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财务官:2010 钱与钱寻
2010-03-14 20:441044
根据《首席财务官》数周来对作为资金供需双方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界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变数”将是2010年的关键词。
近日有篇经济学寓言颇值得一读。
话说天庭搞市场化改革,各界神仙都要对自己的领域自负盈亏。四海龙王也不例外,他们根据各自的降水量获得收入,基本上每吨水赚1元。于是,四海龙王展开了自由竞争。但是人间很快感觉到了灾难——洪水泛滥。太上老君赶紧为玉帝支招:对四位龙王的发水量进行控制,以确保人间无忧。四海龙王各自领到指标:东海龙王每年发水量1亿吨,南海龙王每年发水量9000万吨,西海龙王每年发水量8000万吨,北海龙王每年发水量5000万吨。
来年春天,人间再次洪水泛滥,玉帝责问四海龙王:“为何如此放水?”四海龙王答:“我们都是按照您的指标放水的,但春季需水量特别大,所以我们就把主要指标集中用在春季了……”玉帝怒问:“那秋季冬季如果没水了怎么办?”四海龙王无奈道:“我们也要靠春季的发水量赚钱吃饭,到秋冬时再说秋冬的事,实在不成您再特批……”
联想到刚刚过去的一年国内接近10万亿元信贷总量的惊人记录,这则寓言自然可读出新的味道。
根据《首席财务官》数周来对作为资金供需双方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界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变数”将是2010年的关键词。作为本刊的传统,《首席财务官》杂志照例在新年开年之际广泛采访了CFO、商业银行、资本市场等权威研究机构以及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就年内资金供求态势进行了深入调研,力图对“钱与钱寻2010”(资金供求态势)的趋势性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前瞻性的预测,以供广大本土CFO参考。
去年12月7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定了调并勾勒了重点,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也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并且避免货币信贷在今年过快增长。
许多研究机构对今年的形势表示了充分的乐观。野村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政策没有大幅紧缩的话,2010年可能会成为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最好的年份之一,GDP增长强劲而且CPI通胀温和。采访中,很多经济学家表示,“在外需不可依赖的情况下,我们发现真的低估了国内的消费能力。”
很多受访的专家和CFO均认为,今年整体形势将呈现前松后紧,并在下半年有加息行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也有可能不加息,还要看汇率因素。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称,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若得以持续,世界经济在2010年将实现2.4%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相对乐观,预计2010年可实现约3%的增长。然而,当这场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看似即将过去的时候,国内对“后危机时代”这一提法质疑之声四起。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表示,危机远远没有过去,美国庞大的有毒资产没有得到处理,现在只是用各种手段把它掩盖起来,向后延迟,也许未来两三年会更加严重,何谈后危机时代。
如果说去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可能是最为困惑的一年。不同于去年致力于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今年经济政策重心将由一个方向演变为多个方向,用官方的语言表达就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等六个方面的转变”。而作为经济增长主体的企业也不得不在这个无主题变奏的大背景下勉力寻找近似准确的答案。
银行:走向非对称性放贷
攘外&安内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闭幕,今年货币政策目标也有了明确的指向: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货币政策也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的增长速度。
但业界专家普遍认为,今年的货币政策并不由中国单方面决定,尤其是美元利率接近零的水平,对国内货币政策产生了很大压力。鲁政委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将会“名松实紧”,“不许过多、不能太少”的精准调控,将是今年信贷的基本导向。
2008年11月,4万亿元刺激政策紧急出台的同时,央行于当月取消了信贷规模限制政策。随后信贷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据央行公布,2009年1~1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21万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9.46万亿元,同比增长29.74%,增幅比上年末高11.9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4.63%。
对于今年信贷走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跟去年将近10万亿元的信贷相比,今年贷款总量肯定会回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也对记者表示,今年工行信贷规模肯定会降。建行对本刊表示今年信贷投放大概在7000亿到7500亿之间,其中对公贷款新增投放4500亿左右,会有较大降幅。但是一位接近中国银行的人士对外透露,中行很重视今年的信贷工作,估计(信贷)规模不会减少。
“由于去年我们的放贷总量并不是特别高,所以今年我们的信贷投放会有一些增长的余地。”汇丰(中国)银行工商业务总经理贲圣林对记者如此表示。
众多受访的商业银行人士的共识是,今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将在7.5万亿元左右。
赵锡军认为,从今年的具体情况看,信贷需求也是不小的。“但需求能否实现可能会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
眼下备受关注的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缺口便是约束条件之一。
虽然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之前撰文指出,目前银监会对中小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对大型银行要求为11%。这等于间接否认了市场传言中的将提高资本充足率至13%。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及大宗商品董事总经理兼主席李晶对此比较乐观,即使将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0%~11%,内地银行都无须为此筹资。根据2009年第三季报的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1.63%、11.97%和12.57%,均超过11%的水准,“因此短期看新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不会对银行和银行股有太大的影响。尽管银行业可能明年在市场再融资,但新增资金有利于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提高盈利能力。”李晶如此表示。
但根据去年三季报,招行、浦发、深发展和华夏银行(11.30,-0.21,-1.82%)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6.61%、6.76%、5.2%和6.83%,均低于7%的监管要求。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密集地或在香港IPO或在内地资本市场再融资,所为何来也不言而喻。
也许今年对于国内银行而言,会面临规模扩张和资本缺口的两难境地。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博士后张晓英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账面上看是相当高的,然而单个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年初以来一直在下降。况且商业银行补充核心资本时过度依赖次级债,半数的次级债为银行互相持有,这其中蕴含的系统性风险是不言而喻的,整个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需要更加审慎的评估。
非对称放贷
针对今年信贷规模和货币政策走势调整走向,为“调结构”服务将是商业银行这一年的关键词。
2009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对于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国家已经明确为产能过剩的行业,以及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企业或项目,禁止通过新发公司债和股票等方式融资。
意见同时指出,金融业要保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合理的资金需求,抑制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向制药、环保等行业倾斜,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增长并支撑起经济的复苏。在张晓英看来,这表明继去年新增贷款出现巨额增长后,中国政府在避免过快削减贷款以支持经济增长和放缓信贷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之间取得平衡。
而在多重考核之下的商业银行方面则会根据国家政策,实行“有保有压”的贷款策略,这很可能使得商业银行强化“非对称性放贷”的行为,即在历年所有制非对称(重国资轻民资)和规模非对称(重大型企业轻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再出现行业非对称性放贷。建行对记者表示今年将在信贷投放重点集中在:十大振兴产业,中央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三农”及小企业。尤其会加大对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目标客户和项目的投放。而对三个类型企业减少投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不符合绿色信贷的企业;不符合建行风险偏好的企业。不过业内人士提醒,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很可能出现银行“疯抢”某一行业的情形。
