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船舶出口面临三道“坎儿”

2010-12-20 23:17 569

记者日前从青岛海关获悉,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今年前11个月山东口岸船舶出口值增长1倍多,但仍然面临配套设备落后、成本压力增大、行业前景不明等诸多考验,不可掉以轻心。据青岛海关统计,前11个月山东口岸出口各类船舶10.3万艘,比去年同期增长41.6%;价值17.5亿美元,增长1.1倍。

  据青岛海关统计,前11个月山东口岸出口各类船舶10.3万艘,比去年同期增长41.6%;价值17.5亿美元,增长1.1倍。其中,11月份出口3.5亿美元,创山东口岸船舶月度出口值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倍。

  据了解,目前山东省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具有建造超级油轮、大型散装货船、集装箱船等海洋工程装备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多个集造修船、海洋工程、船用配套工程及科研为一体的造修船基地。随着批量订单陆续交付,山东口岸船舶出口总值将大幅增长。

  但与此同时,配套设备的相对落后却成为制约我省造船业发展的瓶颈。据了解,船舶配套设备金额一般占到整艘船舶成交额的60%左右,发达的船舶配套业是提高造船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日韩造船业机电配套率都在85% 以上,而我省却不足30%。对国外配套产品的依赖降低了造船业附加值水平,削弱了我省船舶工业低成本的价格优势,个别企业因主要配套产品供应不及时造成拖期。缺乏船舶设计核心技术,主要配套产品依赖进口,导致我省船企在高端船舶制造上仍缺乏竞争力,制约了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另外,作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今年以来我省造船业还面临着劳动力支出增大,汇率、利率变化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成本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年初以来全球新船订单成交放大,但货运市场波动导致行业前景并不明朗。11月份以来,代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指数)受制于新增运力投放持续走低,截至11月30日,已降至2099点,累计下跌21.6%,反映出航货贸易放缓,市场前景疲软。由于船舶生产周期较长,今年山东口岸交付的船舶中较大部分是国际金融危机前的订单,随着国内大部分船厂手持订单消化完毕,新船订单将取决于世界贸易量增加和航运市场的完全复苏。明年和2012年将有大量新船交付,运力供给投放压力较大,预计干散货船舶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延续,将给船舶市场带来严峻考验。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魏建国: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制造业复苏的信心和希望

2024-05-24 12:16
164373

魏建国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4-03-06 16:01
653695

广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立法 鼓励发展产业链与供应链金融模式

2024-01-29 14:03
163706

《广东省全面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

2023-10-18 12:49
54482

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38.2% 金融支持更加精准有力

2023-10-17 11:12
42520

埃及出售土地以吸引制造业投资

2023-09-26 13:24
8883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