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经贸进入高增长期

2010-07-27 13:20882

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同期中国进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不过,与强

    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同期中国进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不过,与强劲的贸易增长伴随的,还有贸易壁垒和服务贸易发展相对缓慢等阻碍自贸区纵深发展的问题。

    专家表示,在全球经济艰难进入复苏的时期,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战略意义愈加凸显,服务贸易合作步伐应进一步加快。根据上半年发展势头,今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将创历史新高,今年东盟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成绩

    自贸区半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55%

    今 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其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降至0.1%,双方93%的产品贸易关税已降为零。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 盟十国相互开放市场,形成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6万亿美元GDP总值的经济区。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进展等情况召开发布 会,公布了自贸区半年“成绩单”。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称,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 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同期中国进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从东盟进口额719亿美元,同比增长64%。中国对东盟出口额646亿 美元,同比增长45%。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增幅,明显高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增幅。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在投资合作方 面,2003年至2009年,东盟对中国实际年投资额从29.3亿美元增长到46.8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从2.3亿美元增长到30亿美元,增长超过 13倍。今年上半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约31亿美元,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约12亿美元。截至今年6月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总额约694亿美元,其中东盟对华投资累计约598亿美元,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投资累计约96亿美元。

    “仅2009年,中国政府就为从东盟进口的产品减 免了61亿元人民币的关税。”高虎城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双方企业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投资已涵盖 到农业、制造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从旅游方面看,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首站赴东盟旅游的人数从2003年的191万人增 长至2009年的450万人。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此前预测,根据上半年发展势头,今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将创历史新高,东盟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难题

    自贸区纵深发展面临挑战

    然而,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入“深水区”,一些阻碍双方关系发展的因素渐渐浮出水面,从如何规避贸易壁垒到如何取得金融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发展,都成为自贸区向纵深发展无法规避的挑战。

    依照协议,中国与东盟国家实现“零关税”的商品将超过7000种。但不少人士担心,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信息共享机制不畅通、标准制定不统一等问题有可能演变为贸易壁垒,影响“零关税”时代的贸易进程。

    马来西亚亚洲战略与领导人研究所CEO马哈蒂尔认为,尽管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企业可自主选择进行境内贸易或境外贸易,但也意味着供应商和经销商“关系的日益 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就显得十分重要。“面向新的市场必然有挑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个经济体需要更紧密的合作,比如说在资源输出国 和接收国之间需要做到资源信息的对称。”

    技术、标准也会给贸易带来某种“瓶颈”。中国商务部境外经贸合作区办公室副主任方蔚表 示,自贸区协定实施后,制约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投资的最大障碍,可能不是关税壁垒,而是技术和标准。“现实中我们看到标准不一、技术上得不到别国认可等因 素正在影响贸易的进行。”方蔚建议,各方应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开展双边技术标准和技术的互认,为合作扫除障碍。

    从“早期收获”的农产品贸易,到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直到目前服务贸易协议履行的步履维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向纵深发展不可规避的难题。

    2008 年12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尽管如此,在常年研究中国—东盟问 题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办主任陈雄章看来,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业务心存疑虑,原因就在于既希望人民币能够成为东盟国家的“稳压 器”,同时又害怕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进一步依赖扩大后,东盟金融货币乃至整个国家经济被人民币“裹胁”,重新上演上世纪90年代金融风暴的一幕。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区域化发展对于人民币区域化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中国在未来多年一直是资本输出国,人民币依托区域市场,将是未来人民币资本输出的惟一重要形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

    商 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非洲研究部助理研究员袁波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服务贸易领域来看,中国与东盟贸易金额小,开放程度也不高,同货物贸 易相比层次还很低。目前来看,中国与东盟之间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略高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与东盟地区的服务贸易存在互 补,在旅游、人员往来等方面都存在共同利益。未来服务贸易开放的步伐还应该加快。”

    契机

    发展自贸区巩固经济复苏形势

    高虎城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标志着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深入发展阶段,但是世界经济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解决,企稳回升的积极迹象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世界经济的好转基础并不牢固,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将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作为一个契机,巩固当前经济进一步复 苏的好的形势。

    高虎城指出,一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关税降税、市场开发、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扩大区域贸易的规模。二是扩大相 互的投资,利用好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和对东盟150亿美元的信贷资金,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以及重大的民生项目领域的合作。三是大力推动泛北部湾的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盟东部增长区等次区域的合作。“总之,我们将以自贸区建设作为契机,积极拓宽合作领域,充实合作内容,提高合作的层次,共同 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战略意义在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艰难进入复苏时期凸显,这是世界经济增长极发生 变化的必然结果。”王晋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尤其是在无重大技术创新的复苏时期,欧美的经济增长率显著要低于新兴经济体,而东盟和中国则是目前全 球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因此,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快速扩展是全球贸易区域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而有效的政策合作则加速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王晋斌指出,区域经济联盟的发展有助于清晰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分工与互补关系。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处于逆差态势说明再过分依靠传统的低成本优势策略是没有发展空间的。中国必须在欧美发达地区和国家与东盟等低成本贸易伙伴之间找到平衡位置,成为承接发达和不发达区域的中间地带,在国际分工中找到位置。此外,自 贸区进一步扩展了重要贸易伙伴的多元化,也有助于降低欧美等国家和区域对中国贸易摩擦的风险。

0
标签:东盟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