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兴产业 提升服务价值
当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出口产品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出口数量、行业特性还是竞争优势等,都决定了机电行业将是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头戏,是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行业制高点的主体力量,亦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推动领域。
——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
11月29日,全国商会工作会议将举行。多年来,商会等中介组织在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协调、服务企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的五年规划的开始,商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及挑战。值此重要时期,《国际商报》今起开辟专栏,邀请中国六大进出口商会会长畅谈商会工作思路及对未来五年行业发展的思考,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期下进一步完善商会工作,将商会做大作强,为中国各出口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敬请读者关注!
当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出口产品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出口数量、行业特性还是竞争优势等,都决定了机电行业将是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头戏,是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行业制高点的主体力量,亦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推动领域。在推动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股重要力量不容忽视,这就是上通政府、下达企业,默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行业进出口商会。在我国经济建设即将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本报专访了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掌舵人、中国外贸领域的“老兵”——张钰晶,听他诉说历史、展望未来,特别是对今后,商会如何在服务政府和企业方面寻求突破、做大做强,进而为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贡献力量的思考。
记者:与其他行业相比,机电行业具有进出口规模庞大、行业分类复杂、发展水平不一、经营主体数量众多,且对服务需求各异等特点。这种特性决定了促进机电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和复杂的工程。请问,过去五年,机电商会在组织和支持行业升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钰晶:机电商会成立22年来,不断思考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办会思路,紧紧围绕我国商务中心大局工作和为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开展工作,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服务内容,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而言:一是紧跟外贸形势,针对敏感问题加强调研,代表行业向政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及合理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如针对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率、劳动力成本等热点问题均进行了充分调研,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行业依据。二是不断增强信息咨询服务力度。除每月两本定期刊物、每年十本专业领域增刊外,从2005年起我会已累计向会员企业发送超过4万版子行业专题信息。我会创办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机电行业内影响力最大的网络平台之一。三是贸易促进平台取得了务实成效。自金融危机以来,为增强我国与欧美等重要贸易伙伴的经贸投资合作及平衡发展,我会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多次组织贸易促进团赴各国访问,搭建高端的国际交流平台。两年来,我会成功组织了24个贸易投资促进团赴3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四是着力规范行业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出口环境。近年来我会从出口数量、价格、质量等多方面入手,引导企业建立行约行规和违约监督惩罚机制,遏制一般商品出口的无序竞争、低价竞销问题,积极探索行业自律新方式。五是努力提升展会服务质量。我会在帮助会员企业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不断助其开拓新兴市场和新兴行业。仅2010年一年,我会完成外展60个。最后,我会多年来积极开展推动机电企业品牌建设、诚信建设及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等工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帮助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记者:“十二五”期间,机电商会的主要工作布局是怎样的?
张钰晶:未来五年,我会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商务中心布局工作:首先,深入调研,健全企业信息收集和行业信息反馈渠道,做好政府部门的参谋助手。其次,将行业服务的重心向“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侧重,协助政府促进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重点提供信息、展会、法律和技术支持。再次,注重发挥国际交往中行业组织的独特优势和民间力量,尤其是在重大、敏感问题交涉中走在前面,为政府间交涉和谈判提供缓冲空间。最后,继续做好组织反倾销应诉、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
记者:未来,在做大做强商会、提升为政府和企业服务方面如何突破?在促进行业发展方面又有何思考?
张钰晶:我会将制定商会调研规划,密切跟踪国内外经贸动向,及时跟进重要外经贸事件对企业的影响,代表行业、企业发出有力声音。此外,统筹协调政策建议的计划性和灵活性,提高政策建议的时效性、质量和采用率。最重要的是,不断拓展服务手段,打造商会服务品牌。通过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和政府对服务的满意度和信用度,提升商会服务品牌核心价值。
就促进行业发展而言,未来五年,我会将积极围绕调整贸易结构及发展方式的主线,促进外贸发展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转型,从外生动力到内生动力转型,从市场广度到市场深度转型,从低端要素到高端要素转型,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在推动转方式的过程中,积极促进扩大原材料进口,敦促欧美等国家放宽对华出口管制,扩大自主要贸易顺差国(地区)的先进技术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发挥进口政策在自主创新领域的作用。
最后,鉴于2011年是我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年,面对复杂的形势,我们呼吁保持相关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