抑制行业
房地产行业或轻微受抑
去年一年来的国资地产之凶猛令人印象深刻。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地王”排行榜不断被刷新。其中,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南京等10余城市频频出现“地王”,有的城市半年内“地王”两度易主。同时数据显示2009年1到10月,房价的上涨远超过销售面积的上涨。
去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会议强调“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据报道,12月18日住建部邀请600余名副市长进京,共商抑制房价政策。
时隔仅仅三天,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时,“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
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房地产开发商。受访者普遍认为,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的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价暴涨,但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
而且业内人士指出,“拿地首付不低于50%”实际只能造成垄断的进一步加深,最终的结果还是“国进民退”,财大气粗的国企又将是下一轮地价、房价井喷的推手。此举提高了门槛,对于部分中小开发商影响更大。
相比之下,信贷政策的收紧更能遏制房价的暴涨。然而对于供应链过长的房地产业,银行态度则表现的“比较暧昧”。
万通地产CFO云大俊表示,“现在国家是觉得房地产业有些过热,但是动作不会太大,我认为是适度收窄流动性,肯定不会像2007年那样打压房地产。”不过云大俊也表示,今年会比较谨慎,不会盲目扩张。
根据记者对京津两地多家房地产商的采访,受访者均表示今年银行可能会适度压缩投放。因此对地产行业CFO而言,今年的重任仍旧是确保资金充裕,扩展融资渠道。“我希望现有项目尽快回笼资金,对于国家所说的‘捂地’现象我们坚决不会做。毕竟现在房子已经在一个比较高位的状态。”云大俊还是持谨慎态度。
采访中,各家银行均未对2010年针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政策明确回应,只是表示明年房地产不会成为信贷支持的重点,但是房地产行业的并购贷款会是一个重点。招商银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张健表示,招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一直比较谨慎,房地产开发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一般控制在7%以内,相当于对公贷款的10%;而招行在目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整体上占10%左右,相对较低。
正在与皇家苏格兰银行进行最后整合的荷兰银行,今后将致力于公司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发展。与一般外资银行不同,荷兰银行更加关注大中型企业,其CFO支昀晔表示,“我们一直持比较谨慎发展的态度,一直没有房地产和钢铁等行业的客户,我们感觉在现今的条件下,它们的风险会比较高,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进行相关行业客户的拓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条件的民资地产也早早地做好了自力更生的准备。比如,万通地产已经在去年发行过一次债券,而在今年会继续进行增资扩股,并且已经申报。
局部投放产能过剩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季度的监测,24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
在“一行三会”发布的意见中,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六大过剩产业的资金需求审核趋于严格,禁止产能过剩行业通过新发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股票或增资扩股等方式融资;而且要求商业银行禁止对严重产能过剩的产业中的企业和项目盲目发放贷款。
受访银行纷纷表示将支持并严格遵守国家的这一政策规定。除了响应国家政策,严格对产能过剩行业放贷之外,银行也分享了另外的观点。业界专家表示,在几大行业的兼并重组中,主导重组的龙头企业未来将在融资、重组债务减免等方面得到大量支持。事实上,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曾经是盈利前景看好的行业,吸引了银行大量信贷资金张健告诉记者,“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并不是说一下子就关死、卡死,也不是说这些企业已经毫无需求,关键是需要整合,而对银行而言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贲圣林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目前汇丰(中国)银行在中国的客户集中在能源、钢铁、房地产和制造业四个领域。“其实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对我们来讲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的客户多为行业中的领先者,通过对这些龙头企业给予支持,可以加快提升他们的投资价值。”
以星航运是总部设在以色列的跨国企业,其CFO徐明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家的政策并不是特别鼓励航运,所以他正在和众多银行积极沟通,力求建立稳定长期的关系。“其实银行放贷与否,关键还是国家的政策起主导作用。”
对比之下,杭州鸿雁财务负责人张志华显得轻松很多。作为普天集团旗下的控股企业,虽然不是受抑制行业,但也并非鼓励行业。“我们并不怎么担心资金,首先去年普天集团已经进行了债券融资,其次我们在杭州也属于优质企业,和银行有较好的关系。”
受益行业
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毫无疑问是我国今后重点发展的行业。
受访银行均表示,服务业、新能源、节能减排等都将是今年重点关注的领域,加大投放力度,同时也是银行内部的结构调整。张健表示,“我们对今年总体是比较看好的,首先内需潜力其实是很大的,比如汽车消费等,目前国内经济主要是由外需走向内需,主要就是靠第三产业的拉动。”
招商银行是国内最早进行绿色信贷探索的商业银行,并在2007年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进行全方位的绿色金融行动;兴业银行是国内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赤道银行,两家银行均表示在今年将会在原本绿色的宗旨上进行更深的探索。
大亚湾核电财务有限公司CFO梁开卷对核电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最近几年,核电行业一直处于建设高峰,而且现在作为国家积极支持的发展领域,会得到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今年也将持续这一积极发展的态势。由于核电建设是发改委明确的八个重点投资方向之一,核电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不仅对节能减排有重大贡献,另外也有利于电源结构的优化,以及国内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
在哥本哈根会议和全球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环保产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市场人士预计,我国环保产业在今年将得到银行金融投资的格外青睐。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公开建议,商业银行可以从四方面开展与环保产业的合作,首先是推行绿色信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除尘、河湖整治等项目;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开拓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领域,比如为环保企业海内外公开发行上市、债券发行、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提供服务,可以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为环保企业提供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为环保项目提供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和境外项目保险等保险服务;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不断开发环保金融的创新产品,比如研究碳金融服务,支持中资企业参与国际清洁发展机制的交易;最后,商业银行应该主动加强与政府环保部门的合作,与国内外从事碳金融服务的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银企关系“简单化”
银企关系趋向紧密合作的“简单化”成为多家银行的一致观点。贲圣林表示,目前银企之间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可能更为趋向平实简单,“由于金融危机的关系,银行产品会更加趋向传统化。”对这一点,支昀晔深表赞同,目前荷兰银行正在致力于传统产品的发展,比如现金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这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我们有自己的信托公司和租赁公司,会推出很多银信产品。”支昀晔强调由于金融危机的教训,荷兰银行目前暂不推荐金融衍生产品。
被众多银行奉为优质客户的梁开卷从客户端的角度对此也表示认同,经历过经济危机之后,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可能会更趋于谨慎,企业方面在应用的时候也更加谨慎。但是对于近些年在国外有并购、投资业务的中广核集团而言,梁开卷还是希望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一些业务的创新,大力配合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以及满足投资理财方面的需求。
