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进出口规模五年三上新台阶
广东省长黄华华也提出,要主动适应我省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如果说,2008年是广东外经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的一年,2009年是我省外经贸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年,那么2010年,便是广东外经贸稳步复苏和创新转型的重要一年。
建设幸福广东,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转型升级增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和公平分配社会财富,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过上好日子,增强幸福感。
在刚刚结束的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汪洋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扩大开放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要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在对外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省长黄华华也提出,要主动适应我省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对于视外经贸为经济生命线的外贸大省广东来说,外经贸的优化升级,始终是广东转型升级的第一课题。
如果说,2008年是广东外经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的一年,2009年是我省外经贸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年,那么2010年,便是广东外经贸稳步复苏和创新转型的重要一年。
五大进展促升级
外经贸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进出口总额突破7000亿美元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省外经贸和口岸系统以学习贯彻汪洋书记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加速变革和国内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作为推进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在努力促进外经贸稳健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外经贸加快战略转型,全省外经贸呈现增速较快、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010年,外经贸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一五”外经贸发展规划取得全面胜利画上了圆满句号。
“十一五”时期,我省外经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继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稳定,大力促调整、促转型、促创新,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挑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制订的各项主要目标,在全国外经贸发展大局中仍然保持领先地位,在全省和港澳地区的经济稳定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十二五”时期全省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外经贸和口岸工作如今取得的成绩,是全体外经贸和口岸战线的同志坚持不懈、团结奋进的结果,更是省委省政府多年来一贯重视和支持的成果。汪洋书记两年内两次到外经贸厅调研指导工作,黄华华省长八年来一直心系外经贸、全力推动外经贸发展。据初步统计,从2003年至今,省财政支持外经贸发展的资金达64.9亿元。
梁耀文介绍,“十一五”期间,广东外经贸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进展一:外经贸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确立
面对全国上下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面对国际经济剧烈动荡、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的严峻形势,广东外经贸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发展,以思想解放破解发展难题,不断突破认识的局限和实践的局限。五年来,广东先后开展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与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粤港澳合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等一系列前瞻性、全局性调研与实践,外经贸科学发展理念得到不断深化。尤其是2010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 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外经贸“三大战略”、“五大转型”的发展思路,把握了发展的重点,为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展二:外经贸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
“十一五”期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期间还经历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挑战,但面对严峻的形势和种种挑战,广东外经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保企业、保市场、保增长,全力以赴促调整、促转型、促创新,在外经贸总量大、占全国份额大的情况下,我省外经贸率先从困难中复苏,从粗放型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特别是2009年,我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外贸进出口增速在全国主要省市中率先企稳回升,取得了降幅小于全国、份额逐步提升的良好成绩。
五年来,我省外经贸总量实现了新的跨越。外贸进出口增 长 突 破3万 亿 美 元 ,达36699.8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以年均12.9%的速度稳步增长。进出口规模五年三上新台阶,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10年突破5000亿美元、6000亿美元和7000亿美元大关,201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7846.6亿美元,自1986年以来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
进展三:外经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广东在积极提升“引进来”水平的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促进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外经贸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出口品牌带动战略,初步建立起了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统计与培育机制,一批重点扶持的名牌产品站稳脚跟,出口比例不断提高。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从2005年的68.7%和31.6%上升到69.7%和38.7%。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
加工贸易从简单加工装配转变为以“劳动、资金、技术三密集”为主要形态,ODM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
