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雅玲:人民币应贬值 汇改颗粒无收

杜洁菡 | 2011-03-29 11:36 830

新闻事件:近日,中东局势动荡和日本震后重建预期,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谭雅玲:货币升值可以抑制通胀是传统的理论基点,但现在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中国农产品、日用品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需求。

  新闻事件:近日,中东局势动荡和日本震后重建预期,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多位中国官员、学界人士呼吁,为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人民币应加快升值步伐。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上周初的两个交易日连续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突破6.56。

  对话主角: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

  入选理由: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接近26%;从去年6月19日重启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升幅达3.93%。眼下,又有多位官员、学者站出来齐声呼吁人民币应加快升值步伐。一边是「为中国经济长远利益着想」的升值呼声,一边是出口企业近在耳边的痛苦呻吟。政府应当如何找准其间的利益平衡点?人民币升值幅度之大小,同投资者和国民经济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纠结和暧昧?

  香港商报记者杜洁菡

  贸易规模垄断优势渐失 人民币不应升值应贬值

  香港商报:最近包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和已卸任的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以及国研中心的专家在内的多位人士齐齐呼吁在短期内加速人民币升值。您对此怎么看?

  传统思维已无法治通胀

  谭雅玲:呼吁人民币加速升值的人士可能有这样一种逻辑思维,即中东局势动荡和日本震后重建预期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很大。如果能在短期内加速人民币升值,则可减轻国际原材料上涨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从而缓解输入型通膨压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短期内可能会令GDP、消费、投资和就业下降,但经常项目顺差也会下降,实际工资、消费占GDP比例增加和非贸易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上升,有助于倒逼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我认为这些观点只代表部分官员或学者,不代表官方立场。我反对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那样只会使中国进一步丧失在全球市场的贸易规模垄断优势,无助于解决通胀问题,更谈不上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我甚至认为,人民币目前应该贬值,而不是升值。

  香港商报:货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通胀是常理。按常理推论,通过升值提高人民币的购买力,也的确有助于缓解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国企业的冲击。

  谭雅玲:货币升值可以抑制通胀是传统的理论基点,但现在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中国农产品、日用品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需求。举例而言,去年内地的绿豆、蒜头、生姜等农产品都涨疯了,难道民众真的大量需要这些农产品而导致涨价吗?投资和投机因素才是引发此轮通胀的核心!政府若还用传统的思维去治理通胀,脉都把错了,开出的药方治不好病,可能还会治出更大的问题。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从去年6月19日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幅为3.93%,即使像有些官员、学者预测的那样升幅达到 5%或7%,也追不上国际大宗商品的涨价幅度。央行去年年末到现在已3次加息、9次调升存准率,外部不平衡带来外汇占款增加和输入型通胀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可见,想通过升值、增加人民币购买力来缓解进口价格过快上涨而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作用微乎其微。

  在治理通胀方面,传统理论已经无法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了。政府官员和智库人士要辨明新形势和新环境的变化,要认清现在是投资而不是需求主导了价格的上涨。保持汇率稳定给改革留余地

  香港商报:许多官员和学者都提到过,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推动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而现在正是合适的时机。因为,美国经济走出危机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与前几年利率、汇率和出口退税等政策集中推出的环境相比,目前扩大升值幅度对出口造成的政策迭加压力显然相对较小。

  谭雅玲:以推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方式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对现阶段的中国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去年年末一项针对385家国际买家的调研显示,有68%的受访买家指出,人民币升值对其从中国采购的策略产生了影响;为应对人民币的强势升值,54%的受访买家计划加大从其他国家的采购,其中57%的人指出印度将会是一个主要选择……这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经过6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中国正在逐渐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以前美国的超级市场里到处是「中国制造」,现在你会看到很多「印度制造」、「越南制造」、「墨西哥制造」……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逐渐丧失了在全球贸易市场的垄断性规模优势,而政府期待的品牌、品质优势还没有树立起来。至少到目前为止,外贸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那个被寄予无限憧憬的内需市场还未真正培育起来呢。在内部,中国的改革正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这个时期应该让汇率相对稳定一点,绝不应该加快升值速度,应该给自己的改革留有余地!

  汇改6年颗粒无收

  香港商报:您认为人民币汇率合理的位置在哪里?未来会到5吗?

  谭雅玲:经济学家赵晓说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到5,就意味着房地产泡沫即将雪崩,他就要卖房了。我认为一定会到5,但是现在离5还很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到7的时候,一大部分企业被伤害了;到6的时候,绝大部分企业将被伤害;到5,我们还没准备好。

  香港商报:在5时代到来之前,中国可以做什么来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力?

  谭雅玲:我们需要改革,尤其需要完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喊了6年,始终是句空话。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要健全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机制。

  美元之所以霸权,是因为拥有有效的美元制度。美国指数由6个币种组成,包括欧元、日圆、加元等等,搭配灵活,不同币种占比合理,制度弹性非常大。中国也讲一篮子货币的机制,但篮子里主要还是美元。制度缺失一直没得到解决,由此导致许多问题,比如人民币价格被舆论绑架,比如升值预期一直存在。我认为,中国应该借鉴美元制度来完善把握人民币价格,而不是只看价格走势,忽略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在解决产业结构问题和应对外部压力、舆论时,首先要找到「自我」,分析本国状况和阶段性政策诉求、把握住自己的节奏,因为中国的状况跟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别。他们是纯利伯维尔场经济,中国基本在市场和政府之间进行一种交替,两者在认知、专业、技术上都有很大差别。例如在货币问题上,人民币汇率制度就严重受到西方舆论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货币价格水平缺乏独立论证,偏听盲从。中国应该根据自己的状况,借鉴西方的潮流和舆论,两者结合起来。

  宽松货币政策潮难再现 欧洲或引爆新一轮危机

  香港商报:日本大地震后三次向市场注资。会不会在主要发达国家引发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潮?是否意味着流动性过剩会加剧?