招商银行目前正在进行二次转型——围绕低资本消耗及较高的收益率,不断提高该行的风险定价能力以及非利差收入的比重。张健强调,此次转型既是为了招行赢得更为长久的发展优势,更多的是因为客户的需求。“我们一贯的优势是注重中小企业贷款,我们希望2010年中小企业融资比例在47%的基础之上保持增长。”据悉建设银行2009年12月末中小企业授信1.6万亿,占企业授信总额40%以上。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中国企业中99.99%是小微企业,民生银行将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让30万元到40万元的小商户享受到银行服务。目前该行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超过800亿元,平均利率上浮19.5%,不良贷款率仅为1.2%。
当然,行业和区域性的差异,也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按照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宁的判断,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中小企业并未太大的融资热情,“因为外贸还有恢复”。而贲圣林对此表示,其实很难一刀切。“我们的客户多为服装和玩具厂商,由于为终端客户,多为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反而受到的影响并不太大。”
不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起国资委将在中央企业范围内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目前,考核实施方案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之中。目前,国际上已有400多家知名企业应用EVA。此前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从而造成了企业盲目扩大规模,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EVA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和机制创造能力。资料显示,2008年自愿参加国资委EVA考核的企业共有93户。目前国资委尚未公布按照EVA考核后央企新的排名,但据国资委有关人士透露,至少有一半以上央企的EVA为负值,正处于规模扩张期的央企排名更是相对靠后。
不少现金流良好的CFO对本刊表示,年底到了,与之合作的银行争相要对其增加放贷额度,而实际上他们并不缺钱,接受贷款反而会增加资金管理的成本,但银行是不会轻易把钱贷给现在资金链紧张的企业的——出于安全的考虑。
因此,对央企进行EVA考核无疑会约束这些“吃钱大户”们看似无止境的融资需求,资金成本和使用效率也将破天荒地成为央企拿钱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的核心因素。商业银行的“追贷”行为也很可能会被央企CFO在资金管理成本和考核指标的双重压力之下直接拒绝,自然地这部分弹性释放的信贷额度是否能够流到亟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倒是今年“钱与钱寻”中颇具想像空间的话题。
当然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旧将是今年不能解决的问题。张晓英表示,“国进民退”的烙印牢牢地打在2009年的年历上,接下来的央企整合、结构调整将向纵深发展,相对弱势的中小民营企业仍无力抗拒,特别是资金链断裂所导致的“被崩溃”凸显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死穴。尽管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无论是各大银行的承诺、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民营银行的建立,都无法摆脱“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
同样是国家支持的绿色能源行业,惠德时代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FO向其成表示其公司根本无法得到银行的贷款,“‘锦上添花’才是他们乐于做的事情。”对这种观点张健表示了自己的看法,“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总量肯定是提上来了,这是毫无置疑的,但是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未调整好。”同时,张健坦承招行主要还是针对中型企业。对此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程厚博有自己的观点,“也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并不是商业银行的本职,相反应该是民间投资、天使投资人应该做的事情。”
资本市场:低调繁荣
创业板逐渐回归理性
历经长达10年的“动心忍性”之后,创业板终于在去年10月23日正式开板了。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经点评说,“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交易,目前尚有已发行待上市的公司14家,在审的企业161家,创业板实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09年,境内上市企业集中于深圳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两市场分别有54家和36家企业上市。但两个资本市场整体融资额相对较小,90家企业上市融资总额仅为境内融资总额的33.4%,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九家企业合计融资183.2亿美元,占比高达66.6%。
创业板的开启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但是开板至今,超募一直成为其最显著也是最受诟病的特点。
去年大多数新股的发行价格水平偏高可能成为天量融资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据统计,2009年沪深主板市场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45.5倍,而创业板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更是达到60.4倍。
高价发行直接导致了新股超募现象严重,而大多数上市公司则将超额募集到的资金用作还贷或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以创业板为例,36只已上市股票的平均超募比例达到129%,但仍有1/3的公司到目前还未提出超募资金的具体使用计划。
很多券商和本土VC/P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原本很看好创业板,并认为监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其表现却让人担忧不已。纪源资本合伙人卓福民甚至开玩笑地表示,“现在的创业板不是市盈率,是市梦率。”程厚博对记者表示,现在包括第二批企业,IPO后基本上就是100倍市盈率,真的很难理解,的确比较疯狂。“我认为这种疯狂的态势不会持续很久,现在总体上一共30多家,规模也比较小,每家募集的资金量也不太大,市场监管需要加强。”
IPO继续活跃
去年5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A股新股发行融资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2009年6月19日,桂林三金开始招股并准备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为距2008年9月关闭IPO通道后第一只在A股市场中发行的新股。
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境内创业板大幕正式拉开的背景下,去年中国企业上市持续回暖,企业的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较2008年同期出现大幅反弹,去年第四季度在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打包上市的带动下更是带来一波中国企业上市小高潮。
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在海外13个市场和境内三个市场上,2009年共有1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546.5亿美元;其中77家企业在境外九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203.17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在开闸五个月之内吸引99家企业上市,融资275.11亿美元。近期,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拟上市企业频频通过审核,陆续进行首发申购,凸显出境内市场日益高涨的上市热情。
在A股市场中停滞九个多月的新股发行融资功能,在去年下半年完全得以恢复。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报告中称,2010年沪市IPO融资额将比去年增加2倍以上,达到3800亿元。安永重点客户主管合伙人吴继龙指出,金融和地产业仍将是IPO融资主力。
去年,沪深两市和港交所的IPO融资额达全球总额46%,港交所以IPO总额2170亿港元荣膺全球“新股集资王”。不过,安永在统计各大投行筹备IPO的资料时发现,2009年排名第三的沪市今年IPO将十分活跃。吴继龙表示,中国今年IPO融资额将在全球遥遥领先。
此外,国际板也在积极备战2009年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紧接着5月,上海对外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两个中心”建设实施意见》,表示积极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建设,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上交所上市。上交所国际板的首盘将于今年花落汇丰控股,届时加上农业银行,两家将占去逾千亿元规模。
西南证券投资银行副总裁杨江权表示,IPO市场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复苏,但整体活跃度仍未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虽然对于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乐观,风险很大,但是对于资本市场还是有信心,存在机会。“很多等待上市的企业可能导致未来一两年IPO比较活跃。”
各大券商纷纷推出了2010年投资策略报告,多数券商对今年上证综指走势的预测表示了乐观态度,中信建投、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上海证券、中信证券等都认为今年上证综指要超过4000点,其中最为看好的券商是中信建投,看高到5000点。不过以2007年空前绝后的大牛市来看,今年的资本市场应当称之为“低调繁荣”,即股指未必有巨额涨幅,但平稳的IPO速度和呼之欲出的股指期货,都是一个走向健康的资本市场所乐见的。
摩根大通李晶认为,银行类股票(尤其是大银行股);资源类股票,如煤炭行业及拥有矿产资源的上市公司;防守性股票,如网上媒体;这些板块的股票表现在今年将值得期待。