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我省对东盟、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地区等有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22.0%、28.4%、26.7%和23.5%,远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私营企业进出口成倍增长,突破千亿美元,占全省比重从2005年的11.9%上升到2010年的21.5%。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152.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429.5亿美元,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预计超过5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外资加快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推进了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截至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我省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78家。积极稳妥地推进综合实力强的企业“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领域以由以一般贸易为主,拓宽到境外加工贸易、资源开发、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齐头并进,整合利用全球优质要素的能力增强。
进展四:国际区域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
CEPA在我省得到先行先试,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项目得以明确和落实,金融、贸易、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更加紧密,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地区、广州南沙新区等重点合作区域的建设步伐加快;2010年全省与港澳的进出口是2005年的1.8倍,吸收来自港澳的直接投资达132.2亿美元。粤台合作取得良好进展,粤东、粤北等地区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2010年我省与台湾的进出口是2005年的1.4倍,吸收来自台湾的直接投资达2.5亿美元。落实国家自贸区战略,初步建立我省与东盟国家紧密合作机制,企业赴东盟投资境外加工贸易、资源开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10年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额是2005年的2.2倍。
进展五:外经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外经贸管理体制,创新外经贸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和应诉机制,加强“大通关”建设与管理,初步建立起规范统一、公开透明、顺畅高效的外经贸公共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关贸、税贸、检贸合作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类收费“减、免、缓、停”成效明显。以会展平台为主的贸易促进机制、以“广东易发网”为主要平台的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良好进展。一批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工,港珠澳大桥、揭阳潮汕新机场等重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得到全面推广,口岸保税监管网点、园区通关一体化格局加快形成。重大贸易摩擦案件应诉率达到100%。
“抢、选、拓、促”四策并施推动外经贸转型
省外经贸厅透露,围绕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要求,我省2011年外经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四个理念,坚持四策并施,推动四个提升。
所谓“四个理念”,即“开放共赢、内外联动、多元共进、服务为本”:进一步树立开放共赢理念,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大开放、推进东西北地区外经贸协调发展、推进与粤港澳台和东盟合作共赢;进一步树立内外联动理念,在稳步扩大外销的同时着力扩大内销,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大力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树立多元共进理念,在积极利用增量外资和力保存量外资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努力做大做强内资企业,特别是外向型民营企业,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推动各类外经贸主体和谐共进,协调发展;进一步树立服务为本理念,完善激励政策,壮大服务载体,健全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为民解困。
四策并施,即“抢、选、拓、促”四策并施:周密实施市场推广计划,突出一个“抢”字;周密实施招商引资计划,突出一个“选”字;谋划“走出去”活动,突出一个“拓”字;进一步完善转型升级的促进政策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突出一个“促”字。
四个提升,即“产品附加值、企业素质、产业竞争力、社会效益”提升。通过境内境外两个市场融合,内需外需两个拉动,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动两力合一,努力开创外经贸转型发展的新局面,为“十二五”外经贸又好又快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为此,省外经贸厅表示,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外拓市场与内强素质相结合,加快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扶持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自主国际知名品牌。大力推进外经贸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和外经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规模,建设好“广东易发网”、“粤港国际商贸通”、“网上广交会”等无形市场平台。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资源性产品及原材料进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力促转型与有序转移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广东莞转型升级试点工作经验,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我省设立全球制造企业总部,以及营运管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仓储配送等区域性总部。推动产业转移园招商引资工作。认真筹划好“第三届外博会”。
创新机制与打造载体相结合,全面开创利用外资新局面。建立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库和重大项目招商促进机制,跟进落实大项目。推动出台我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关于广东省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打造外资集聚的园区载体。加强粤东西北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突出三地(台港澳)两市(京沪)五国(日美德英法),开展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
政策鼓励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建立境外营销机构。加快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和经贸合作区建设。筹备开好全省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作会议,推动出台关于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以EPC、BOT等方式扩大对外工程承包,承揽境外电信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深化区域合作与参与国际竞争相结合,积极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继续向中央争取扩大CEPA对广东先行先试,扎实推进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各项工作;继续与港澳联合开展大珠三角推介活动,办好2011粤港合作交流会。加快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加强口岸基础建设与加快通关模式改革相结合,进一步推动通关便利化。做好新建口岸项目纳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和《横琴创新通关制度政策申请》的审批和实施准备工作。大力推进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口岸开放范围的划定工作。推进完善口岸科技创新项目及地方电子口岸建设。
优化服务与有效监管相结合,构建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深化国别市场研究,尤其是开拓新兴市场的专题研究。跟进GPA谈判进展,做好地方支持工作。做好反垄断审查工作。认真处理国际贸易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