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双宁: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型

唐双宁 |2011-03-11 15:434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实现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金融资产规模、经济金融化程度、经济货币化程度、股票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实现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金融资产规模、经济金融化程度、经济货币化程度、股票市值、资本实力、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数、外汇储备、金融市场交易量、金融业增加值等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其中不少指标已进入国际前列。然而,同以数字指标为主的中国金融“硬实力”迅速扩张相比,以素质指标为主的中国金融“软实力”提升相对缓慢,主要表现为金融创新水平不高,金融市场深度不够,金融企业治理机制还不完善,金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金融监管水平有待不断改进,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金融人才配置不平衡,金融文化建设滞后,金融理论建设亟须加强,金融国际环境有待改善等。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是金融大国的标志,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志。

  金融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初期主要表现为金融规模和数量等“硬实力”的增长,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转向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市场机制的健全、金融文化的提高等“软实力”的提升。软硬实力之间客观上是一种相互助推,螺旋上升的关系。中国金融“硬实力”的发展为“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十二五”期间,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从金融角度说就是要转变金融增长方式,大力提升金融“软实力”,努力实现由金融大国向金

  融强国的转型。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金融发展模式,尤其要突出体制效率、市场深度、创新能力等竞争力指标,要重视法制健全度、社会诚信度等金融环境指标,要加强文化力指数、理论创新指数、人才结构指数等人文指标的建设。二是将“软实力”纳入金融行业监管和社会评价范围,在监管和评价上实现软硬结合,推动增长方式转变。三是在中国金融“软实力”提升过程中,要立足中国国情并努力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在提升方式上,要坚持虚实结合的原则,不能脱离金融“硬实力”的进步来建设“软实力”;在具体把握上,要坚持既大力推动又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大战略化为若干小目标,分阶段扎实推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国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和金融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变,为建设金融强国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基础。唐双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融资过热再现 中国经济货币化趋势加速或非福音

2013-04-12 09:50
1254

M2首次破百万亿元 中国经济货币化日益严重

2013-04-11 13:40
1010

中国货币超发严重 经济货币化领先全球

2013-01-29 13:36
2770

安徽七部门联合印发《供应链金融赋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5-04-02 15:58
6396

宝武集团:通过打造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 加强外部金融机构与绿色产业合作

2025-04-02 15:54
6256

华电保理绿色金融实践再树标杆——首批风电、光伏保理项目获绿色保理项目认定

2025-04-02 15:53
629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