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锡矿仅能保障30年 中国储量居首亟待保护

2010-11-17 11:05 1237

  锡,因为储量有限,与钨、锑、稀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战略资源,属于中国为数不多的具备定价能力的有色金属资源。尽管中国锡资源储量居世界

  锡,因为储量有限,与钨、锑、稀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战略资源,属于中国为数不多的具备定价能力的有色金属资源。尽管中国锡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但从目前有色金属的开采、消耗情况看,锡在10大有色金属中又是最紧缺的品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由于长期重开发轻治理,政府恋税企业恋财,导致管理粗放、环保滞后、开采秩序混乱、资源过度开发等弊病在锡行业发展中日益严重,一步步压缩着锡的开采使用年限。

  不过,今后全球锡资源进一步紧缩仍会继续推高锡价,同时锡的主要应用领域电子产品,在未来3年增速会保持在20%左右。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小金属的战略地位,中国锡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美好。

  锡资源缺口逐年拉大

  数据显示,全世界探明的有价锡资源储藏量仅约610万吨(指有开采价值的资源),锡保有储量为1100万吨。目前,中国、马来西亚、印尼、秘鲁的有价锡资源分别为170万吨、100万吨、80万吨和71万吨,合计占世界锡资源的69%。

  而国内锡资源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湖南、内蒙古、广东、江西等6个省区,云南个旧、广西大厂有我国最大的两个锡矿生产基地。“锡锭仍是我们的主打产品,目前探明可开采的锡矿储量有56.9万吨,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够用20年。”11月8日,锡业股份证券事务代表李泽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记者了解到,个旧矿区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至今已进行详细勘探和生产的区域仅仅占个旧东部矿区的20%,进一步找矿的前景广阔。此外其他找矿地区未进行评价和勘探,据专家估计,后备锡资源共计约94.5万吨。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全球新发现的锡矿山还很少,在锡资源实质性增加以前,锡的供给将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状况。根据国际矿产资源评估的结果进行分析,目前世界锡资源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将缩短至30年。如果考虑非法开采等破坏因素,这一期限还将大大缩短。

  而我国锡矿资源短缺问题也早已凸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锡资源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锡保有储量明显减少。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毅曾公开表示,从中长期看,锡的供应量未来几年内难有大幅度增加,锡行业应保持供需平衡或供略小于求的局面。

  有色金属网分析师邬小枫表示,目前每年国内的锡矿产量比较稳定,供应还算充足,“锡作为我国的稀缺资源,不存在过剩产能的问题。”数据显示,2010年1~9月,中国锡产量为110044吨,同比增长13.3%。整体来看,与2009年同期相比,各月产量均呈增长态势。

  不过,今后锡供应不足的局面将更加严峻。“今年1~7月,全球锡资源短缺9900吨,而前八个月供应短缺量达到1.09万吨,这一数据今后仍有扩大的可能。”生意社分析师于文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

  小金属亟待产业链梳理

  在中国的矿产资源版图上,个旧市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全区累计探明的锡保有储量为182万吨,占全国锡保有储量的三分之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造就了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全球锡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但即便个旧的锡矿资源和锡矿企业很早就由云南锡业集团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开采、选矿和冶炼,这家全球最大的锡企也不得不面临日渐“锡”少的窘境。

  同稀土面临的局面类似,锡的高利润回报激发着一批又一批的私挖滥采者。“在锡资源整合不是很好的省区,同样存在着私挖滥采的现象,虽然没有稀土那么严重,但很难根治。”广西某大型锡企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

  该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开发过度以及私挖滥采等多种原因,个旧包括锡在内的矿产资源保有量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幅下降,结果是矿井越挖越深,矿产越采越少,而之前引以为傲的矿产经济也逐渐坍塌。”

  “现在,我们公司40%的原料靠自给,另外60%的原料需要从国内周边地区采购。”李泽英表示,近期原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产品价格的上升,公司的成本压力比较大。

  而锡的问题绝不仅存在于开采中,在加工利用上亦不乐观。民生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黄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普遍冶炼技术较低,还不具备锡业股份做成锡锭的技术水平,(他们)挖出来锡矿后进行简单粗加工后就出售了,在锡的利用上浪费严重。”

  记者进一步采访获悉,在国内锡业开采利用上,常常是地方国有、乡镇矿企以及大量私营、个体采矿者长期并存,而由于长期重开发轻治理,政府恋税企业恋财,使得管理粗放、环保滞后、开采秩序混乱、资源过度开发。

  黄玉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建议以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龙头为主体,对中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进而对从采矿到冶炼的产业链条进行有效梳理。

  战略收储等护锡政策频出

  为尽最大可能地延长锡的使用寿命,国家不断出台对稀有金属的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锡。

  10月28日,商务部2010年第72号公告,公布2011年我国锡及锡制品出口配额总量为1.89万吨。较2010年的2.1万吨的出口配额总量减少1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自2002年,锡及锡制品纳入出口配额管理以来,其出口配额总量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降幅甚至达30%,出口配额从5.3万吨降至3.7万吨;2008年,配额降幅调至10%,2009年再次大幅减少配额总量,从3.33万吨降至2.33万吨。

  减少出口的同时增加进口。生意社数据显示,2010年1~9月,中国共进口锡矿砂13744吨,同比增长171.4%。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锡矿砂2637吨,同比增长275.1%;从玻利维亚进口5815吨,同比增长205.6%;从缅甸进口3600吨,同比增长173.0%。

  分析人士称,2010年以来,中国锡矿砂进口除3月份出现了超量进口的情况外,其余各月则基本平稳增长。但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幅巨大,表明中国需求在不断增加。

  今年以来,国家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以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资源整合、产能集中的措施。黄玉告诉记者,战略储备,一般分国储和省储两种。“国家储备,一般会在锡价比较低的时候进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收储工作如若付诸实施,将对相关生产企业形成利好,而中国将改变以前粗放的矿产开发方式,加强对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控制。

  “从提高准入门槛和控制开采总量到限制出口配额限制和行业整合,近日的战略收储及出口配额递减更是对前期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长城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耿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锡金属需求将继续扩大

  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周围原料、辅料都在涨,主要是出现了资源暂时性短缺,推高了锡价。”

  从全球的范围看,金属锡是2010年最先出现供应短缺的基本金属,而锡价上涨受益最大的是上游采矿企业,如全球最大的锡生产企业锡业股份。民生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黄玉表示,“我们最近对锡业股份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认为锡价上涨的趋势不变,近期内利润将逐步传导至公司业绩。”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锡价仍具有持续上涨动力。“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下跌(支撑金属价格上涨);锡行业未来供给降幅也较大,除了公司停产检修外,主要产锡国印尼、秘鲁,由于出口政策和雨季影响产量也在下降。”邬小枫表示。

  “行业发展如何,要看下游需求怎么样,锡的行业前景不错。”黄玉告诉记者,电子产品作为锡的主要应用领域,未来3年增速会保持在20%左右。

  不过,上述行业人士表示,如果锡价继续持于高位或是升至新高,那就会激发使用替代性原材料的活动。“未来,在锡供给出现困难时,锡价有望长期维持高位的情况下,一些传统行业在材料使用上开始取代锡。”一不愿具名的企业人士称。

2
标签: 中国 储量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