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项目渐进开放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史晨昱 |2010-08-13 18:20298
中国将“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动资本项目改革”,这有助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将“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动资本项目改革”,这标志着中国正在加快资本项目渐进开放进程。为此,中国有可能会与密切贸易往来的亚洲周边国家推进部分资本项目开放,还可能建设离岸人民币结算市场、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市场。
日前,国家外管局表示,将“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动资本项目改革”,这标志着中国已开始加快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进程,由此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择机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其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贸易进程进展相对迅速。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国已经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八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总额80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二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由上海和广东的4城市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但与贸易进程相比,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进程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国际贷款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使用人民币计价的数量微乎其微,人民币在这三个核心部分的国际化指数近乎为零。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贸易、轻金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双轨制、分步走”的发展思维。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贸易与金融两者是不分先后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持的。
以美元为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头号贸易大国。1947 年,美国出口贸易额达到144 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的32.5%。美元也借此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贸易计价和工具货币。在推进美元国际化的贸易进程基础上,美国又依托其国内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等方面优势,向国际金融领域大肆渗透。由此,美元在外汇市场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确切地说,美元在1944 年已实现了国际化的金融进程。
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也宜于采取贸易与金融进程并进的发展思路。因为,一旦人民币成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必然会产生境外银行和企业持有的人民币缺乏投资机会、国内企业境外筹资的人民币如何回流等问题,倒逼中国加速开放资本项目进程。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中国已具备有序、渐进开放资本项目的基本条件。而根据学界研究及观察拉美和东欧等转型国家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发现,在宏观经济政策不发生剧烈变化前提下,经济基础较雄厚的国家推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从目前来看,中国正在尝试补缺人民币国际化中金融进程相对滞后一课,预期下半年中国很可能会围绕着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亚洲周边国家推进部分资本项目开放。
首先是加速推进以便利跨境投资为导向的资本项目开放。据报道,中国正考虑首次允许马来西亚林吉特在国内汇市交易,以推进扩大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的计划。其次是满足离岸人民币资金回流境内投资的需求。近期,我国香港地区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人民币产品,以满足因人民币贸易结算流入的人民币流动性需求。另外,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投资机制未来也将成行。
从中期而言,为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最终形成有利于国家财富保值的“货币主导权”,我们更需从现在就开始努力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使中国逐步走上更多依靠金融力量获得更大国际利益的大国发展道路。
一般认为,一国金融市场的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强、发展程度越高,则该国货币的舞台更加广阔。如果一国具备相当规模和流动性的对外开放的金融市场,就可以很好地吸引国外投资者,并扩大该国货币的国际使用范围,为国际货币的需求与供给提供便利。
可以预期,建立以下三个市场已成当务之急。第一个市场是离岸人民币结算市场,这个市场的建立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境外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相互转换;第二个市场是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也可以在中国境内,但需要对外国投资者开放),这个市场的建立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规避持有人民币资产或负债的汇率风险;第三个市场是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市场。
就国内金融市场而言,应允许市场上一些创新从审批制过渡到备案制,充分激发市场的自主创新意愿,发挥市场主体的自主创新功能,推动市场主导型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由于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正常发育完善是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所必需的,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要求外汇交易活跃,这样才能形成均衡的市场汇率,因此,我们还需要多开发外汇交易品种,为活跃外汇市场交易创造有利条件。
日前,国家外管局表示,将“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动资本项目改革”,这标志着中国已开始加快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进程,由此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择机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其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贸易进程进展相对迅速。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国已经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八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总额80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二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由上海和广东的4城市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但与贸易进程相比,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进程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国际贷款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使用人民币计价的数量微乎其微,人民币在这三个核心部分的国际化指数近乎为零。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贸易、轻金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双轨制、分步走”的发展思维。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贸易与金融两者是不分先后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持的。
以美元为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头号贸易大国。1947 年,美国出口贸易额达到144 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的32.5%。美元也借此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贸易计价和工具货币。在推进美元国际化的贸易进程基础上,美国又依托其国内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等方面优势,向国际金融领域大肆渗透。由此,美元在外汇市场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确切地说,美元在1944 年已实现了国际化的金融进程。
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也宜于采取贸易与金融进程并进的发展思路。因为,一旦人民币成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必然会产生境外银行和企业持有的人民币缺乏投资机会、国内企业境外筹资的人民币如何回流等问题,倒逼中国加速开放资本项目进程。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中国已具备有序、渐进开放资本项目的基本条件。而根据学界研究及观察拉美和东欧等转型国家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发现,在宏观经济政策不发生剧烈变化前提下,经济基础较雄厚的国家推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从目前来看,中国正在尝试补缺人民币国际化中金融进程相对滞后一课,预期下半年中国很可能会围绕着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亚洲周边国家推进部分资本项目开放。
首先是加速推进以便利跨境投资为导向的资本项目开放。据报道,中国正考虑首次允许马来西亚林吉特在国内汇市交易,以推进扩大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的计划。其次是满足离岸人民币资金回流境内投资的需求。近期,我国香港地区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人民币产品,以满足因人民币贸易结算流入的人民币流动性需求。另外,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投资机制未来也将成行。
从中期而言,为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最终形成有利于国家财富保值的“货币主导权”,我们更需从现在就开始努力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使中国逐步走上更多依靠金融力量获得更大国际利益的大国发展道路。
一般认为,一国金融市场的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强、发展程度越高,则该国货币的舞台更加广阔。如果一国具备相当规模和流动性的对外开放的金融市场,就可以很好地吸引国外投资者,并扩大该国货币的国际使用范围,为国际货币的需求与供给提供便利。
可以预期,建立以下三个市场已成当务之急。第一个市场是离岸人民币结算市场,这个市场的建立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境外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相互转换;第二个市场是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也可以在中国境内,但需要对外国投资者开放),这个市场的建立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规避持有人民币资产或负债的汇率风险;第三个市场是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市场。
就国内金融市场而言,应允许市场上一些创新从审批制过渡到备案制,充分激发市场的自主创新意愿,发挥市场主体的自主创新功能,推动市场主导型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由于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正常发育完善是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所必需的,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要求外汇交易活跃,这样才能形成均衡的市场汇率,因此,我们还需要多开发外汇交易品种,为活跃外汇市场交易创造有利条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