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建设 提高水平——深圳实现支付系统跨越发展

张继军 吴劲军 | 2011-02-21 09:25 1405

  过去的一年,深圳依靠国际结算模式实现了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境外运用,以创新银行卡风险防控手段确保居民用卡安全,在银行卡应用领域改善

  过去的一年,深圳依靠国际结算模式实现了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境外运用,以创新银行卡风险防控手段确保居民用卡安全,在银行卡应用领域改善了专业化市场支付环境,连通深港代收付市场提高两地居民生活消费便利化。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复苏不确定的背景下,深圳市支付体系继续保持平稳、高效运行。深圳市支付体系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深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造资金清算新模式

  2009年7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深圳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12月末,通过香港人民币清算行渠道收付的跨境资金共计3646.93亿元。清算行模式成功扩大了香港人民币业务平台功能,成功创新了国际结算业务处理模式。清算行模式的经济与社会效应显著,拓宽了企业跨境贸易结算渠道,提高了跨境资金结算效率,将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延伸到境外,实现了我国央行直接为境外银行提供人民币清算安排,保障了核心金融资金结算的信息安全。

  2003年4月,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在深圳市推广运行,深圳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的非省会城市。2004年2月,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作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接入大额支付系统深圳城市处理中心。深圳与国内其他地区(包括港澳)间的人民币资金汇划均可实时到账,加快了深圳与异地间资金周转效率。2006年6月,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在深圳成功上线运行,深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可方便办理大批量、多品种的小额支付,如工资发放、通存通兑等业务。2006年12月,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深圳成功运行。深圳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和环境进一步完善,实现支票异地流通和使用,深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办理支票业务不再受到地域限制,进一步方便深圳和异地间的资金往来和结算。2007年5月,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在深圳上线运行,大大提高了辖内各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管理水平。

  2010年,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深圳城市处理中心共处理跨行清算业务7415.24万笔,清算资金100.19万亿元,日均处理跨行清算业务24.30万笔,日均清算资金4002.43亿元,业务量在全国位居前列,极大地满足了地方经济金融发展需要。

  推广银行卡应用效果显著

  2008年6月,人民银行深圳中支组织辖内各商业银行以专业市场作为突破口,以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推广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市场银行卡个人收款业务”,效果显著。截至2010年末,专业市场内商户累计达28920家,全年累计交易392万笔,交易金额502.36亿元,同比增长57.34%和71.08%,中小商户银行卡受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各类型的专业性商品、服务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专业市场内商户数量约占全市中小商户数量的80%以上。然而,专业市场内商户大多奉行“现金为王”,此举增加了央行的现金投放压力,加大了反假币、反洗钱等工作的难度,更不利于市场品位和整体形象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人民银行深圳中支从2007年开始组织中国银联深圳分公司和两家商业银行在深圳东门布匹批发市场和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试点,允许试点市场内商户以个人结算账户作为银行卡资金结算账户,并使用成本较低的电话POS,受到试点市场内商户的欢迎。

  人总行原副行长苏宁对深圳专业市场推广给予了肯定。深圳专业市场契合广大中小商户的需求,特色鲜明。允许个体工商户使用个人结算账户(借记卡)进行收款结算,解决了大部分个体工商户无法提供对公账户的问题。鼓励资金实时到账,支持交易信息短信通知,满足了中小商户实时掌控资金动态的要求。而且推广价格更为低廉的电话POS机,成本仅为传统POS机具的三分之一。该业务商户交易结算手续费进行了重新分配,提高了收单机构的收益比例,收单机构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进一步推进深港支付同城化

  2010年8月,人民银行深圳中支、香港金融管理局组织香港同业结算公司、金融电子结算中心、银联香港分公司及深港两地银行成功推出中国银联深港跨境缴费业务系统,深港居民足不出户跨境扣账付款终于梦想成真。深港跨境扣账付款项目依托深港两地现有的同城清算系统、银联资金清算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通过优化系统、理顺两地代收付市场关系,构造了“连接两地银行、收付费机构和客户”的跨境扣账付款渠道,实现了代收付指令传递、资金清算与结算的跨境处理。跨境扣账付款项目在建设规划上既支持南卡(或南户)北用,也支持北卡(或北户)南用。深港跨境扣账付款项目的推出,丰富了深港两地支付结算合作的内容,便利了两地社会生产生活,是深港两地结合区域特殊情况满足市场需求的又一项支付结算创新业务。该项目启动是深港两地金融监管机构再度创新合作,共同深化支付领域区域合作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2002年,深港两地建立港币票据联合结算机制,深圳本地企业除可接受香港企业签发的港币支票外,还可直接对香港企业签发港币支票。2002年,深圳自主建设的外币实时支付系统与香港外币即时支付系统实现了对接,进一步拓宽了深港港币支付渠道,为两地存款人增加了支付渠道选择。2004年1月,中银香港接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成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深圳分中心会员,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平盘交易;2月,中银香港作为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通过深圳城市处理中心接入支付系统;7月,深港外币票据联合结算的票据种类增加了美元票据,便利了存款人的对港支付,加快了两地资金周转速度。深港支付结算业务紧密合作推动了深港金融合作向纵深发展。

  截至2010年12月末,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2792.17亿元。同时,人行深圳中支协助总行推动内地金融机构继续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确保了香港人民币债券业务资金清算渠道安全畅通,累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557.73亿元,业务运作平稳。

  编后语 《支付环境建设系列报道》自1月中旬推出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金融时报》驻各地记者站纷纷来稿,如实反映各地支付环境建设的情况,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全国各地支付环境建设的业绩。限于版面,编辑部从众多来稿中选编6篇,组成系列报道,力图全面反映各地支付环境建设情况。其中,既有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山东、江苏,也有地处中西部的湖南、山西、陕西,还有地处金融改革前沿的深圳。今天刊发的有关深圳支付建设的报道,是这组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今后,编辑部将根据我国支付建设的新情况,不断推出系列报道,希望广大读者继续予以关注。

0
标签: 深圳 银行卡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