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能否把通胀“谈”下去?

晓州 |2011-04-19 10:02436

多个领域的消费品近日纷纷掀起涨价潮,日化、饮料、食品、服装领域多家企业均不约而同实施涨价计划,令不少消费者感受到生活压力加大。其实,行政控价已经受到顾此失彼的指责,比如终端消费品价格受到严格控制,而重要的原材料价格照涨不误。

  多个领域的消费品近日纷纷掀起涨价潮,日化、饮料、食品、服装领域多家企业均不约而同实施涨价计划,令不少消费者感受到生活压力加大。针对这些情况,发改委价检部门派出调查组赴全国各地,调查日化用品以及方便面等企业涨价情况。随后,国家发改委再次会同商务部约请17家协会负责人,召开了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发改委在会上要求,协会和企业一定要配合做好稳定价格的工作,近期、尤其是上半年必须保持价格稳定,不集中搭车涨价,不提前散布涨价信息,更不能串通涨价。这是2007年约谈调查机制建立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作为这次集体约谈的重要成果,4月13日,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烘培业工会、水产业商会、医药业商会、纺织服装业商会等24家商会在北京联合发出《保供应、稳物价、促和谐》倡议书。倡议书强调,全国工商联行业商会的会员企业和企业主绝不串通涨价、人为抬价。

  约谈在短期内果然成效显著,但是,发改委也承认,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一些企业存在串通涨价行为。在食品、饮料、日化、服装等民生日用品的涨价原因中,企业都提到与大宗商品如棉花、糖、棕榈油、石油等有关。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郑舞虹指出,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突现全线牛市格局,原油、动植物油脂等商品均呈现出持续上涨的势头,必然给洗涤用品生产成本带来压力。据她介绍,洗涤用品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幅度都超过了40%,个别原料价格甚至上涨了100%。加上其它一些涨价因素,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上升25%左右。

  看来,说企业串通涨价或许有些冤枉。企业和理论界均认为,此轮消费品的涨价风系由通胀导致,通胀导致企业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大幅上涨。据测算,去年制造企业人力成本大约上升30%、原材料价格上升30%~50%,企业依靠内控已经无法消化成本上涨因素,因此最终出现没有定价权的下游终端消费品企业的涨价风。

  有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价格较低,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低成本消费,共同造成了要素和产品价格扭曲,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的物价上涨只是要素和产品价格的一种理性回归,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物价上涨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各种生产成本上升趋势不会在短期内改变,物价上涨将成为中长期的一种常态。

  这种分析确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各种成本的集体性大幅上升是否还有其更深层的原因呢?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近日发表在《中国财政》上的一篇文章为我们作了很好的揭示。他分析说,从国内因素看,近年来,在外汇占款和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张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流动性存量和增量都十分充裕,随着国内经济转暖,通货膨胀很快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从国外因素看,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给我国带来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所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因素,所谓成本上升的真正源头乃是流动性过剩。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为了应对危机和刺激消费,一些国家大量发行货币,实行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这些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货币发行量猛增,远远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量的货币追逐定量的商品,商品价格岂有不涨之理?目前来看,尽管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实施退出计划,但是各国的退出行动仍然过于小心谨慎,与当初猛虎下山般出台的宽松政策相比不过是挤牙膏而已,短期内对已经预热的经济影响不会很大,而且主要经济体仍普遍抱着负利率不撒手,这就导致很多国际产品价格不会立即降低,近期国际油价、玉米、小麦、基本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大幅上涨就是明证。

  搞清楚了通胀的本源,我们就会明白,约谈只能短期内限制企业的涨价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通胀。有专家进一步提出,消费品不涨价效果最多只有几个月,既不能说明企业爱国,也不能说明市场宽松,更没有显现通过货币与市场改革从根本上抑制通胀的决心。长期控制终端消费品价格只能导致以下结果:或者是资金力量较为薄弱的企业倒闭,短缺经济回潮;或者政府进一步控制上游原材料价格,最终使所有的价格都处于行政控制之下;或者企业阳奉阴违,表面不涨价,实际上质量下降短斤缺两,形成实质上的涨价。那些抑制消费品价格上涨的行政压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让企业为通胀买单,为原材料价格上升买单,为社会转型买单。人们有理由担心,行政控价会不会使经济模式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回到大家凭票购买平价产品的短缺时代?

  其实,行政控价已经受到顾此失彼的指责,比如终端消费品价格受到严格控制,而重要的原材料价格照涨不误。就在央行4月6日宣布加息的次日,4月7日,发改委宣布再次调整汽柴油价格,这也是发改委今年以来第二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创出历史新高,成为国内日用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日化等消费品企业有理由质问,为何石化巨头能涨价,消费品却涨不得?不公平感加剧,其影响不在通胀预期之下,将使市场的定价体系有失衡之忧。并且,在成本日益高涨的情势下,国内企业消化成本上涨压力的空间越来越小,几乎到了极限。企业在政府强势部门权力和高涨的成本压力之间,要么是隐形提价,要么就是压缩产能减少产量。有学者还指出,日益增多的货币供应量和相关企业不断压缩的产能之间的矛盾,迟早会引发未来物价变本加厉的上涨,最后成为不可遏制的恶性通胀导火索。到那时,如果有司再次约谈相关企业,不知又该从何说起。

  经济学理论认为,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形式。自2010年1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节节攀升,特别是自三季度以来,已连续6个月高出3%的警戒线。未来受成本上升推动和输入性因素影响,我国仍可能面临持续较大的通胀压力。温家宝总理近日在调研时指出,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称将综合运用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才是治本之术。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控物价还是要尊重价格规律,尊重市场法则。偶尔进行干预是需要的,但要慎之又慎,不可过多使用。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肖远企: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从长期来看是饮鸩止渴

2022-08-20 21:24
21073

WTI油价自2014年底以来首次收于80美元上方加剧通货膨胀,因能源危机提振需求

2021-10-13 14:06
40668

不必担心通货膨胀

2020-03-14 14:18
73613

利率、非农数据、通货膨胀如何影响汇率?

2018-09-25 16:09
21198

外汇交易基本面分析之通货膨胀

2014-11-24 16:22
1364

日本央行有意“制造”通货膨胀 被指前路难行

2013-11-20 15:27
112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