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凶猛 都是钱多惹的祸

杨光 韩晓东 | 2010-07-21 10:58 672

  本报资料图 合成/尹建  担心农产品供不应求无疑是杞人忧天。但农产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并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因为农产

  本报资料图 合成/尹建

  担心农产品供不应求无疑是杞人忧天。但农产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并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因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的CPI上 涨,都是在农业大丰收的背景下发生的。换言之,农业出现大丰收,农产品未必不涨价。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再加上游资炒作,那么农副产品的价格就不能不让人担 忧。

  绿豆、大蒜、小麦、早籼稻轮番热炒 游资蜂拥农产品鏖战方酣

  王建 哈继铭 谢国忠 王小广会诊通胀脉象

  今年的农副产品价格可谓风起云涌:绿豆、大蒜被爆炒,夏粮收购惊现钱等粮,很多粮商已经囤积粮食,种粮成本上升和粮价上涨预期又进一步加剧农民 惜售心理,最近南方水灾等因素又推高了菜价和肉价,每每涨价的背后总有游资出没。农副产品价格还会不会涨?农产品价格推动结构型通胀“洪峰”警报会否再次 拉响?记者采访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以及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等专家进行深入分析。

  货币泛滥 游资推波助澜

  中国证券报:从绿豆、大蒜到早籼稻,价格大涨的农产品都有游资在背后炒作,游资是不是粮价上涨的幕后黑手?

  谢国忠:粮价上涨的罪魁祸首不是游资,是货币过多引起的。中国货币太多,民间流通很大,所以通过投机行为转变为通胀。因为短期内增加粮食生产可 能性不是很大,中国现在粮食非常依赖于进口,中国饲料进口规模非常大,如果价格跟国际价格接轨的话,利润很大。一些游资看到这样的机会,利用灾害囤积居 奇。只要囤积成本不是很高的话,粮价很容易被炒起来。

  实际上,国际粮价本来就比中国高。比如日本和韩国,大米价格比中国要高好几倍以上,像韩国是7、8倍,这跟他们自己内部保护农民利益有关。中国 生产成本当中最重要的是化肥,化肥跟能源价格是联动的。如果能源价格上升,要避免粮价上升是比较困难的。

  王建:自4月份以来包括绿豆、大蒜在内的农副产品价格暴涨背后是大量投机资金入场的身影,这恐怕与股市低迷和打压房地产使这两个最大的资产池资 金大量外流有关。应该看到中国产能过剩除了有压低商品价格的一面,还有从实体经济中挤压出资本的一面,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条件下,与土地相关的产品如农产品 和房地产等都具有长期的短缺特性,仍会形成结构型的通胀,以前的房价与目前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就是很好的说明。

  通胀“洪峰”警报是否拉响

  中国证券报:前不久公布的6月份CPI让人松了一口气,但7月初夏粮收购惊现钱等粮,而南方水灾对农副产品价格影响尚不明朗,由农副产品推动的 结构型通胀的“洪峰”警报是不是已经拉响?

  王小广:评判我国物价最关键的因素有三个。第一个是粮食中的大米价格,今年只要不发生超过1%或2%以上的减产,粮食供求平衡没有问题。其他小品种粮食尽管也可能价格上涨,但对物价影响总体偏弱。第二个是猪肉价格,目前我国猪肉价格总体较低。第三个是石油价格,这一块目前也基本稳定。再加上工业 品产能过剩情况仍然存在,从这些因素来看,今明两年我国通胀压力都不明显,相比较来说我甚至更担心通缩。尽管目前国际因素或部分游资对我国部分豆类、油脂价格有影响作用,但从物价全局来看几乎没有影响。

  下半年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粮价都没有太大问题。我国已经连续6年粮食丰收,今年即使出现适当减产也没问题。我国粮食供需情况平衡有余,目前国家 粮食储备比较多,调节能力也比较强。虽然去年尤其是近期粮价有上涨苗头,但这主要是收购价格提高导致的。

  上半年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5%,2004年和2007年物价明显上涨时食品价格涨幅都曾较长时期高于10%,以此来看目前食品价格推升通 胀的压力并不大。

  王建:今年国内由粮价上涨所推动的结构型通胀确实更加突出了。目前小麦市价已超过了国家保护收购价。过去6年里推动粮价上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 但今年由于民间粮商大量抢购,不仅使粮价显著高于国家收购价,而且国家收购占市场的份额也大幅下降。我预计在秋粮上市后,由粮价进而食品价格上涨所推动的 CPI走高可能会更明显,10月份以后甚至可能上升到5%。

  哈继铭:我判断下半年通胀走势将是前高后低,全年CPI上涨3%左右。6月份PPI上涨6.4%,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应当已出现拐点式 的下降。CPI回落到2.9%,但这不见得是拐点式的下降,未来一些农产品价格还可能因为天气因素上升,预计三季度个别月份CPI涨幅还会反弹,但从趋势 上看下半年物价是前高后低的。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价缓慢上涨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中国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逐步升级。居民对于谷物的消费增长不快,而对于肉类消费 明显增长。这意味着粮食的间接消费会远远超过直接消费,吃1斤猪肉相当于消耗6斤粮食,1斤牛肉则将消耗13斤粮食,从而粮食需求将会有明显的拉升。但从 短期来看,粮价对于CPI的压力不是特别明显,粮食占CPI的权重为3%左右,并不是特别大的因素。

  劳动力价格对物价影响不可避免

  中国证券报:除了短期天气因素,劳动力、资源等要素价格是否会对我国物价构成中长期的缓慢上涨压力?

  王建:今年推动物价上涨的动力,出现了三个新变化——由国际转向国内、由政府转向市场、由资产价格上涨转向商品价格上涨。显然,目前正在推进的 一系列收入分配政策推高了工资水平,进而加大企业生产成本推高物价。

  另一方面,6月份PMI指数中回落最大的就是购进价格指数,说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已经传导到国内。但国际长期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给长期通 胀创造了条件。一旦前景明朗后,巨额国际货币资本还会向大宗商品市场涌流,输入型通胀压力长期看仍将十分严重。

  哈继铭:中长期来看,工资水平的上升可能对我国通胀构成一定压力。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逼近“刘易斯拐点”,制造业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时而出 现。眼前来看这尚未构成明显的通胀压力。但劳动力市场趋紧的方向是明确的,未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会更多蔓延到非制造业行业,我国对这部分产业的定价能力是 比较高的,工资上涨将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物价。

0
标签: 钱多 农产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