同时,国内资本市场也将迎来天量融资,多家券商预测今年证券市场融资规模或近80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以股权融资的三大主要渠道IPO、增发、配股分别进行统计,目前已经确定的股权融资规模接近1100亿元。具体来看,截至去年12月7日,IPO方面,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公司共计72家,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528亿元;增发方面,31家上市公司的增发预案已过会但尚未实施,预计合计募资541亿元;配股方面,目前有四家上市公司预案已过会但未实施,据估募资将超过24亿元。
另外,伴随“超募”的特点,破发也成为去年A股的突出现象,中国中冶、民生银行都出现了破发现象。“破发也是高价发行的后果之一。”这在杨江权看来并无大碍,完全是市场自动调节的行为,有助于市场化定价的发展。
VC/PE:理性乐观
随着海外IPO市场稳步回升以及境内创业板的开启,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明显增加。2009年上市的176家中国企业中,77家企业具有创投或私募股权投资的支持。
坊间流传的部分申报创业板上市企业名录一览表显示,不少企业背后都有本土创投的身影,而外资创投则普遍缺席这场盛宴。
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丁宝玉则认为,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市,中国GP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例如对行业的了解、对整个中国证券市场的了解、有很强的人脉关系和资源等。
在创业板的带动下,本土募资、本土投资正成为今年投资的新特点。清科集团总裁倪正东表示,虽然人民币基金投资规模较小,数额大都为三五千万元人民币,但所投资的项目都具有高速成长性、短期内具备了上创业板的条件,所以虽然在规模上小于美元基金的投资,但盈利水平并不低,有的已经预期盈利两三千万元,甚至五千万元人民币。
程厚博认为,今年可能有更多的资金加入VC/PE行业,本土PE/VC行业加快赶超海外VC/PE 。“首先人民币基金募集的速度会加快,其次人民币基金投资的案例数目和整体的投资金额都会上升。但是我并不认为会迎来一个高峰。”在程厚博看来,2008年底经济形势最差的时候,反而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我们都是投长期的,并不怎么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红杉资本合伙人徐峥则相对看淡今年的“钱景”,认为和去年形势差不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这和国内本土VC/PE的普遍乐观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在关注的领域上,徐峥和程厚博的观点倒是“英雄所见略同”:围绕节能减排,关注新能源;伴随城镇化和国内人口特点,关注健康教育和消费品行业。
尽管创业板旨在为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但程厚博表示,像光伏、太阳能产业的附加材料行业已经基本上不能再投资了。
数据显示:36家VC/PE支持的境内上市企业中,20家企业落户创业板,这20家企业获得了33家VC/PE机构的支持。在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的高市盈率驱动下,VC/PE投资机构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这将刺激更多VC/PE支持的企业愿意选择在创业板上市。这意味着创业板或将逐步成为本土VC/PE退出的主渠道。
程厚博强调,这种竞争加剧的格局会使一些优秀的专业团队,不仅更关注Pre-IPO的企业,同时也会将业务向前延伸,更注重与企业共同成长。同时,程厚博也担心这将会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比如之前我们正在接洽一个项目,刚刚谈了一个星期,就被另外一家公司直接签下,而且没有做任何的尽职调查。在创业板刚刚破土的这两年可能会埋下一些问题,随着市场的慢慢反应,可能会在2011年或者2012年反映出来。”
CFO:风险仍需关注
在2009年收官之际,国内企业又掀起了一波海外并购的高潮。从备受关注的吉利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达成一致,到广东顺德日新收购智利特大铁矿,再到中国铁建与铜陵有色联合收购厄瓜多尔铜矿,并购数据一再被刷新。回首整个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创下历史纪录,交易金额或高出2008年3倍多。
招商银行张健预测,今年企业融资的需求可能很大一部分会来自并购预期。普华永道预计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将出现40%的涨幅。能源及资源行业的并购将继续主导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大型民营企业谋求获取技术专利和进入国外市场,其他行业的并购交易预计也将迅猛增长。
采访中,很多企业CFO都表示,经过经济危机的蛰伏,内功已经扎实,为今年的放手一搏做好了准备。据统计,很多企业已经在2009年完成融资工作,以备在2010年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去年8月,飞鹤乳业以30美元/股的价格,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定向增发210万普通股,融资6300万美元。当时飞鹤乳业CFO周嘉宏接受采访时表示,乳业将在2010年重现爆发性的增长,而他们需要事先做好准备。
同时作为“三聚氰胺”事件中最大受益者的三元乳业同样做好了准备,看准今年的发展形势。去年三元不仅收购了三鹿,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兼并,其CFO杨庆贵信心满满的对记者表示,资金不成问题,去年已经定向增发10亿元人民币,而且还将得到北京市的财政补贴。
但是,风险仍旧不可小觑。很多经济学家强调,除了国际环境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以外,国内政策的变化也将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支昀晔表示,其实经济危机也凸显了国内企业内控建设不健全,风险管理意识不到位的问题。作为公司的财务负责人,风险管理责无旁贷,CFO们更应该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这种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CFO的认同。徐明表示,现在的预期是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实现30%的恢复,但同时也做了最坏的打算。身处长三角经济区核心的张志华表达了自己较为悲观的态度,“我本人对今年就不是很乐观,风险还是很大。现在很多企业士气都非常好,但是作为财务,我在自己的述职报告中还是秉承了谨慎的观点,力求在公司层面做好预案。”
“经济虽然复苏,但是总体经济还是比较脆弱,今年的发展主要是由国家救市行为推动的,这样的政策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必然会有一个退出行为,到时有可能会引起经济的波动,另外随着经济的增长,政策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加息、信贷规模控制等等。”梁开卷表示自己会持续的关注,不敢懈怠。
相比之下,杨庆贵则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冬天都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首席财务官》杂志于年终岁尾发起的这次广泛调查与访问中,“钱与钱寻”这对奇妙的利益与矛盾交织的共同体,在充满对宏观政策很可能进退失据的群体性忧虑中,不失时机地展现出“自助者,人恒助之”的希望之光。
人物
拐点下的“冲刺”
文/张凤玲
十余年房地产景气周期中闲庭信步的中国家居行业骤然告别了多年相安无事的“春秋时代”,正式进入了残酷搏杀的“战国时代”。
2009年前四个月受经济危机影响,家居行业深陷空前低迷的泥潭之中。随着房地产市场在充沛的流动性下强势回暖,家居行业从五一长假营销小高潮,再到十一黄金周全面复苏,迎来了一轮迟到的救赎,也迎来了竞争格局的分水岭。
2月初,迪高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断裂倒闭,9月低,美国床品巨头席梦思(Simmons)屡屡告急而易主……在这一轮剧烈调整中,中国2000多家家居企业被淘汰出局,而绝大多数原因无外乎资金链断裂的典型财务问题。
相形之下,近来广告攻势猛烈的红星美凯龙却稳步创下了历史最佳业绩。
2月,红星美凯龙在宏观经济“极度深寒”之际,迎来了华平集团2亿美元的如期注入,同时与居然之家强强联手,促成家居业的“南北双雄会”;4月,正式签约大小S为品牌代言,号召全民“逛家居超市”;而国庆和中秋节的优惠团购活动,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专访了红星美凯龙CFO王霞,独家解读支撑这家连续三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30位的家居巨头逆势扩张的财务逻辑与资本策略。
弯道超车
2008年9月,由雷曼兄弟倒闭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最猛烈的海啸方式将杀伤力传递到了国内。多年不败的中国“黄金房市”迎来了罕见的价格暴挫,身为伴生性行业的家居行业亦受到巨大波及,其2000多家家居企业倒闭破产的“壮观”程度堪比出口市场一夜之间消失的珠三角制造业。而此前一直高速奔跑了10多年的家居市场突然掉头转向,使得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一度显得不知所措,而整个领域大规模整合的机遇也悄然出现。
“但2008年,红星美凯龙销售总额突破235亿元,甚至每个城市销售都是第一,顺利成为中国家居业的第一品牌。2009年,红星美凯龙除了销售、管理等不断提升外,全力开始向绿色环保家居商场方向转型,努力为消费者健康、环保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比如红星美凯龙授予大小S以绿色健康大使身份,传播家的文化。”王霞对红星美凯龙的模式创新能力非常自信。
事实上,红星美凯龙的壮大历程恰恰就是基于敏锐市场嗅觉下的运营模式的创新。
1982年,年仅16岁的车建新决定学手艺闯天下,并选择了一个最便宜的行业——木匠。手艺初成的车建新从挨家挨户揽活干起。渐渐的车建新发现这种方式效率低,于是找到一家家具店,给家具店提供家具。两年后积累了一定经验的车建新不在满足于只给家具店揽活,自己开了店,通过前店后厂的模式滚动发展,很快23岁的车建新就赚了人生的第一个50万元。几年里车建新不断发展分店,1994年成立了红星家具集团。然而快速的扩张使红星集团出现一定亏损,加上市场上的同质化竞争加剧,影响了其对市场的占领控制。
“与其对一个被破译了的低端模式恋恋不舍,倒不如重新定位,开拓一个高、精、专的模式。”家具低端内耗竞争大,家居卖场却存在空缺,于是车建新果断改变经营策略,24家店只留了五家。1996年红星美凯龙集团集中力量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开设红星美凯龙家居卖场。这一运营模式的转换再次走在了市场的前面,短短几年红星美凯龙便在全国攻城略地,赢得丰厚的利润。
