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三十周年:平等合作 互利共赢

韩洁、安蓓、吴雨、高立 |2010-09-20 20:44661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不仅急需大量经济建设资金和人才,更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1987年我国第一条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项目首次采用工程监理制度,为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平等合作 互利共赢--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三十周年述评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不仅急需大量经济建设资金和人才,更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198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开启了双方合作的序幕,也迈出了中国亮相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

  30年来,从单纯向世行借款到主动为其捐款,从向世行引进“外脑”到共享中国经验,从普通成员国到第三大股东国,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也推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受援国到捐款国--30年合作见证中国经济发展奇迹

  中国与世行的合作首先从资金合作开始。1981年,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的第一笔贷款投向了亟待发展的教育领域。

  “中国与世行合作之初,正面临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匮乏的挑战,为此世行第一笔贷款向中国提供了2亿美元,支持中国高校更换落后的教学科研设备。”上世纪80年代曾组建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并担任第一任首席代表的林重庚回忆说。

  30年来,世行的贷款资金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来自世行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国共获得世行贷款和投资承诺超过500亿美元,贷款规模在世行成员国中位居前列,支持建设了500多个项目,覆盖我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世纪90年代,我国年度利用世行贷款规模达到历史最高点,超过30亿美元,连续三年成为世行最大的借款国。

  30年来,我国利用世行贷款建设了一批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进入21世纪,为配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世行贷款投向和结构发生变化,70%以上的贷款资金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70%以上的贷款项目转向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民生等领域。

  此外,世行资金援助也为我国推进减贫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何晓军介绍,从1995年起,我国利用世行贷款先后实施了西南、秦巴山区、西部等多个扶贫项目,累计利用世行贷款资金约8亿美元,覆盖中西部最贫困的10个省区145个国家级贫困县,870多万人口受益。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推动全球发展和减贫事业,2007年我国政府首次承诺向世行集团专为最贫困群体提供援助的国际开发协会捐款3000万美元。

  “从昔日国际开发协会最大的借款国转变为捐款国,中国的这一变化令人瞩目,向世界展示了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说。

  从取经者到传播者--30年探索创造中国发展模式

  如果将世行贷款比作为改革开放之初资金短缺的中国“输血”,那么世行项目带给中国的先进发展理念和制度创新,则为中国提供了维持长久发展的“造血功能”。

  “过去30年,世行与中国的合作不仅体现在贷款支持上,还包括经验、技术等领域的知识合作。在一系列合作项目中,世行提供的贷款额度并不很高,但却为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佐利克说。

  1984年我国与世行合作的第一个水电项目--云南鲁布格水电项目首次将国际竞争性招标制度引入我国,被称为“鲁布格模式”,并在其他领域加以推广。

  1987年我国第一条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项目首次采用工程监理制度,为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30年来,以世行贷款项目为载体,中国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的运作机制,加快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同时,世行还与中国携手开展一系列经济调研,从全球性视角出发完成了近200篇调研报告,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林重庚说,中国恢复在世行合法席位后不久,就邀请世行组成经济考察团来华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金融组织第一次对中国经济进行全面考察。

  1985年,中方与世行联合举办了著名的“巴山轮”会议,深入讨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过渡步骤、宏观调控的手段以及条件等问题,形成了7个专题报告,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与创新提出参考建议。

  在利用世行平台向国外“取经”的同时,中国独特的国情也为世行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积累经验。自2008年以来,中国每年与世行合作举行“中非共享发展经验高级研讨会”,讨论中国与非洲各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相互借鉴发展经验与模式。

  正在北京出席第三届研讨会的赞比亚发展署高级研究官员西巴杰内·蒙克博雅告诉记者,赞比亚亟待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与世行在这方面的成功合作模式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成果都值得赞比亚学习。 佐利克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中国与世行的知识合作正从单向输入转向双向交流。借助世行这一平台,中国也在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

  从普通成员国到第三大股东国--中国树立国际舞台新形象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发展援助机构,世界银行在向中国敞开合作之门的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参与国际事务、亮相国际舞台的机遇。

  30年来,我国作为世行的重要成员国,积极参与世行内部治理改革,引导世行的政策和业务向着更加客观公正的方向发展。

  2009年,为支持世行应对金融危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全球贸易融资计划,购买15亿美元私募债券,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融资,为加强南南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0年4月25日,世行落实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共识和2009年世行年会有关治理结构改革的决定,就投票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达成一致。中国的投票权由2.77%增加到4.42%,跃升为第三大股东国。

  “中国在世行投票权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标志着世行与中国的合作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佐利克说。

  站在新的起点上,谢旭人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与世行合作重点将放在推动强劲、可持续和平衡的增长,着重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贷款数量向重贷款质量与效益转变,从重贷款筹借向重贷款使用与偿还转变,从重资金引进向资金与智力引进并重转变。

  同时,中国要以世行改革为契机,更好地发挥股东国作用,不断扩大对世行战略方向和重大决策的影响,推动世行分享和借鉴各国成功的发展道路和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发展理论,使世行更好地履行其减贫与发展宗旨。

  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谢登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3日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欢迎佐利克率世行高级代表团前来出席中国与世行合作30周年纪念活动。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安蓓、王希)记者19日从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了解到,世界银行近日发布了针对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报告。报告高度评价了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取得的成功,并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吸引合适的外资,从而助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环境改善以及产业升级。

  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30周年座谈会将于9月1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座谈会由财政部和世行联合举办,会议主题为“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和谐进步”。会议将总结我国与世行合作30年的经验和成果,探讨进一步加强与世行合作的方式;同时,讨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发展战略,以及丰富世行乃至全球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新思路。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世界银行批准7.5亿美元贷款 助推菲律宾数字化转型

2024-11-19 12:41
25952

世界银行: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上调至2.6%

2024-06-20 14:02
56924

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时隔50年首次重返非洲

2023-10-16 14:16
20036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反弹为全球增长注入有益增量

2023-04-23 10:31
112818

世界银行将2022年全球增长预测从4.3%调降至4.1%

2022-01-13 14:05
8302

世界银行下调2022年全球增长预测

2022-01-12 15:43
1437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