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紧铁矿石进口通道 百万吨红线受质疑

2010-04-03 16:15 739

 作秀还是作为 中国收紧铁矿石进口通道中钢协和五矿商会,终于联手对混乱的铁矿石进口秩序“开刀”。4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规范铁矿

 作秀还是作为 中国收紧铁矿石进口通道

中钢协和五矿商会,终于联手对混乱的铁矿石进口秩序“开刀”。

4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联合会议”上,两大协会明确表示:2009年从事进口铁矿石业务总量低于100万吨的进口商,将被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

在2009年6月介入调查铁矿石进口乱象之后,这是中钢协就“规范进口秩序”做出的第一个实质性举措。目前,国内共有112家企业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其中包括70家钢厂、42家贸易商。

对于在“2010年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处境愈发艰难的中国钢铁业来说,这也是最后一张底牌——收窄进口通道,集中采购话语权。

此前,煞费苦心游说各方接受“高涨幅”和“短期协议”的淡水河谷,最终在韩国浦项制铁有所斩获。4月2日当天,浦项制铁表示,已经“暂时”同意就4至6月份的铁矿石供货与巴西淡水河谷签订季度价格协议。

不过,中国钢铁业此番“亮剑”,到底威力几何,仍有待观察。

据本报记者了解,即便保有“进口资质”的红线从30万吨提升到100万吨,最终出局的进口商将不足10家,且皆为小型企业。

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甚至是一个进一步扩大铁矿石进口份额的机会。以宝钢为例,宝钢股份2009年年报显示,其当年消耗“铁矿石及成品矿”2974万吨,而这还不是其铁矿石进口量的全部。

闭门会议

此次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是中国钢铁业破解自身困境的一系列举措的延续。

此前,中国钢企曾集体上书国务院,要求有关部门放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包袱,实行铁矿石代理制,并称,实行铁矿石代理制,才是整顿中国混乱铁矿石贸易秩序的重中之重。

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两会”过后,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中钢协召集会议,开始着手整顿铁矿石贸易秩序,并开始清查港口铁矿石。“这次不再是泛泛整顿,多少会有实质性动作出来。”

4月2日上午的“闭门会议”,112家具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悉数到场。

一位参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会上,中钢协和五矿商会首先明确了关于铁矿石进口资质的审定标准规定,即,2009年从事进口铁矿石业务总量低于100万吨的进口商,将被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

其次,铁矿石进口严格执行一级代理制,保证铁矿石流向“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违反《钢铁行业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自律公约》者,将受到阶梯式处罚,直至被取消资质。

另外,协会方面还将建立铁矿石流向审核制度,对于一些进口劣质矿的合同,海关将不予以进口、备案。

中钢协还号召抵制三大矿山的“季度定价政策和无理的涨价要求”。

秘书长单尚华表示,中钢协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自存铁矿石,足以保证钢厂正常生产两个月,而且目前我国港口仍积存铁矿石7500万吨。与此同时,今年1、2月份,我国自产铁矿石生产量在铁矿石价格不断攀高的影响下同比增长18%。

“资质”之争

设置“100万吨”门槛,这是中钢协和五矿商会为整顿混乱的铁矿石市场,迈出的第一步。

按照此前标准,流通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上一年铁矿石进口数量在30万吨以上,即可申报进口资质。

过去数年中,因中国在铁矿石进口中长期存在“长协”和“现货”两个市场,其中巨大的价差空间,令手握资质的进口商可轻易从价格双轨制中获得巨额利润。而获得“资质”,则是其前提。

2005年,拥有进口资质的国内企业,一度高达500家之多,2006年已大幅削减至120家左右,进而收紧到112家。

不过,这一过程并非铁矿石采购话语权的增强,而是超额利润更向少数企业的集中。这些企业普遍以高达30-50%乃至更高的代理费,将铁矿石出售给没有进口资质的中小钢企。甚至在112家企业之下,又发展出更多二、三级代理公司,层层加价。

2009年初,国务院颁布《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明确要求“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并探索推行铁矿石代理制。即,无资质的钢厂从有资质的贸易商处购买铁矿石,其间只允许加收3%至5%的代理费。

当年2月,中钢协依此制定《自律公约》,要求各钢铁企业统一坚持以长期协议方式对进口铁矿石定量定价,进口量不得超过其自用量,中小钢铁企业通过委托代理方式进行铁矿石进口,但代理费不得超过5%。

当年10月,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国际钢协年会上表示,112家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生产企业和贸易商数量还是太多,工信部正和商务部要研究进一步缩减资质。

中国钢铁业主管部门希望,通过此举集中对外谈判的话语权,但这无疑也将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成效几何?

“100万吨”的新红线出炉后,一位业内人士马上提出了质疑:“虽然100万的量也不少,有五六船矿石。但是切掉几家小的进口商,对市场真正会起到什么整治作用呢?他们扰乱市场的能力,有大进口商们强吗?”

本报记者还注意到,此前在力拓案庭审中被爆出“向力拓员工行贿”的多家铁矿石进口企业,2009年的铁矿石进口量均远超100万吨。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很多实际进口铁矿石的企业,并不在中钢协和五矿商会管辖范围之内。

4月2日,上海一家专事冶金原料和钢材产品的贸易公司的负责人,对告诉本报记者称:“我们注册在境外,去年进口铁矿石400万吨”,“对钢协这个新的政策不便评价”。在该公司网站上,其客户群包括宝钢、沙钢、莱钢、昆钢、荣程钢铁等知名国内钢企。

而河南安阳某贸易商一位人士则表示,其2009年进口铁矿石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且一度“搞到”了长协矿。但这家企业并未出现在“资质名单”。“现在整个市场还是稳定上扬的,我们今年的进口量应该也还可以。至于政策方面的消息,我们静观其变。”

不过,资深钢铁专家戴国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协此举至少表明,其已开始重视对铁矿石需求的管理。“我认为,首先要关注现货市场,这是政府可以发力的地方。不要过多地去干涉长协价谈判,这是部分企业的事。”

“为什么矿价很高时,国内企业还是愿意出高价买?有三大原因:大国企的软预算约束,不追求利润,只求扩大市场份额,因此,某种程度上放大了需求;钢材市场高价,使民营企业觉得高价现货矿也可以挣钱;政府保增长,维持高投资,保持了对钢材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对矿石的需求。”戴国庆说。
0
标签: 铁矿石 进口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