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多边博弈
多边汇率博弈反而转移了集中在人民币身上的焦点,10月15日,盖特纳表示延期汇率报告。”陈凤英说,“一篮子货币的配置、人民币可兑换问题的解决、汇率制度的完善这些都是中国抵御美国施压时所要使用的武器。
“异常缓慢。”这是2010年12月19日,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在接受美国公共电视台访谈时,给出的人民币升值速度评语。
在年末终于消停下来的货币战,正在美国国会里再度酝酿,但人们或许已经不再惊奇。后危机时代的货币,注定如同时而躁动时而安静的胎儿。
硝烟
汇率报告与二次汇改
1月27日,在自己的首次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在2015年以前让美国出口提高一倍”。声音刚落,世界最大的出口商中国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美国学、商、府、院形成统一战线。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以美国最大工会组织劳联产联(AFL-CLO)为首的美国商界提出了人民币汇率被低估40%一说,要求对中国贸易实施制裁。3月11日,奥巴马第一次以总统身份越界点评人民币汇率,提出“中国应进一步向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3月15日,130名超过三分一人数的众议院两党议员联名致信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骆家辉,要求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3月16日,美国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公布了升级版“舒默法案”,并同时启动立法程序。议案要求美国财政部每年两次向国会提交一份“依据客观标准确认的,存在根本性汇率偏差的货币”名单,并对其采取“优先行动”。
空气中的火药浓度一点即燃。当市场正在屏气观战时,却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硝烟。在汇率问题之下,美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寻求47国领导人的理解,当中自然包括中国。4月1日,中国确认胡锦涛将出席核安全峰会,4月2日,奥巴马与胡锦涛进行了1个小时的电话交谈,4月3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宣布,美国政府推迟原定于4月15日发布的汇率报告。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了4月12日核峰会的“编外”话题。在胡锦涛以“中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但是“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的表态下,人民币升值预期被延后。7月,这个中国汇改的标志性时间点成为了市场押注的目标。
汇率就是一场谁比谁意外的游戏。6月19日,周六,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上发表了“千字文”宣布重启汇改。6月21日,央行以美元对人民币1:6.8275的中间价,波幅0.46%,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最大波动的实际行动对央行的汇改声明作出了解释,然而这并不是声明的全部解释,单边升值已经成为了人民币汇改的过去,在汇改启动第一周里的“一波三折”才是中国“灵活、弹性的双向波动”汇改方针的全部体现。在第一天人民币创下涨幅新高后,第二天央行对人民币汇率采取“高举高打”,将波幅减小约三分之一,仅仅为0.18%,第三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回调。“这次汇率调整让市场了解了中国政府对可控、渐进、灵活汇率政策的掌控能力,弹性将是也必须是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趋势。”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的此次汇改作出了总结。
7月15日,财政部在汇率报告中宣布,中国非汇率操纵国。
战事
中期选举与多边博弈
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给美国带来预期中的出口增长和就业岗位增加,连续三个月的失业率不断攀升,让即将要在11月2日面临中期选举的美国政府必须再做些什么来赢得信任?9月16-17日,国会在两天时间内连开三场听证会讨论对人民币汇率采取反补贴惩罚;20日,奥巴马再次发声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进行指责;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在对人民币咄咄相逼的背后却是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弱化美元恢复经济意图。美国对美元霸权的连续使用,最终让中美之间的汇率博弈转向多边。
9月15日,在刚刚击败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获取连任后仅一天,菅直人政府即对不断飙升至15年新高的日元对美元汇率进行了干预。日本政府6年来的再次干预汇市将一直处于硝烟弥漫中的货币战争转入了“实弹演练”。两大阵营开始站队。作为G7伙伴,美、英、加拿大等国政府都拒绝对日本干预汇市发表看法,而欧盟和亚洲却站在了另一边,欧元区集团主席容克连续两次对此提出批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韩国的政策制定者都表示他们也有可能会向日本学习干预汇市。在本币雷亚尔对美元升值25%后,巴西财长曼特加发出了一场“国际货币战争”已经爆发的警告。
进入10月,国际货币乱战升级,10月5日,日本央行将利率目标从0.1%调降至0-0.1%区间,并表示不排除扩大用以购买资产的5万亿日元资金池的规模,同天澳洲央行却意外加息。在日本央行的实际行动和美联储的再次量化宽松预期下,新兴市场的汇率压力已经转变为流动性泛滥带来的输入性通胀,新兴市场开始拧紧阀门。18日,巴西上调了固定收益证券中的外国投资税,19日,中国央行在时隔3年后重启加息工具,上调利率0.25%。
多边汇率博弈反而转移了集中在人民币身上的焦点,10月15日,盖特纳表示延期汇率报告。
中局
QE2与G2
希望借助多边场合倒逼人民币升值的意图失效后,双边问题双边解决再次成为中美共识。10月24日,当G20财长会议在韩国庆州商谈施压人民币未果后,盖特纳突然飞抵中国青岛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机场举行了会晤。此后3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在自己为期13天的亚太行程中新添了中国海南。在中美双方逐步回归G2协商模式之外,11月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再次叩响的“量化宽松”扳机也让美国在国际会晤中处于了孤立的位置。
11月18日,首尔G20峰会召开。扩大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投票权成为了G20公报中最亮眼的成果。12月16日,IMF表示,其理事会已经通过了改革决议,将有超过6%的投票份额从代表权过多的国家转移至过少的国家。改革过后,中国在IMF的投票权将升至第三位。在QE2已成既定事实,及人民币汇率弹性机制形成之时,货币战争陷入中局。
展望
人民币持稳最有利
“在2010年的中美博弈中,当美国希望在多边场合施压中国时,就会侧重波及较多的货币问题,当美国希望在双边场合谈判时,就会侧重对象较固定的贸易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货币和贸易已经成为了美国对中国施压的两个惯用手段。在2011年以至2012年美国大选之前这两个手段的轮替使用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常态。”
谭雅玲也为2011年人民币的策略给出了建议。“我们应该吸取在2010年中获取的经验,对自己的趋势要有更主动的认知。伴随市场情况即时作出波动变化,涨跌互现才是一国货币汇率应有的走势。我们不主动折腾,但是人民币不要怕折腾。”谭雅玲说。
借由人民币升值缓解国内通胀在专家看来也近乎是一条“死路”。“用升值冲抵通胀是自由化货币才符合的规律,人民币不能胜任这一任务。人民币没有国际化的地位却有着不能公开的外储的角色,人民币已经超过了本币意义,升值只能刺激更多的输入性通胀生成。”谭雅玲认为,“在人民币汇改的5年里,人民币升值通胀也在上升,只有在人民币持稳的一年里,通胀压力才最小。”“3%的确是我认为的人民币升值上限,在2011年,当货币的周期、规律、需求都投向贬值时,人民币就应该适时地走弱。”谭雅玲说。
奥巴马政府刚刚通过的减税政策,也为2011年美国的QE成瘾发作提供了缓冲。专家都认同,在2011年6月QE2结束之前,美国不会再次采取QE3。“这为中国调整自己的汇率机制留下了空间,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时间更好地解决人民币国际化途径中的最大障碍——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陈凤英说,“一篮子货币的配置、人民币可兑换问题的解决、汇率制度的完善这些都是中国抵御美国施压时所要使用的武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货币战争进入常态,也许正是厉兵秣马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