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荣:中国和东盟的金融合作前景广阔

2010-10-20 15:48 421

为完善和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金融服务机制,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互利共赢金融发展新格局,第二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将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

  为完善和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金融服务机制,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互利共赢金融发展新格局,第二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将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本次论坛上的演讲的部分文字实录:

  李东荣:尊敬的郭声琨书记、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相聚在南宁,出席第二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并在去年首届论坛成果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与发展的问题,这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有所放缓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一、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提出的新挑战

  迄今为止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全球经济仍处于持续缓慢的复苏之中,而而且复苏基础补牢固,进程也不平衡,因而全球经济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主要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美国经济的恢复增长近期有所放缓,政府的刺激政策效果不明显,失业率维持在9.6%的高位,工资仍在持续下降,经济走势存在不确定性。日本经济近期经受本币大幅升值的压力,加上国内需求无力,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在欧洲,主权债务问题虽已得到明显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虽然德国保持较好的复苏势头,并带动的欧元区多国经济的复苏,但多国发展不均横的局面加速,特别是爱尔兰等地的经济不景气。目前欧元区的失业率已经连续多月维持到10%以上,显示经济增长有可能放缓。

  为了应对经济不振的局面,最近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再刺激经济的政策,美联储不得不采取措施,以保持逐步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出现零利率外,10月8日出台追加政策,上述的措施会促进资金的流动性非常宽松,而且国际资本的跨境活动将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体将会共同面临较大的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今年以来,巴西、印度、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已先后加息或上调准备金率,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也在积极地干预外币市场,同时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不时显现,使得新兴市场经济体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总而言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结构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面对这些形势的挑战,中国和东盟新兴市场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金融经济合作,以巩固和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复苏。

  二、中国和东盟金融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和东盟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投资、消费等内续保持较快增长,外贸出口形势有所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果,东盟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工业生产增速维持高位,消费快速复苏,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特别是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全面提升了双方在贸易、投资等各领域的深入合作,大力促进了本地区的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达到了2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其中中国至东盟进口1118亿美元,同比增长51%,目前,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发展中,金融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框架的倡议下,地区性的金融机制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签署了6份总额为635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以来,为了共同抵御危机,亚洲各国央行建立本币互换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货币管理当局签署了总额为3300亿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贸易,支持直接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

  2009年12月中国与东盟共同参与设立总规模为12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大力提升了本地区解决流动性与国际收支问题的能力,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央行行长国际组织国家金融为委员会,这标志着亚洲区域监督进程货币与金融稳定建设进入机制化阶段。积极参与亚洲债券市场建设,推动设立第一、第二期亚洲基金,并成为出指最多的成员之一。

  稳步提高对外市场机构层次,鼓励东盟机构来华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金融业务,建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首次募资10亿美元,向东盟国家提供的150亿美元信贷中的优惠行贷款额度增加到67亿美元。今年,正式开办了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直接挂牌交易。

  2009年7月,中国选择上海和广东等4个城市率先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首批试点的境外区域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今年6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了包括广西在内的18个省、区、直辖市和广东的全省。一年多来,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业务稳定增长,人民币购售业务日趋活跃,银行代理结算网络不断扩大,促进了企业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各试点银行共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971亿元,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扩大以来,共办理业务50亿元,其境外结算企业90%以上分布在东盟国家。同时,允许境外货币当局和商业银行金融银行间债券市场,增加人民币保值增值的渠道,开展跨境项目的人民币融资和资本项目个案试点。

  总体上看,中国与东盟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金融合作成果不断显现,这对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和东盟的金融合作前景广阔

  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金融合作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双方互补合作的潜力巨大,金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深化,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不仅为本地区的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加快区域金融合作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国政府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已经达成的合作共识,在互助互惠、合作共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中央银行的务实对话和政策协调,大力推动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经济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

  继续推广双边贸易本币结算,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积极鼓励在区域贸易中采用本币结算,降低对第三方货币的依赖和货币风险,完善相关本币结算协议,加快本币结算自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建立现钞跨境流动机制,搭建货币跨境结算平台,稳步开展人民币对东盟国家的货币挂牌交易和兑换业务。继续根据对外交往的需要,与有关国家签订本币互换协议,支持本币互换人民币资金,用于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

  二是完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维护区域金融稳定,进一步加快境外协议多边化进程,落实外汇储备部各项制度安排,提高区域流动性救助机制的有效性,提升“10+3”监督进程等政策对话和经济监督机制,切实加强信息交流、政策和能力建设,成为更有效率和约束力的对话平台。

  建立健全区域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体系和早期预警机制,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合作,促进资本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有效流动,稳步扩大亚洲再建基金规模,加强各国在债券发行准入标准、信息披露和交易规则等方面的协调,促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

  三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推动国际金融治理结构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和对话,继续实施符合本国国情和负责任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必要的政策力度,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平衡地增长,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配合和协调,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良好的结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金融体系改革,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四是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提升区域金融竞争力,研究建立适应中国东盟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金融机构体系,加快制定区域内金融行业政策,着力扫除制约区域内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的制度、政策等障碍,鼓励区域内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市场定位等实际情况,通过设立代表处、分行、子行等形式金融对方的金融市场,相互借鉴与学习,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进度,推动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鼓励开河国际银行贷款,过并购贷款等新型的贷款方式,加大对区域内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东盟,东盟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我相信只要双方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拓宽或合作领域,充实合作内容,提高合作层次,必将推动中国—东盟持续的繁荣的稳定,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国内企业带来商机

2013-09-05 13:34
108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侨商广西行"在桂启动

2011-06-09 10:38
921

综述:广东水果抢滩东盟自由贸易区

2010-01-15 11:09
7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务门户网”正式开通

2010-01-08 11:40
732

台湾纺织工业短期不会受东盟自由贸易区威胁

2010-01-06 12:28
73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站明年开通

2009-12-14 12:17
68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