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三大关键词

2010-12-06 21:28 557

保农业生产、反通胀催生“水利大投资”10月份CPI同比涨4.4%,预计11月CPI将继续创出今年内新高,我们认为,本轮食品通胀引发加大农业投入、扩大农产品供给的要求将是一种大的长期趋势。

  保农业生产、反通胀催生“水利大投资”10月份CPI同比涨4.4%,预计11月CPI将继续创出今年内新高,我们认为,本轮食品通胀引发加大农业投入、扩大农产品供给的要求将是一种大的长期趋势。相关政策将在此领域有所作为。

  一般而言,扩大农产品生产的措施有四:保护耕地;农机推广;种业开发;水利建设。从行业走势反映出的市场预期来看,种业、农机的政策支持预期充分,而水利建设并不充分。然而水利在保障农产品按照既定目标增产、特别是保持农产品产量稳定上,却是最重要的、也将是力度最大的。数据显示,09年水利投资2160亿元,10年前10月投资1880亿元。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预计未来水利投资将实现翻倍增长,2011年达到4000-5000亿左右的规模,而且,此项投资政策支持将长期延续,十年内总投资有望达到数万亿的规模。

  水利投资干系重大,又是中国财力物力可接受的我们认为,上述演化发展的逻辑几为必然:扩大水利投资、拉动农业增产涉及社会经济稳定,干系重大,而该投资额度又是当前中国财力、物力可接受的。加上08年对抗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在2011年后陆续完工,彼时路桥投资模式所形成的投资规模面临新的方向选择,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投资必然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供给短板”领域。

  一个误区在于,当前中国水利已经非常发达。但我们的调研发现,此前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领域,侧重水利灌溉的项目则严重缺乏投资,该问题是导致今年来中国广西、吉林、江西多个农业主产区旱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已然高度重视我们判断,今年以来的形势,必然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二规划的建议中,关于农村工作就特别突出了农业增产目标,以降低长期通胀风险。十一五建议的一级标题“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为十二五的“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指导方向强调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属于生产范畴,明显有应对当前食品通胀的意味,这说明决策层已从中长期的角度,开始重视扩大供给等缓解较严重通胀压力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行文中,建议提出“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设施,水利大投资将是实现新增千亿斤产能规划的必要保障。

  预计规划建议即将体现在年度经济工作计划在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即将要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水利建设将有远超预期的政策支持力度。按照2008年4万亿投资计划在资本市场表现出来的受益顺序,葛洲坝、安徽水利、钱江水利等承包商企业将率先获得发展机会。

  保农业生产、反通胀催生“水利大投资”10月份CPI同比涨4.4%,预计11月CPI将继续创出今年内新高,我们认为,本轮食品通胀引发加大农业投入、扩大农产品供给的要求将是一种大的长期趋势。相关政策将在此领域有所作为。

  一般而言,扩大农产品生产的措施有四:保护耕地;农机推广;种业开发;水利建设。从行业走势反映出的市场预期来看,种业、农机的政策支持预期充分,而水利建设并不充分。然而水利在保障农产品按照既定目标增产、特别是保持农产品产量稳定上,却是最重要的、也将是力度最大的。数据显示,09年水利投资2160亿元,10年前10月投资1880亿元。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预计未来水利投资将实现翻倍增长,2011年达到4000-5000亿左右的规模,而且,此项投资政策支持将长期延续,十年内总投资有望达到数万亿的规模。

  水利投资干系重大,又是中国财力物力可接受的我们认为,上述演化发展的逻辑几为必然:扩大水利投资、拉动农业增产涉及社会经济稳定,干系重大,而该投资额度又是当前中国财力、物力可接受的。加上08年对抗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在2011年后陆续完工,彼时路桥投资模式所形成的投资规模面临新的方向选择,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投资必然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供给短板”领域。

  一个误区在于,当前中国水利已经非常发达。但我们的调研发现,此前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领域,侧重水利灌溉的项目则严重缺乏投资,该问题是导致今年来中国广西、吉林、江西多个农业主产区旱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已然高度重视我们判断,今年以来的形势,必然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二规划的建议中,关于农村工作就特别突出了农业增产目标,以降低长期通胀风险。十一五建议的一级标题“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为十二五的“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指导方向强调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属于生产范畴,明显有应对当前食品通胀的意味,这说明决策层已从中长期的角度,开始重视扩大供给等缓解较严重通胀压力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行文中,建议提出“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设施,水利大投资将是实现新增千亿斤产能规划的必要保障。

  预计规划建议即将体现在年度经济工作计划在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即将要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水利建设将有远超预期的政策支持力度。按照2008年4万亿投资计划在资本市场表现出来的受益顺序,葛洲坝、安徽水利、钱江水利等承包商企业将率先获得发展机会。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宏观组

  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预计11月CPI将继续创出今年内新高,我们认为,本轮食品通胀引发的加大农业投入、扩大农产品供给的要求,将是一个确定的长期趋势,相关政策将在此领域有所作为。

  一般而言,扩大农产品生产措施有四:保护耕地、农机推广、种业开发、水利建设。从行业走势反映出的市场预期来看,市场对种业、农机的政策支持预期比较充分,但对水利建设的预期并不充分。然而,水利在保障农产品按照既定目标增产,特别是保持农产品产量稳定上,却是最重要的,我们预计其也将是未来政策投入力度最大的领域。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水利投资为2160亿元,2010年前10月投资1880亿元。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预计未来水利投资将实现翻倍增长,2011年有望达到4000亿元-5000亿元左右的规模,而且,此项投资政策支持将长期延续,预计十年内总投资有望达到数万亿元规模。

