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本轮通胀治理难度可能更大

郑晓波 | 2011-04-13 08:59 510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日前在《中国财政》杂志上撰文称,“抑通胀”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转型性涨价必然会经历一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日前在《中国财政》杂志上撰文称,“抑通胀”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转型性涨价必然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各国宽松货币政策一时也不会退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可能面临持续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李勇指出,本轮物价上涨的“推手”,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既有成本推动原因,也有供求紧张原因。从国外因素看,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给我国带来较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从国内因素看,近年来,在外汇占款和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张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流动性存量始终十分充裕,随着国内经济转暖,通胀很快重新进入人们视野。从供求因素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期,节能减排、资源价格改革以及提高工资标准等转型政策,带来成本性涨价压力。此外,极端气候对食品价格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

  “从本轮物价上涨的情况看,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前几轮通胀涨幅小,但治理的难度可能更大,形势可能更严峻。”他说。

  李勇表示,正确处理稳增长、调结构和抑通胀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将是2011年甚至今后几年经济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强调,在通胀压力下,必须把握好调结构的节奏和力度。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在高通胀的压力下,暂时叫停资源价格改革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但是,资源和劳动力价格改革,正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因此,正确处理抑通胀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调结构的节奏和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谈到当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时,李勇表示,目前,防范和化解潜在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嫁的压力还很大。财政金融部门当前要重点跟踪和关注房地产金融风险和地方融资平台两个风险。

  他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从金融的角度看,各商业银行间的无序竞争、不规范的放贷程序,以及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直接和间接行政干预,可能是造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各级财政金融部门要从加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测、强化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等角度入手,积极、主动地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

  李勇认为,应该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金融机构运行决策的独立性,有效避免各级政府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行政干预,搭建避免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的防火墙,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0
标签: 李勇 财政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