  谭雅玲:日本地震将推高大宗商品和燃油价格,会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但是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应该会被日本重建消化,不会大量流入资本市场,不必担心这部分资金会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但是日本的大地震可能会对美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一些影响,具体变化还有待观察。如果没有日本的大地震,我个人感觉美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出台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因为它的风险释放和风险控制都临近风险预警点,要再实施的话难度会比较大。但日本大地震后,美国货币政策可能也处于两难之中,未来要看日本的恢复程度和重建状态以及美国经济状况。现在做结论我认为为时尚早。

  香港商报:您最近有一个很吸引眼球的观点,即未来几年欧元会出现危机,可能带来欧元合作框架的分崩离析,也可能导致2011年再度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谭雅玲:美国经济复苏形势逐渐明朗,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已渡过危机。我预测,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前景仍将充满风险压力,甚至有新金融危机的可能,爆发点就在欧洲。理由有三个。首先,欧元价格泡沫在积聚。美元贬值带来其他货币,尤其是欧元货币升值明显,欧元实际价值超标已经十分严重,因此可以看到欧元区经济在走下坡路,但欧元价格在走上行路,价格泡沫因素必然导致危机。同时,欧元合作至今一直没有财政政策的合力,欧元缺少有效的执行力,主要原因就是欧元区没有有效的制度约束和制度保障。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处置停留在数字和资金层面,并没有制度和结构的修补或改进。其次,目前欧元区国家的向心力明显不足,德国现在表现很「反骨」。德国经济已经率先在欧元区复苏,尤其是出口增长很迅速。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一直在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打击人民币出口竞争力。在制衡中国的同时,提携德国摆脱欧元区,可以说这是美国一箭双雕的多元化战略组合。目前欧元区的合作意愿十分低迷,英国彻底不加入欧元区,德国有意退出欧元区,更多欧元区国家意见对立和矛盾分歧扩大。去年以来接连出现的冰岛、希腊以及爱尔兰问题,并非是简单的欧洲和欧元区独特问题所在,而是一种规划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市场进程,目标则是摧垮欧元。此外,虽然至今美联储一直在量化宽松舆论中调整,但是美元利率的反转将难以抵挡,高利率时代的快速来临必将导致金融市场措手不及,欧元更加难以驾驭,失控风险将导致欧元金融危机爆发。

  “走出去”应从制度到市场

  香港商报:「十二五」规划期间,政府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大期待。我看到一组数据:2010年跨境人民币的试点企业和结算数额比2009年增加了200多倍。您如何评价这个成果?您觉得现在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吗?

  谭雅玲:这两年,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和结算数额增长很快,但这不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得到同样快速的提升。道理很简单,无论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也好,国际投资也好,「走出去」首先需要国际社会接受人民币,而不是把人民币推给国际社会。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该是从制度到市场,而不是从市场到制度。从人民币汇率改革到现在,我觉得我们的管理水平、认知能力、监管能力还存在一些缺失。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的价格改革和开放。「走出去」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形,我们有相关的应对机制吗?例如,我们自己觉得中国影响力日渐增大,人民币影响力也日渐增大,但实际上很多进口国未必愿意选择一直处在上升通道的人民币作为结算工具,中国应该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再打个比方,未来如果出现人民币贬值,国际化后又要如何应对?这并非没可能!人民币已经连续涨了6年,市场没有只涨不跌或者只跌不涨的价格走势。总体而言,中国现在操作人民币国际化超出实际能力,需要客观看待。如果盲目求快,并不利于我们货币改革的循序渐进,有效到位。

  鼓吹升值者别有用心 警惕“棒杀A股”悲剧重演

  香港商报:从2005年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了。现在这么多官员、学者也齐声呼吁加速人民币升值,您的观点很特立独行。

  谭雅玲:我并非要特立独行,我一直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人士和经济学家谈「利」的多,谈「弊」的少,严重忽略甚至丧失不利的关注和分析。这会形成一种错误的导向,造成人民币升值预期过高,刺激人民币过快升值,其弊端我前面已经谈过了。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各种声音中谁在为人民币升值推波助澜?主要还是外资银行、证券公司,以及股评人,他们都是既得利益集团。对于升值,中小企业赞成吗?制造业赞成吗?所以,对汇率问题,我们应该进行全面的论证,而不是听从外部舆论和金融机构的分析。在这样的时刻,经济学家应该珍视学术操守,不要沦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不是阴谋论,只要看看国际趋势就明白了。美元不想升值,欧元想升值吗?欧元也不想升值,日圆也不想升值,俄罗斯也不想升值,西班牙、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巴西都不想升值,怎么只有中国人想着要升值?连升6年不够,还要加快升值步伐?看到国内外人民币与外汇市场的差别性态势和态度,我真为中国的舆论着急,为中国的盲目性着急。类似的一幕在股市里早就上演过了,曾经过度膨胀的情绪自满和泡沫失控,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和警示。我们应该警惕,对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不能因外部舆论的赞扬和赞美而失去有效识别。看看规律、看看趋势、看看利益,我们应该清楚风险在哪里。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潘功胜:人民银行将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2024-03-01 14:06
226071

济南、青岛两地已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2016万个

2024-02-01 12:20
144630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债券通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将于2月26日生效

2024-01-25 14:18
56652

SWIFT:12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4.14%

2024-01-23 12:50
61177

全国首款“两岸一家亲”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发布

2024-01-23 12:48
61995

数字人民币App将启动适配HarmonyOS NEXT计划

2024-01-23 12:47
6181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