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女行长的经银之策

何 谐 | 2011-03-15 23:18 1469

  The Money Managing Strategy of Female President Interview Bank of Beijing President Yan Xiaoyan  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展现金融女性的精神面貌,本刊采访了

  The Money Managing Strategy of Female President Interview Bank of Beijing President Yan Xiaoyan

  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展现金融女性的精神面貌,本刊采访了中国银行业的知名女性—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北京银行成立15年来,从背负重债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规模可观的中国旗舰式的城商行,从当年的北京小胡同走向了国际金融大舞台。银行的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决策层、管理层和广大员工的智慧与心血。那么,作为行长的严晓燕,她在经营管理银行中的思维、策略和操作风格上有哪些独到之处呢?北京银行的差异化之路有哪些神来之笔呢?顺着本刊的采访,您会获得答案。

  保持女性的那种坚韧,保持女性对很多信息的那种敏感,保持女性金融家的那种果敢,作为北京银行行长的严晓燕,总是带领全行一次次捕捉到了市场最新机遇。因而,北京银行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在支持消费金融方面,在支持北京数以万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方面都保持了很大的先发优势,累累的收获使得北京银行一天天在变。

  2010:北京银行之自豪

  2010年已经过去,每个人脑海中都会保存着一些美好的记忆。严晓燕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对北京银行来说,2010年有太多的珍藏意义。这一年是北京银行“三五”、“四五”规划的转承之年,也是北京银行规模壮大、品牌提升的关键之年。北京银行决策层制定并全行坚守的“抢机遇、防风险、促管理、创业绩”12字工作方针,执行层面的开拓和创新,使得全行各项任务都圆满完成,为“三五”规划目标画上了完美句号,也向本行成立十五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简言之,2010年北京银行有“四个新”:第一,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严晓燕告诉记者,北京银行的特点是在把握政策变化上比较敏锐,在抢抓市场机遇上比较果断,这种风格使得经营业绩有了跨越式增长,全年资产总额成功突破7000亿元大关,规模增长创历史新高,综合实力在快速提升。比如,北京银行牵头完成了国内最大单银团并购贷款。2010年7月,对于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35亿元并购银团贷款项目,北京银行担任银团贷款牵头行和代理行,承贷13亿元;还有两家国有大行各承贷11亿元。该项目是并购政策开闸以来国内最大一笔银团并购贷款业务,也是北京银行首次成功牵头筹组两家大型国有银行的银团贷款项目。从能领衔完成这么重大的项目就可看出北京银行正在提升的综合实力。

  第二,经营转型迈出新步伐。北京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这些衡量银行转型成果的重要指标,都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严晓燕告诉记者,尤其是,个人贷款业务增量超过前三年增量之和;中间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在北京地区的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特色业务也更“特”了。

  第三,发展战略取得新突破。据严晓燕介绍,北京银行的战略布局,在2010年又落下了很多新的棋子,有些在发展战略上是具有突破意义的。比如,北京银行成立了国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成功参股中荷人寿保险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批入股保险公司的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步伐明显加快,南京分行、济南分行、南昌分行相继开业。在北京地区设立中关村分行,成为首家专门针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特色分行。海外触角进一步延伸,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了第二家代表处,成为第一家走进欧洲的中小银行。

  第四,业务创新实现新飞跃。北京银行在创新上取得的成果之多之显著,可谓枚不胜举。严晓燕只介绍了他们的“第一”、“最大”、“首家”,就让人眼花缭乱了。她说,2010年,北京银行先后成功发行国内第一单文化创意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北京市第一单“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北京市第一单制造业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成功发放国内单笔最大的人民币并购银团贷款,成功获得首批上交所债券交易试点资格,代理发行首只阳光私募基金,成为国内首家涉足私募基金的城商行……

  女性思考问题总是比较缜密和细致的。在谈到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时,严晓燕不愿意落下每一个重要因素。她说,北京银行一系列发展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首都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得益于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充分信任和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监管部门的科学监管,得益于广大客户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北京银行精诚团结、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员工队伍,这是北京银行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总结。

  战略转型:北京银行之独特“转法”

  “各个银行都在推进战略转型,北京银行的战略转型目前看是比较有特点的。那么,成立15年来,北京银行在经营转型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呢?”

