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个人结汇超过千亿美元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去年全年个人结汇规模高达1172亿美元,同比增长43%,监管部门已经对此表示关注。
“人民币升值这么厉害,很多投资者都把美元卖掉了。”FX168首席外汇分析师李骏并未对上述数字表示惊异。不过,一位监管人士表示,不能保证该数据不存在问题,要具体判断其中投机资金的规模比较困难,但监管部门已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
职工报酬和赡家款占五成
据了解,逾千亿美元的个人结汇资金中约一半为职工报酬和赡家款,意味着去年全年仅这两项流入外汇就高达约500亿美元。赡家款包含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转移项内,数据显示,2006年职工报酬和经常转移两项共流入资金312亿美元,而2007年上半年上述两项流入规模就接近200亿美元。
历史数据显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至2001年,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职工报酬流入资金逐年减少;2001年之后,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渐起,转为逐年递增,去年上半年职工报酬净流入就达17.2亿美元,接近2006年全年19.9亿美元的规模。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认为,该项目的大幅变动反映了国际资本以职工报酬的名义流入或流出。“这一部分资本流动主要目的是套利,一旦市场上有细微的风吹草动,它的流向将会立即逆转,从而使这一项目变得更加不稳定。”
他还认为,一般赡家款应该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成反比,但是这几年赡家款流入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迅速增加,这也反映了升值预期的作用。
除了职工报酬、赡家款等从境外流入的资金,个人结汇还有部分源自境内外汇存款或外汇现钞结汇。从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全年金融机构外汇储蓄存款减少140亿美元,即使全部结汇,也不足以解释余下500多亿美元的个人结汇。
丁志杰推测,外汇现钞结汇可能占个人结汇中相当大一部分。强势美元时期,境内个人持汇意愿强烈,甚至用美元“压箱底”,大量外汇现钞滞留民间。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美元步入弱势,为避免汇兑损失,个人纷纷选择结汇,而其中不乏黑市外汇现钞结汇。
银行审核存盲点
根据去年2月1日起实施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个人年度结汇总额为5万美元。不过在持汇意愿日益下降的情况下,要规避这一年度总额限制似乎并不难,手持一堆亲戚朋友的身份证明去银行结汇已不是新鲜事。《中国外汇》曾刊载文章指出,部分境外个人为逃避房地产外汇管理政策限制,通过借用他人年度结汇总额以实现分拆结汇,然后将所得人民币用于购买房产。
一位外汇研究人士称,部分境外个人为规避相关的审核或监管,将境外经营性资金借个人渠道汇入境内,其中不乏投机性资金。广州市商业银行一位工作人员认为,相对于通过贸易项下高报出口价格方式潜入的资金,通过个人渠道流入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小,背后多半是境外有一定投资能力的家庭或个人。“(境外)企业(汇)到(境内)个人相对卡得比较严,但(境外)个人(汇)到(境内)个人只要使用多个身份证,就很难管。”
他说,银行在审核各种证明文件的时候,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以职工报酬为例,需要提供完税证明、劳务协议等材料,但是这些往往由不同国家或地区出具,现行法规对于完税证明材料的有效形式并无明确规定,对伪造的材料银行的甄别能力也有限。张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