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人民币本币结算的经贸解读
中俄之间日前用本国货币实现双边贸易结算的决定,无疑是人民币(以及其他非美元货币)走向国际化的一次高调亮相。
中俄之间日前用本国货币实现双边贸易结算的决定,无疑是人民币(以及其他非美元货币)走向国际化的一次高调亮相。与此同时,以东南亚为桥头堡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已经突破了小范围试点,渐成全面覆盖的气候。有分析指出,人民币在5年内将通行东南亚,由此向亚洲其他国家辐射,人民币本币结算似乎势不可挡。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崛起,是一系列国际国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中国经济的崛起与转型恐怕才是人民币魅力最有力的助推器。伴随弱势美元横生枝节,人们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前景似乎更加乐观。但事实也表明,这份崛起注定与“重负”难脱干系。专家指出,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条件尚待成熟的人民币还有“市场题”、“法律题”等问题待解,而且势必耗时长久。
本币结算搭了“顺风车”?
中俄之间之所以高调宣布使用本币结算和“弱势美元”脱不开干系。双方由“喊口号”到“实际行动”,既是对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回击,也是双方经贸合作的必然要求。尽管开了个好头,但目前只是前进了一小步。在中俄双方的这份声明中,中国自俄进口总额占比最大的大宗能源类产品并未列入本币结算的名单。“这其中既有币值预期的因素,也是大国政治博弈的结果。”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总部主管王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但可以明确的是,有需求才有市场,合作方必然是首先意识到了人民币的魅力与价值,才肯签下本币结算的大单。”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更为重要的转型阶段,这是催生“人民币魅力”的根本原因。中国进出口银行资深国家风险分析师赵昌会对本报记者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赖以正常运转的主要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汇率经历了剧烈波动,贸易融资也遭受了较大冲击,国际贸易因此遭受到了广泛的不利影响。“扩大本币结算,已经成为国际体系变迁和全球经济态势的客观要求。”赵昌会说。
人民币的魅力确有升温势头。几乎与人民币启动二次汇改同时,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地域由中国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浙江、云南等18个省市紧随上海和广东,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地区。因美元贬值风险加剧,目标转向新兴经济体的企业更愿意拿本币试水。身处内陆的四川阿迪达商贸公司总经理陈兵就曾迫切地对记者表示,“希望四川也能尽快加入试点行列。”
规避汇率风险是企业首先考虑的因素。王蕾指出,在所谓的“汇率战”中,不会有获胜的一方。“用本币结算以保持汇率稳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避险途径。出于对美元比价以及资产安全的考虑,扩大本币结算还可实现更为灵活的货币政策,利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
市场、法律环节仍需配套
而赢得更多国家的使用正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基础,但人民币“小步徐趋”的节奏是不可打乱的。“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机遇,人民币崛起的条件还不够成熟。”赵昌会认为,“然而,若等万事俱备再谈人民币国际化更是不切实际的。因而,从扩大本币结算入手,人民币还需在法律、市场等环节逐一赶上。”
伴随本币结算在贸易项目下的逐渐开放,“幕后黑手”也开始伸出,如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使用人民币假币的现象。赵昌会认为,对此必须加强司法干预,“我国相关的法律支持仍然滞后,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打击破坏人民币国际化的行为。”
而如何让人民币的使用圈子更大?市场才是促成“需求”的中坚力量。赵昌会认为,在起步阶段,海外结算的人民币与其国内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形成大的内外相连的生态环境才可帮助创造需求。“但鉴于观念与体制等原因,人民币国内市场还有待完善。如何对其进行培育、引导与管理,是重负,也是当务之急。”
贸易结构也是促成本币结算“需求”的重要因素。王蕾补充指出,如果双方贸易量较少,并且对方净进口较多,扩大本币结算或将遇阻。“伴随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一些对华出口业务较多的国家,则更愿意搭上扩大人民币本币结算的顺风车。”
虽然扩大人民币结算还有不少“负担”,但其积极的前景却不容置疑。接受记者采访的两位专家表示,在亚洲周边贸易量较大的国家,人民币结算的势头正劲。万事开头难,人民币本币结算走向更广泛领域的国家必将成为现实,尽管这还需要坚定的力量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