  我们认为,上述演化发展的逻辑几为必然:扩大水利投资、拉动农业增产涉及社会经济稳定,干系重大,而该投资额度又是当前中国财力、物力可以接受的。同时,考虑到2008年对抗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在2011年后将陆续完工,彼时路桥投资模式所形成的投资规模面临新的方向选择,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投资必然选择关系国计民生领域的供给短板。

  市场的一个误区在于,当前中国的水利设施已经非常发达。但我们的调研却发现,此前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领域,侧重水利灌溉的项目则严重缺乏投资,该问题是导致今年以来中国广西、吉林、江西多个农业主产区旱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判断,今年以来的形势,必然会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关于农村工作就特别突出农业增产目标,以降低长期通胀风险。十一五规划建议的一级标题“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为十二五规划的“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指导方向强调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属于生产范畴,明显有应对当前食品通胀的意味,这说明决策层已从中长期的角度,开始重视缓解较严重通胀压力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行文中,建议提出“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设施,水利大投资将是实现新增千亿斤产能的必要保障。

  在此原则指导下,我们预计,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水利建设将有非常超预期的政策支持力度。具体到投资机会,按照2008年4万亿投资计划在资本市场表现出来的受益顺序,葛洲坝、安徽水利、钱江水利等承包商企业将率先获得发展机会。

  农村金融发展需要政府扶持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会议上表示,农村金融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基于农村经济规模较小、经济主体分散等原因,农村经济面临较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使得农村金融业务具有成本高、收益小、风险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下,金融资本逐利性必然导致其对农村市场的远离。因此,农村金融发展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支持。

  王军介绍,农村金融发展一直受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近几年,我国不断推出改革措施,积极发挥政府调节作用,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缺陷。通过进一步完善体系,在机制平台等多方面引导农村金融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解决三农问题。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这些年中国不仅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彻底免除了农业税,并增强了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而且对农业生产中的信贷资金也进行了财政贴息,对一些重要农业保险给予支持。

  今年5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通过减免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措施,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一些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得以减免,有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此外,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快推进适度、运行高效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完善农村保险、期货市场,创新保险服务机制和模式,并加快建立中央与地方相配合、财税政策与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相协调的长效扶持机制。

  发展小额信贷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研讨会上表示,在中国,农村居民、微型和小型企业获得金融服务仍比较困难,应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

  他向记者介绍了一个例子:2007年12月,在世行集团私营部门国际金融公司(IFC)支持下建立的一家小额金融机构,一名四川南充市的养猪专业户从中获得信贷支持,经营了一家小型养猪场。“经过几年贷款支持,现在,他的养猪场生产规模扩大了10倍左右,并可以顺利地从传统商业银行获取贷款,开发新的业务产业链。”

  国际金融公司副总裁拉夏德·卡尔丹尼告诉记者,支持小额贷款机构发展是IFC在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设立在中国的技术援助单位,IFC帮助建立和发展了7家与农村金融相关的小额金融机构,并对11个农村金融项目进行了约1.2亿美元的投资,并帮助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外资小额贷款公司。

  “我们一方面直接融资支持小额贷款机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与政府合作,帮助制定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比如,中国现阶段还没有全国性小额贷款监管框架,IFC在这方面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目前正在和央行、银监会积极交流,希望共同推动这方面发展。”卡尔丹尼说。

  银监会合作金融监管部副主任姜丽明表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制度,灵活掌握农行(601288)和小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并推进信用村镇和征信系统建设。

  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末,全国各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934家,比去年末增加606家,贷款余额1248.9亿元,比年初增加474.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34.9亿元。

  村镇银行蓬勃发展带来农村金融新活力

  “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小额贷款需求正在向大额信贷过渡。”姜丽明说。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也表示,目前,我国小额信贷规模仍不足以支持农业、农村加工业及商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农村地区建立村镇银行和中小型银行。

  对此,卡尔丹尼表示,IFC一直致力于支持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并保证建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村镇银行。IFC在村镇银行成立早期便建立联系,支持其发展为样板企业,为业界树立示范标准,并分享成功经验。此前IFC已投资430万美元于中安信贷、仁寿民富等多家村镇银行,并拟投资1100万元与北川村镇银行签署投资及贸易融资项目协议。

  据央行提供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5月末,我国村镇银行达228家,另有50家村镇银行已获准筹建。

  “村镇银行发展为农村金融注入活力。”佐利克说,在未来几年里,世行和中国在农村金融方面的合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政策和规制框架;帮助农村信用合作体系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示范效应的农村金融机构,培养全国性的、批发性的、能规模化的为农村客户服务的大型运营商。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蚂蚁集团股东结构调整完成

2024-01-25 14:22
82324

天汽模:控股股东拟变更为淮北建久 12月6日起复牌

2023-12-06 11:48
184173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应收账款融资”产品落地

2023-10-08 11:40
24167

中铁建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第一次股东大会

2023-04-08 11:12
102726

敦煌网2022年网红交易额实现近3倍增长

2023-03-29 14:23
54450

极兔国际与敦煌网DHlink达成跨境专线合作

2023-03-20 20:47
4727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