是美元购买力的出路。随着美元贬值和全球通胀,美元部分购买力就随之消失了。这一幕反复重演,近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过剩美元正在再次制造这样的危险。

  世人越来越清楚,美元本位是危机的根源。亚洲货币互助基金,南美洲各国的贸易结算货币协议等区域性的防御体随之开始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也在加速。

  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提法,似乎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美元本位借助华尔街的思路一脉相承。如果是这样,那可以预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或将建设一个“金融产品”交易中心,建立一个虚拟经济交易平台,吸纳“过剩人民币购买力”。这有几个问题要特别注意。

  首先,美国经济名义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中国经济的名义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7%。美国经济尚不能支持其发出货币的购买力,中国的难度更大。所以借助其他方式,释放购买力压力在所难免。

  其次,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按“美元方式”借助金融产品平衡购买力矛盾,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防止中国市场成为国外金融产品特别是那些“有毒产品”的“倾销”地,最终引发中国金融市场的危机。

  第三,必须直接用人民币交易。也就是说,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机构所在国必须把人民币作为其本国外汇储备。否则,有违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初衷,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完全可能变成维护美元本位所必需平衡的虚拟购买力的海外基地。当然,如果美国不愿接受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美国的金融机构就不能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交易。

  第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采取美元模式的风险很大。金融市场不能超前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否则,出了问题,市场可能迅速抛出人民币资产,换成美元大规模流出中国,引发金融危机。

  最关键的是,人民币加速国际化,是为了应对不合理的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危机,人民币国际化若还要走美元本位的老路,以你之盾去抵挡你之矛,可能强化美元本位。经过此次危机,国际市场是否会接受这种方式,也有很大不确定因素。

  因此,笔者以为,与其如此如履薄冰地按照“美元”模式争取人民币国际化,不如另辟途径。如能推动贸易金融与虚拟金融分离的国际金融体系,可能更安全,更有利于全球的共同发展。

  分离实体贸易金融与虚拟金融,就能避开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却要以本国经济形势变化制定货币政策的巨大不合理性;也能避开主权储备货币因自身原因引发贬值升值而带来别国外汇储备资产损失;避开金融资本扭曲商品价格再扭曲汇率的巨大风险;避开了为支持主权货币扭曲金融市场发展而酿成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后果。这个想法,与胡总书记提出的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思想是一致的。

 

0
标签: 新路 货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