如今面临家居行业的洗牌机会,红星美凯龙自然不会放弃。
“我和车总配合,他在前方观看形势,开拓市场,指挥方向,而我在后方保证所有人的粮食充沛,最后红星美凯龙占领市场,红星美凯龙成功的最大特点就是车总能够提前把握市场方向,使市场发生变化,同时也印证这种判断是正确的。比如2008年引入海外资本,而引入资本后市场才发生变化,刚好比市场变化早一步。”王霞对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的商业直觉钦佩不已。
在红星美凯龙卖场的品牌构成中,60%~70%是国内的一线品牌,20%是顶级品牌和奢侈品牌,10%~20%是有潜力的大众化品牌,而在这一年中,红星美凯龙在卖场调整和营销方面不断挥出重拳:以时尚为主题的轰炸式媒体宣传、“包机厂家采购”、推出“家居奥特莱斯”概念的高端产品、成立“鲁班会”、举办一波又一波的主题名品促销活动,成为家居圈里最为引人瞩目和议论的热点,“在这些调整和新营销手段的背后,红星美凯龙发生着一次质的蜕变。根据市场变化,我们会不断创新和研发新的业务模式,比如网络和科技成份的引入。”王霞认为在这个传统的行业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创新空间。
而红星美凯龙屡屡能够实现模式创新的成功,其团队强大的执行力也不容忽视。王霞举例说,“比如一个财务方面的预警机制,假设设定几个关键的财务指标底线,在有些公司没有及时地执行,预警机制最后也没有实质风险效果,而红星美凯龙就能没有任何借口地迅速执行下去。”
截至到记者截稿为止,红星美凯龙已经在全国39个城市成立了60家商场,总面积达到602万平方米,实力与规模位列国内家居流通业第一。数字的背后说明红星美凯龙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大幅提升,得到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
财务再造
“刚刚过去的一年,红星美凯龙的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算是初步建立。”2009年的仲冬,经历风雨沉浮的王霞准确地告诉记者。
王霞向记者描述2009年红星美凯龙的财务战略:“我们的财务战略是基于积极支持业务发展,重点推行风险管控,全面建立财务体系。”
“红星美凯龙之所以能够平稳渡过金融危机,到位的财务管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最主要是利用预算和分析手段,随时监控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业务调整、稳定收入、控制成本、提高盈利,将经济形势的影响降到最低点。事后来看,这一轮的管理措施还是非常经典和到位的。”在王霞看来,财务体系能够支持业务渡过危机的要义不仅仅在于资金生命线的保障,更重要的还在于前瞻性的风险管控能力。
“强调风险意识是红星美凯龙的核心优势之一,由于建立预算及风险防控体系,红星美凯龙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刚加入,带着期望,也顶着压力。当时惟一能做的就是沟通,沟通的目的在于把风险意识传递下去,让所有人保持警觉,同时也传递出乐观信号,让所有人树立起对红星美凯龙的信心,同时要注意把握好两者的度,否则会适得其反。”言及于此王霞仍然心有余悸。
目前,红星美凯龙对于新项目的风险管理程序主要是通过项目前期论证、现金流管理以及相关的预算和分析等手段对快速扩张所带来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比如项目的前期论证是由红星美凯龙的核心开发团队与华平投资者一起完成的,团队要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包括相关的投资分析、现金流分析以及运营分析等。而现金流管理主要是利用每周更新的滚动的跨越两年的现金流预测,随时捕捉资金流的供需变化,及时调整业务和现金流计划,同时我们也利用各种中短期的财务预算和预测来掌控年度投资规模并用以平衡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最后我们也利用一系列的财务分析手段来监控整个投资的过程和结果。”王霞相信这样的一个有机循环将大大提升整个组织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提升风险投资领域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仅是资金的保障,也是管理的提升,比如规范管理、风险控制以及整体的业务规划等等,这在华平与红星美凯龙的联姻中表现得非常清楚。”王霞感叹到。
当然,对这样一家老牌且传统的公司进行现代财务体系再造需要利用任何一个可资利用的平台。王霞发现在红星美凯龙的管理文化中,公司管理层经常通过日常工作以及各种内部会议或活动的机会与员工沟通公司的目标以及如何达到目标的手段,同时也利用红星美凯龙商学院的平台,通过培训的机会与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就可以使更多的员工和干部了解现代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显然,这对于财务理念的灌输同样有效。“这种不停地灌输,一方面是取得他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而另一方面,我可以把我的一些理念通过这个平台告诉全体员工,最后大家互相理解、包容、配合和支持。”如今王霞对员工进行的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灌输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红星美凯龙一路高速成长的同时,王霞不停地在组织内部强化对现金流的理解。“企业应把利润和现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资金的管理。这也是红星美凯龙高管和华平投资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一直被视为上市推手的王霞一语点出了华平资本派其进入红星美凯龙的另一个核心意图。
而这一点,恰恰是华平基金向红星美凯龙注入2亿美元之后,以外派CFO的方式对管理层结构所进行调整的初衷。从区区600元人民币起家的车建新,以在商海经营27年的圆融智慧,加之对商业游戏规则的尊重和理解,难能可贵地对王霞这位资方外派CFO给予了非凡的信任,并委以重任。“我和车总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下级的关系,更是业务上的合作伙伴,而且更多的参与了业务发展和决策,提供风险预警,帮助业务部门寻找和实现预定的业务目标。”
“其实这一年也是我的融合阶段,能顺利地完成工作目标,与自己的会计、财务、管理经验密不可分,更主要的是红星美凯龙团队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把我20多年的会计理念、管理经验、财务业务回馈给我的民族,能帮民族企业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是我这次回国工作的目标。”有着20多年海外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经验的王霞对提升本土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愿望溢于言表。
话说天庭搞市场化改革,各界神仙都要对自己的领域自负盈亏。四海龙王也不例外,他们根据各自的降水量获得收入,基本上每吨水赚1元。于是,四海龙王展开了自由竞争。但是人间很快感觉到了灾难——洪水泛滥。太上老君赶紧为玉帝支招:对四位龙王的发水量进行控制,以确保人间无忧。四海龙王各自领到指标:东海龙王每年发水量1亿吨,南海龙王每年发水量9000万吨,西海龙王每年发水量8000万吨,北海龙王每年发水量5000万吨。
来年春天,人间再次洪水泛滥,玉帝责问四海龙王:“为何如此放水?”四海龙王答:“我们都是按照您的指标放水的,但春季需水量特别大,所以我们就把主要指标集中用在春季了……”玉帝怒问:“那秋季冬季如果没水了怎么办?”四海龙王无奈道:“我们也要靠春季的发水量赚钱吃饭,到秋冬时再说秋冬的事,实在不成您再特批……”
联想到刚刚过去的一年国内接近10万亿元信贷总量的惊人记录,这则寓言自然可读出新的味道。
根据《首席财务官》数周来对作为资金供需双方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界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变数”将是2010年的关键词。作为本刊的传统,《首席财务官》杂志照例在新年开年之际广泛采访了CFO、商业银行、资本市场等权威研究机构以及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就年内资金供求态势进行了深入调研,力图对“钱与钱寻2010”(资金供求态势)的趋势性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前瞻性的预测,以供广大本土CFO参考。
去年12月7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定了调并勾勒了重点,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也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并且避免货币信贷在今年过快增长。
许多研究机构对今年的形势表示了充分的乐观。野村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政策没有大幅紧缩的话,2010年可能会成为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最好的年份之一,GDP增长强劲而且CPI通胀温和。采访中,很多经济学家表示,“在外需不可依赖的情况下,我们发现真的低估了国内的消费能力。”
很多受访的专家和CFO均认为,今年整体形势将呈现前松后紧,并在下半年有加息行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也有可能不加息,还要看汇率因素。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称,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若得以持续,世界经济在2010年将实现2.4%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相对乐观,预计2010年可实现约3%的增长。然而,当这场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看似即将过去的时候,国内对“后危机时代”这一提法质疑之声四起。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表示,危机远远没有过去,美国庞大的有毒资产没有得到处理,现在只是用各种手段把它掩盖起来,向后延迟,也许未来两三年会更加严重,何谈后危机时代。
如果说去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可能是最为困惑的一年。不同于去年致力于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今年经济政策重心将由一个方向演变为多个方向,用官方的语言表达就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等六个方面的转变”。而作为经济增长主体的企业也不得不在这个无主题变奏的大背景下勉力寻找近似准确的答案。
银行:走向非对称性放贷
