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不断增强期货市场全球定价话语权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在论坛上表示,要创造条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中国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其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不断增强期货市场的定价能力和话语权。逐步取得与我国经济规模相匹配的重要商品全球定价中心的地位。
他说,从期货市场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看,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始终紧密相连,植根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欧洲的工业革命使伦敦成为世界性的 原材料交易定价中心;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芝加哥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农产品定价中心;20世纪70年代后的经济 全球化和风险管理全球化,再次确立了北美和欧洲世界衍生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的地位。
“我国期货市场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建立并逐步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也逐步发挥了市场的 经济功能。但离有影响力的商品定价中心还有较大距离。目前,芝加哥、伦敦的定价中心的影响力是经历了上百年的努力形成的。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 建立了期货市场就取得了定价中心的地位,也不是上市了期货品种就有了定价话语权。只有当现货相关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受到各方广泛 认可,行业上下游(境内外)企业广泛参与,参与者能方便进出市场实现套期保值,期货价格作为行业定价的基准才能确立。也就是说只有当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 功能在国际国内得到广泛认可,并普遍采用其价格作为经济活动的参考,才能说形成了商品定价中心。”
他表示,定价中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推动才能实现。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期货市场服务经 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和矛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克服和解决,以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一方面,由地缘政治、利率、汇率和原材料价格等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导致国内各类经 济实体参与期货交易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又存在着大量的制约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法律政策障碍和体制机制矛盾,制约了企业的参与度和 期货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全社会对风险管理意义的认识,从更高的层面认识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创造条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 使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其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不断增强期货市场的定价能力和话语权。
他还表示,中国期货市场自身也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以个人散户为主,现货企业参与度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 以商品期货为主,金融期货刚刚起步;市场规则制度还存在一些制约功能发挥的不利因素;市场中介机构服务产业的能力还需加强;监管的效率和能力也还需要进一 步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