  严晓燕对记者说,北京银行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15年来,我们的改革之措,我们的转型之旅,归根结底就是力图探索一条中小银行的稳健发展之路。北京银行在转型中,牢牢抓住了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以鲜明定位奠定转型基础。时间倒回到15年前,北京银行成立之初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历史包袱沉重,当时的不良资产高达67亿元;发展基础薄弱并受到诸多限制。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在竞争中突围,是摆在北京银行面前的首要问题。为此,北京银行提出“服务首都、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的鲜明定位,从其他银行不愿介入的行业、客户入手,聚精会神做好服务,一点一滴赢得客户信任。15年来,北京银行在没有政府注资、资产剥离的情况下,经过艰辛努力,完全依靠自身创造的税后利润,化解核销了高达67亿元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尤其是,为首都重点行业、重点产业提供了近万亿元的信贷支持,与首都卫生、医疗、高校、交通等系统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塑造了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的优质品牌。

  二是以战略突破加快转型步伐。严晓燕说,北京银行的转型,最大的成功是对发展战略的正确决策。在当时,北京银行坚决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指示,相继实现“更名、引资、跨区域、上市”等战略突破。这期间,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把北京银行推上了更高的台阶。比如,在全国十大中心城市开设了近200家营业网点,投资入股廊坊银行,发起设立北京延庆村镇银行,全资设立中国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合资成立中荷人寿保险公司等。目前,北京银行一级资本在全球大银行排名155位。

  三是以特色经营提升转型成效。为防止同质化竞争,北京银行向着差异化的金融服务转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格局。严晓燕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北京银行重点塑造文化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三大特色”,形成了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民生保障、服务文化创意、服务节能减排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五大亮点”。目前,北京银行各项经营指标在上市银行名列前茅,成为中小银行成功转型的典范。严晓燕通过举例说明他们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2009年,在北京平谷“四位一体”300万只蛋鸡现代化养殖项目奠基仪式上,北京银行与北京谷大农业投资公司签订额度为3.7亿元的授信协议。该项目首创了“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四位一体的新农村产业建设组织的崭新模式。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世界技术领先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使1000多个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中小企业:北京银行之“小巨人”

  北京是国家的科技中心,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急需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在这方面,北京银行是如何“挺身而出”的呢?

  严晓燕告诉记者,北京银行的决策层和管理层,都清醒地意识到,服务中小企业,是我们中小银行的重要社会责任。因为,占全国企业总数99.8%的中小企业,对增加经济活力、扩大社会就业、推动经营创新、催生新型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北京银行作为一家以“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为宗旨的上市银行,我们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我们不妨“观”北京银行服务中小企业“之行”。据悉,早在2001年,北京银行就成立了国内首家由银行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率先开辟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随后,北京银行将中小企业上升到“小巨人”的高度来提供金融服务。严晓燕介绍说,北京银行推出了精细打造的“小巨人”中小企业服务品牌,内含三大系列、50种产品,全面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一大批处于初创阶段中小企业在北京银行的扶助下,迅速成长为行业的“小巨人”。这一特色品牌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热烈欢迎,也赢得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北京银行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尽管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投入大、收益低、风险高,每做一笔业务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担更高的成本和压力。但是,长于风险控制又善于经营的北京银行,在这项业务面前还是做出了令业界钦佩的业绩。目前,北京银行为首都7万家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占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带动就业上百万人,累计对2万余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过6000亿元,中小企业贷款客户数占全部公司贷款客户的84%,我们就用这样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北京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之金融“意境”

  女性金融家对信息和机遇的敏感,是有优势的。北京银行在选择差异化经营的路径中,就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金融市场。

  严晓燕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有着非常多的文化资源和非常大的文化市场。北京银行抓住“人文北京”建设的机遇,领先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服务领域,并走出了一条“文化+金融”的和谐发展之路。

  第一,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上持续给力。严晓燕说,早在2006年,北京银行就对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课题展开专项研究。2007年,北京银行成为首批加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工作的银行,开启了银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破冰之旅,并为文化创意企业贷款设立5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2009年6月北京银行成为唯一一家与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银行,推动了首都21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2010年1月8日,北京银行宣武门支行成为全国首家挂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的文化创意专营机构,同时北京银行还与宣武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北京银行已累计为首都文化企业提供意向性授信400多亿元。

  第二,完善“创意贷”产品体系。严晓燕介绍说,为适应文化企业的资产结构、财务模式、价值生产特点,北京银行推出的“创意贷”文化创意金融系列产品,涵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融资、并购贷款、银团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现金管理等一揽子的“文化金融”特色产品包,同时在融资领域针对九大类文化创意行业和文化创意集聚区特点,细分推出10类贷款子产品。比如,北京银行承销国内首支文化创意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该票据2010年11月18日发行,由北京银行主承销,为北京三浦灵狐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北京超炫广告有限公司和北京丽贝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3家企业募集资金4800万元,期限为1年。这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推出以来,文化创意企业发行的第一单集合票据,开辟了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新渠道。

  第三,不断开展贷款模式创新。针对文化企业轻资产的特点,北京银行持续开展贷款模式创新,挖掘企业核心资产价值、盘活利用企业财务资源。创新推出以版权质押作为核心质物,同时还接受传统担保、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担保、应收账款质押、法人无限连带责任、中小企业联保等组合担保方式,结合影视企业特点设计了多个影视项目打包贷款模式。早在2008年,北京银行就开创了国内首家以版权质押组合担保方式推出影视剧打包贷款的经典案例。2008年5月14日,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电视剧项目打包贷款,用于拍摄张纪中的《兵圣》、胡玫的《望族》、康洪雷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故梦》等14部电视剧,是国内首家以版权质押组合担保方式推出影视剧打包贷款的经典案例。这种版权质押形式的打包贷款设计方案,既支持了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也帮助北京银行分散了信贷过度集中于一部电视剧的风险。