攘外&安内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闭幕,今年货币政策目标也有了明确的指向: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货币政策也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的增长速度。
但业界专家普遍认为,今年的货币政策并不由中国单方面决定,尤其是美元利率接近零的水平,对国内货币政策产生了很大压力。鲁政委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将会“名松实紧”,“不许过多、不能太少”的精准调控,将是今年信贷的基本导向。
2008年11月,4万亿元刺激政策紧急出台的同时,央行于当月取消了信贷规模限制政策。随后信贷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据央行公布,2009年1~1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21万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9.46万亿元,同比增长29.74%,增幅比上年末高11.9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4.63%。
对于今年信贷走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跟去年将近10万亿元的信贷相比,今年贷款总量肯定会回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也对记者表示,今年工行信贷规模肯定会降。建行对本刊表示今年信贷投放大概在7000亿到7500亿之间,其中对公贷款新增投放4500亿左右,会有较大降幅。但是一位接近中国银行的人士对外透露,中行很重视今年的信贷工作,估计(信贷)规模不会减少。
“由于去年我们的放贷总量并不是特别高,所以今年我们的信贷投放会有一些增长的余地。”汇丰(中国)银行工商业务总经理贲圣林对记者如此表示。
众多受访的商业银行人士的共识是,今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将在7.5万亿元左右。
赵锡军认为,从今年的具体情况看,信贷需求也是不小的。“但需求能否实现可能会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
眼下备受关注的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缺口便是约束条件之一。
虽然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之前撰文指出,目前银监会对中小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对大型银行要求为11%。这等于间接否认了市场传言中的将提高资本充足率至13%。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及大宗商品董事总经理兼主席李晶对此比较乐观,即使将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0%~11%,内地银行都无须为此筹资。根据2009年第三季报的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1.63%、11.97%和12.57%,均超过11%的水准,“因此短期看新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不会对银行和银行股有太大的影响。尽管银行业可能明年在市场再融资,但新增资金有利于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提高盈利能力。”李晶如此表示。
但根据去年三季报,招行、浦发、深发展和华夏银行(11.30,-0.21,-1.82%)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6.61%、6.76%、5.2%和6.83%,均低于7%的监管要求。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密集地或在香港IPO或在内地资本市场再融资,所为何来也不言而喻。
也许今年对于国内银行而言,会面临规模扩张和资本缺口的两难境地。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博士后张晓英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账面上看是相当高的,然而单个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年初以来一直在下降。况且商业银行补充核心资本时过度依赖次级债,半数的次级债为银行互相持有,这其中蕴含的系统性风险是不言而喻的,整个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需要更加审慎的评估。
非对称放贷
针对今年信贷规模和货币政策走势调整走向,为“调结构”服务将是商业银行这一年的关键词。
2009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对于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国家已经明确为产能过剩的行业,以及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企业或项目,禁止通过新发公司债和股票等方式融资。
意见同时指出,金融业要保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合理的资金需求,抑制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向制药、环保等行业倾斜,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增长并支撑起经济的复苏。在张晓英看来,这表明继去年新增贷款出现巨额增长后,中国政府在避免过快削减贷款以支持经济增长和放缓信贷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之间取得平衡。
而在多重考核之下的商业银行方面则会根据国家政策,实行“有保有压”的贷款策略,这很可能使得商业银行强化“非对称性放贷”的行为,即在历年所有制非对称(重国资轻民资)和规模非对称(重大型企业轻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再出现行业非对称性放贷。建行对记者表示今年将在信贷投放重点集中在:十大振兴产业,中央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三农”及小企业。尤其会加大对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目标客户和项目的投放。而对三个类型企业减少投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不符合绿色信贷的企业;不符合建行风险偏好的企业。不过业内人士提醒,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很可能出现银行“疯抢”某一行业的情形。
抑制行业
房地产行业或轻微受抑
去年一年来的国资地产之凶猛令人印象深刻。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地王”排行榜不断被刷新。其中,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南京等10余城市频频出现“地王”,有的城市半年内“地王”两度易主。同时数据显示2009年1到10月,房价的上涨远超过销售面积的上涨。
去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会议强调“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据报道,12月18日住建部邀请600余名副市长进京,共商抑制房价政策。
时隔仅仅三天,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时,“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
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房地产开发商。受访者普遍认为,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的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价暴涨,但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
而且业内人士指出,“拿地首付不低于50%”实际只能造成垄断的进一步加深,最终的结果还是“国进民退”,财大气粗的国企又将是下一轮地价、房价井喷的推手。此举提高了门槛,对于部分中小开发商影响更大。
相比之下,信贷政策的收紧更能遏制房价的暴涨。然而对于供应链过长的房地产业,银行态度则表现的“比较暧昧”。
万通地产CFO云大俊表示,“现在国家是觉得房地产业有些过热,但是动作不会太大,我认为是适度收窄流动性,肯定不会像2007年那样打压房地产。”不过云大俊也表示,今年会比较谨慎,不会盲目扩张。
根据记者对京津两地多家房地产商的采访,受访者均表示今年银行可能会适度压缩投放。因此对地产行业CFO而言,今年的重任仍旧是确保资金充裕,扩展融资渠道。“我希望现有项目尽快回笼资金,对于国家所说的‘捂地’现象我们坚决不会做。毕竟现在房子已经在一个比较高位的状态。”云大俊还是持谨慎态度。
采访中,各家银行均未对2010年针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政策明确回应,只是表示明年房地产不会成为信贷支持的重点,但是房地产行业的并购贷款会是一个重点。招商银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张健表示,招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一直比较谨慎,房地产开发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一般控制在7%以内,相当于对公贷款的10%;而招行在目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整体上占10%左右,相对较低。
正在与皇家苏格兰银行进行最后整合的荷兰银行,今后将致力于公司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发展。与一般外资银行不同,荷兰银行更加关注大中型企业,其CFO支昀晔表示,“我们一直持比较谨慎发展的态度,一直没有房地产和钢铁等行业的客户,我们感觉在现今的条件下,它们的风险会比较高,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进行相关行业客户的拓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条件的民资地产也早早地做好了自力更生的准备。比如,万通地产已经在去年发行过一次债券,而在今年会继续进行增资扩股,并且已经申报。
局部投放产能过剩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季度的监测,24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
在“一行三会”发布的意见中,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六大过剩产业的资金需求审核趋于严格,禁止产能过剩行业通过新发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股票或增资扩股等方式融资;而且要求商业银行禁止对严重产能过剩的产业中的企业和项目盲目发放贷款。
