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好”未必是真好
当日公布的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接受测试的91家银行中,仅有7家银行未能过关。
旷日持久的欧债危机阻击战已经进行了大半年,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欧洲银行业监管委员会(CEBS)盼望,7月23日能成为这场鏖战的转折 点。当日公布的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接受测试的91家银行中,仅有7家银行未能过关。三大机构宣称,压力测试“向恢复市场信心迈进了重要一步”, 然而故事真的会这样顺利地发展下去么?
从希腊债务危机升级为欧洲债务危机,市场对欧洲的信心节节下滑,反过来又恶性循环般地催化着危机的步步升级。欧盟领导人为提振市场信心,使尽浑身解数,抛出大笔救助金,却始终难使投资者放松紧绷的神经。
2009年,美国公布了对19家大型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结果,成功提升了金融市场的信心,被视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水岭”,这一度使欧盟看到了 希望。然而,从市场反应来看,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结果的公布没能对扭转市场信心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23日测试结果公布后,纽约汇市欧元兑美元一度走强,但 随着更多测试细节的披露,市场和投资者发现,对此次测试的诸多疑问无解,欧元升幅随即收窄。分析人士认为,测试对市场的刺激效果还会在本周被进一步消化。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早在测试结果公布前,关于测试标准不够严格的批评就不绝于耳。测试结果印证了此种猜测,测试忽略了两个重要参数。自 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投资者最担心的便是希腊及其他高负债欧元区成员国可能出现违约或被迫重组债务的情况,但此次测试虽然考虑了主权债务风险,却并不包括 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测试;另外,本次测试也未测试银行是否拥有足够的缓冲流动性,即易于出售的资产池,这恰恰关系到银行能否履行未来的偿款义务以及为当前活 动进行融资。
欧盟当局解释说,未进行主权违约测试反映了欧盟坚信欧元区成员国将无一可能违约的政治信念。而批评人士尖锐地指出,测试标准设计疏松,就是为了 能使大多数受测银行达标。这究竟是测试方“掩耳盗铃”,还是市场信心过于脆弱,越是手捧一份出于预料的优良“成绩单”,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恐怕还需投 资者费心思量。
仅凭一份“体检单”,恐怕难以轻而易举地扑灭欧债危机之火,要重建投资者信心,使欧洲经济走出危机阴霾,欧盟及其成员国当局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