  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北京银行“创意贷”的“1+2+3”操作模式。“1”是设计组合担保方式,以版权作为核心质物,采取灵活的版权质押组合担保方式。“2”是指侧重对企业实际现金流和非财务信息的考察,而不简单依赖于企业财务报表。“3”是侧重对企业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单、各种业务发票等单据的考察,关注与企业相关的一切娱乐报道、监控贷款支持的电视剧项目进度等手段来加强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控制能力。

  第四,强化可持续服务能力。北京银行将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列为特色项目,从各个方面预以保障。一是创新推进特色支行建设,2010年设立全国首家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二是夯实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改进业务考评程序和考核方法,设立单独的考核指标,在业内率先出台了文化创意方面的营销管理指引。三是打造专业化人员队伍,在总行和分行层面设立文化创意产品经理和风险经理团队,并培育了一支文化创意资深客户经理队伍。严晓燕说,目前,北京银行的文化信贷占首都金融机构发放同类货款总额的70%,全面支持影视制作、动漫网游、设计创意、文艺演出等九大领域。在北京银行支持下,中影集团、北京演艺集团、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元隆雅图、万达院线、歌华集团、荣宝斋、天创国际等400余户文化创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创意贷”品牌还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等机构颁发的“第二届服务中小企业及‘三农’双十佳特优产品”奖项。

  消费金融:北京银行抢占的又一先机

  2010年,北京银行成立了全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成为这一业务的探路者。目前,这一业务的发展态势如何呢?

  严晓燕说,消费金融公司这种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仅为1.29%,而美国为26%。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为我国消费金融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北京银行取得首批试点资格,并首家成功开业,集中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北京银行在品牌价值、风险管理、客户资源等方面优势的认可。

  据介绍,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一年,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差异化产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针对个体工商经营者开发的“应急贷”产品、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发的“助业贷”产品等,迅速占领了市场。严晓燕介绍说,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后,以“小、快、灵”等诸多优势赢得市场,目前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超过6000万元,贷款多用于购买家用电器、装修、旅游、教育、婚庆等日常消费,占比超过75%。北京银行将认真办好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为促进经济转型、改善民生做出更大贡献。

  15年,与北京银行一起心跳

  记者问:从简历上看,1996年1月,北京银行成立的时候,您就入职北京银行并担任副行长,2001年起担任行长至今。这15年,您亲手参与建设、亲眼见证了北京银行的发展与辉煌。15年发展,您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是什么?

  严晓燕告诉记者,自己亲眼目睹了北京银行15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和北京银行一起心跳,有很多感慨和体会:

  一是始终保持危机意识。北京银行是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破茧重生,特别是在成立初期就面临高达67亿元的历史遗留不良资产,我们是完全靠自身给以消化的。在此过程中,我深知责任重大,始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全身心投入北京银行事业发展中去。由此,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更加强化了风险风范意识和稳健经营的理念。

  二是始终力求创新进取。严晓燕说,是创新伴随着北京银行的一步步成长。正是15年来持续的理念、机制、产品和技术创新,北京银行才得以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占据主动,赢得先机。我自己也要带头跟上北京银行的创新步伐,以“时时归零”的心态,根据内外形势变化要求,不断创新全行经营管理方式,我们大家一道逐步探索出了符合北京银行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三是始终营造和谐氛围。严晓燕说,北京银行有一个坚强和团结的领导团队。成立近15年来,我与闫冰竹董事长、史元监事长等一大批北京银行的创业者,共同经历了改革发展的风风雨雨,在共同的追求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每个人都值得珍藏、值得留恋的美好回忆。这种稳定的团队、和谐的氛围,是北京银行走向未来的有力支撑。作为女行长,可能有先天的亲和优势,我把员工看做可以交心的朋友,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尽最大努力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关心和解决基层干部员工实际困难,努力在全行营造了一种团结奋进、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目前,这种企业文化已成为北京银行的精神财富。

0
标签: 行长 晓燕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央行副行长张青松调任中投公司

2024-11-19 12:14
61616

浙商银行长沙分行与三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4-09-19 14:07
152406

【重磅嘉宾确认】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女士确认出席2024中国司库年会,共襄“司南奖”颁奖典礼盛举

2024-08-21 09:18
205067

南京银行行长朱钢:聚焦对公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做好高成本负债管控

2024-08-12 15:01
75792

农业银行迎来新行长,王志恒任职资格获监管批复

2024-07-01 12:36
50829

王康获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人事调整落定

2024-07-01 12:36
4832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