受访银行纷纷表示将支持并严格遵守国家的这一政策规定。除了响应国家政策,严格对产能过剩行业放贷之外,银行也分享了另外的观点。业界专家表示,在几大行业的兼并重组中,主导重组的龙头企业未来将在融资、重组债务减免等方面得到大量支持。事实上,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曾经是盈利前景看好的行业,吸引了银行大量信贷资金张健告诉记者,“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并不是说一下子就关死、卡死,也不是说这些企业已经毫无需求,关键是需要整合,而对银行而言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贲圣林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目前汇丰(中国)银行在中国的客户集中在能源、钢铁、房地产和制造业四个领域。“其实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对我们来讲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的客户多为行业中的领先者,通过对这些龙头企业给予支持,可以加快提升他们的投资价值。”
以星航运是总部设在以色列的跨国企业,其CFO徐明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家的政策并不是特别鼓励航运,所以他正在和众多银行积极沟通,力求建立稳定长期的关系。“其实银行放贷与否,关键还是国家的政策起主导作用。”
对比之下,杭州鸿雁财务负责人张志华显得轻松很多。作为普天集团旗下的控股企业,虽然不是受抑制行业,但也并非鼓励行业。“我们并不怎么担心资金,首先去年普天集团已经进行了债券融资,其次我们在杭州也属于优质企业,和银行有较好的关系。”
受益行业
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毫无疑问是我国今后重点发展的行业。
受访银行均表示,服务业、新能源、节能减排等都将是今年重点关注的领域,加大投放力度,同时也是银行内部的结构调整。张健表示,“我们对今年总体是比较看好的,首先内需潜力其实是很大的,比如汽车消费等,目前国内经济主要是由外需走向内需,主要就是靠第三产业的拉动。”
招商银行是国内最早进行绿色信贷探索的商业银行,并在2007年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进行全方位的绿色金融行动;兴业银行是国内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赤道银行,两家银行均表示在今年将会在原本绿色的宗旨上进行更深的探索。
大亚湾核电财务有限公司CFO梁开卷对核电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最近几年,核电行业一直处于建设高峰,而且现在作为国家积极支持的发展领域,会得到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今年也将持续这一积极发展的态势。由于核电建设是发改委明确的八个重点投资方向之一,核电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不仅对节能减排有重大贡献,另外也有利于电源结构的优化,以及国内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
在哥本哈根会议和全球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环保产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市场人士预计,我国环保产业在今年将得到银行金融投资的格外青睐。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公开建议,商业银行可以从四方面开展与环保产业的合作,首先是推行绿色信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除尘、河湖整治等项目;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开拓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领域,比如为环保企业海内外公开发行上市、债券发行、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提供服务,可以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为环保企业提供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为环保项目提供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和境外项目保险等保险服务;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不断开发环保金融的创新产品,比如研究碳金融服务,支持中资企业参与国际清洁发展机制的交易;最后,商业银行应该主动加强与政府环保部门的合作,与国内外从事碳金融服务的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银企关系“简单化”
银企关系趋向紧密合作的“简单化”成为多家银行的一致观点。贲圣林表示,目前银企之间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可能更为趋向平实简单,“由于金融危机的关系,银行产品会更加趋向传统化。”对这一点,支昀晔深表赞同,目前荷兰银行正在致力于传统产品的发展,比如现金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这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我们有自己的信托公司和租赁公司,会推出很多银信产品。”支昀晔强调由于金融危机的教训,荷兰银行目前暂不推荐金融衍生产品。
被众多银行奉为优质客户的梁开卷从客户端的角度对此也表示认同,经历过经济危机之后,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可能会更趋于谨慎,企业方面在应用的时候也更加谨慎。但是对于近些年在国外有并购、投资业务的中广核集团而言,梁开卷还是希望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一些业务的创新,大力配合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以及满足投资理财方面的需求。
招商银行目前正在进行二次转型——围绕低资本消耗及较高的收益率,不断提高该行的风险定价能力以及非利差收入的比重。张健强调,此次转型既是为了招行赢得更为长久的发展优势,更多的是因为客户的需求。“我们一贯的优势是注重中小企业贷款,我们希望2010年中小企业融资比例在47%的基础之上保持增长。”据悉建设银行2009年12月末中小企业授信1.6万亿,占企业授信总额40%以上。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中国企业中99.99%是小微企业,民生银行将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让30万元到40万元的小商户享受到银行服务。目前该行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超过800亿元,平均利率上浮19.5%,不良贷款率仅为1.2%。
当然,行业和区域性的差异,也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按照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宁的判断,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中小企业并未太大的融资热情,“因为外贸还有恢复”。而贲圣林对此表示,其实很难一刀切。“我们的客户多为服装和玩具厂商,由于为终端客户,多为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反而受到的影响并不太大。”
不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起国资委将在中央企业范围内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目前,考核实施方案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之中。目前,国际上已有400多家知名企业应用EVA。此前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从而造成了企业盲目扩大规模,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EVA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和机制创造能力。资料显示,2008年自愿参加国资委EVA考核的企业共有93户。目前国资委尚未公布按照EVA考核后央企新的排名,但据国资委有关人士透露,至少有一半以上央企的EVA为负值,正处于规模扩张期的央企排名更是相对靠后。
不少现金流良好的CFO对本刊表示,年底到了,与之合作的银行争相要对其增加放贷额度,而实际上他们并不缺钱,接受贷款反而会增加资金管理的成本,但银行是不会轻易把钱贷给现在资金链紧张的企业的——出于安全的考虑。
因此,对央企进行EVA考核无疑会约束这些“吃钱大户”们看似无止境的融资需求,资金成本和使用效率也将破天荒地成为央企拿钱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的核心因素。商业银行的“追贷”行为也很可能会被央企CFO在资金管理成本和考核指标的双重压力之下直接拒绝,自然地这部分弹性释放的信贷额度是否能够流到亟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倒是今年“钱与钱寻”中颇具想像空间的话题。
当然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旧将是今年不能解决的问题。张晓英表示,“国进民退”的烙印牢牢地打在2009年的年历上,接下来的央企整合、结构调整将向纵深发展,相对弱势的中小民营企业仍无力抗拒,特别是资金链断裂所导致的“被崩溃”凸显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死穴。尽管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无论是各大银行的承诺、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民营银行的建立,都无法摆脱“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
同样是国家支持的绿色能源行业,惠德时代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FO向其成表示其公司根本无法得到银行的贷款,“‘锦上添花’才是他们乐于做的事情。”对这种观点张健表示了自己的看法,“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总量肯定是提上来了,这是毫无置疑的,但是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未调整好。”同时,张健坦承招行主要还是针对中型企业。对此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程厚博有自己的观点,“也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并不是商业银行的本职,相反应该是民间投资、天使投资人应该做的事情。”
资本市场:低调繁荣
创业板逐渐回归理性
历经长达10年的“动心忍性”之后,创业板终于在去年10月23日正式开板了。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经点评说,“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交易,目前尚有已发行待上市的公司14家,在审的企业161家,创业板实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09年,境内上市企业集中于深圳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两市场分别有54家和36家企业上市。但两个资本市场整体融资额相对较小,90家企业上市融资总额仅为境内融资总额的33.4%,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九家企业合计融资183.2亿美元,占比高达66.6%。
创业板的开启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但是开板至今,超募一直成为其最显著也是最受诟病的特点。
去年大多数新股的发行价格水平偏高可能成为天量融资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据统计,2009年沪深主板市场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45.5倍,而创业板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更是达到60.4倍。
高价发行直接导致了新股超募现象严重,而大多数上市公司则将超额募集到的资金用作还贷或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以创业板为例,36只已上市股票的平均超募比例达到129%,但仍有1/3的公司到目前还未提出超募资金的具体使用计划。
很多券商和本土VC/P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原本很看好创业板,并认为监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其表现却让人担忧不已。纪源资本合伙人卓福民甚至开玩笑地表示,“现在的创业板不是市盈率,是市梦率。”程厚博对记者表示,现在包括第二批企业,IPO后基本上就是100倍市盈率,真的很难理解,的确比较疯狂。“我认为这种疯狂的态势不会持续很久,现在总体上一共30多家,规模也比较小,每家募集的资金量也不太大,市场监管需要加强。”
IPO继续活跃
去年5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A股新股发行融资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2009年6月19日,桂林三金开始招股并准备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为距2008年9月关闭IPO通道后第一只在A股市场中发行的新股。
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境内创业板大幕正式拉开的背景下,去年中国企业上市持续回暖,企业的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较2008年同期出现大幅反弹,去年第四季度在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打包上市的带动下更是带来一波中国企业上市小高潮。
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在海外13个市场和境内三个市场上,2009年共有1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546.5亿美元;其中77家企业在境外九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203.17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在开闸五个月之内吸引99家企业上市,融资275.11亿美元。近期,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拟上市企业频频通过审核,陆续进行首发申购,凸显出境内市场日益高涨的上市热情。
在A股市场中停滞九个多月的新股发行融资功能,在去年下半年完全得以恢复。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报告中称,2010年沪市IPO融资额将比去年增加2倍以上,达到3800亿元。安永重点客户主管合伙人吴继龙指出,金融和地产业仍将是IPO融资主力。
去年,沪深两市和港交所的IPO融资额达全球总额46%,港交所以IPO总额2170亿港元荣膺全球“新股集资王”。不过,安永在统计各大投行筹备IPO的资料时发现,2009年排名第三的沪市今年IPO将十分活跃。吴继龙表示,中国今年IPO融资额将在全球遥遥领先。
此外,国际板也在积极备战2009年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紧接着5月,上海对外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两个中心”建设实施意见》,表示积极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建设,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上交所上市。上交所国际板的首盘将于今年花落汇丰控股,届时加上农业银行,两家将占去逾千亿元规模。
西南证券投资银行副总裁杨江权表示,IPO市场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复苏,但整体活跃度仍未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虽然对于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乐观,风险很大,但是对于资本市场还是有信心,存在机会。“很多等待上市的企业可能导致未来一两年IPO比较活跃。”
各大券商纷纷推出了2010年投资策略报告,多数券商对今年上证综指走势的预测表示了乐观态度,中信建投、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上海证券、中信证券等都认为今年上证综指要超过4000点,其中最为看好的券商是中信建投,看高到5000点。不过以2007年空前绝后的大牛市来看,今年的资本市场应当称之为“低调繁荣”,即股指未必有巨额涨幅,但平稳的IPO速度和呼之欲出的股指期货,都是一个走向健康的资本市场所乐见的。
摩根大通李晶认为,银行类股票(尤其是大银行股);资源类股票,如煤炭行业及拥有矿产资源的上市公司;防守性股票,如网上媒体;这些板块的股票表现在今年将值得期待。
同时,国内资本市场也将迎来天量融资,多家券商预测今年证券市场融资规模或近80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以股权融资的三大主要渠道IPO、增发、配股分别进行统计,目前已经确定的股权融资规模接近1100亿元。具体来看,截至去年12月7日,IPO方面,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公司共计72家,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528亿元;增发方面,31家上市公司的增发预案已过会但尚未实施,预计合计募资541亿元;配股方面,目前有四家上市公司预案已过会但未实施,据估募资将超过24亿元。
另外,伴随“超募”的特点,破发也成为去年A股的突出现象,中国中冶、民生银行都出现了破发现象。“破发也是高价发行的后果之一。”这在杨江权看来并无大碍,完全是市场自动调节的行为,有助于市场化定价的发展。
VC/PE:理性乐观
随着海外IPO市场稳步回升以及境内创业板的开启,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明显增加。2009年上市的176家中国企业中,77家企业具有创投或私募股权投资的支持。
坊间流传的部分申报创业板上市企业名录一览表显示,不少企业背后都有本土创投的身影,而外资创投则普遍缺席这场盛宴。
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丁宝玉则认为,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市,中国GP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例如对行业的了解、对整个中国证券市场的了解、有很强的人脉关系和资源等。
在创业板的带动下,本土募资、本土投资正成为今年投资的新特点。清科集团总裁倪正东表示,虽然人民币基金投资规模较小,数额大都为三五千万元人民币,但所投资的项目都具有高速成长性、短期内具备了上创业板的条件,所以虽然在规模上小于美元基金的投资,但盈利水平并不低,有的已经预期盈利两三千万元,甚至五千万元人民币。
程厚博认为,今年可能有更多的资金加入VC/PE行业,本土PE/VC行业加快赶超海外VC/PE 。“首先人民币基金募集的速度会加快,其次人民币基金投资的案例数目和整体的投资金额都会上升。但是我并不认为会迎来一个高峰。”在程厚博看来,2008年底经济形势最差的时候,反而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我们都是投长期的,并不怎么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红杉资本合伙人徐峥则相对看淡今年的“钱景”,认为和去年形势差不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这和国内本土VC/PE的普遍乐观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在关注的领域上,徐峥和程厚博的观点倒是“英雄所见略同”:围绕节能减排,关注新能源;伴随城镇化和国内人口特点,关注健康教育和消费品行业。
尽管创业板旨在为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但程厚博表示,像光伏、太阳能产业的附加材料行业已经基本上不能再投资了。
数据显示:36家VC/PE支持的境内上市企业中,20家企业落户创业板,这20家企业获得了33家VC/PE机构的支持。在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的高市盈率驱动下,VC/PE投资机构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这将刺激更多VC/PE支持的企业愿意选择在创业板上市。这意味着创业板或将逐步成为本土VC/PE退出的主渠道。
程厚博强调,这种竞争加剧的格局会使一些优秀的专业团队,不仅更关注Pre-IPO的企业,同时也会将业务向前延伸,更注重与企业共同成长。同时,程厚博也担心这将会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比如之前我们正在接洽一个项目,刚刚谈了一个星期,就被另外一家公司直接签下,而且没有做任何的尽职调查。在创业板刚刚破土的这两年可能会埋下一些问题,随着市场的慢慢反应,可能会在2011年或者2012年反映出来。”
CFO:风险仍需关注
在2009年收官之际,国内企业又掀起了一波海外并购的高潮。从备受关注的吉利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达成一致,到广东顺德日新收购智利特大铁矿,再到中国铁建与铜陵有色联合收购厄瓜多尔铜矿,并购数据一再被刷新。回首整个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创下历史纪录,交易金额或高出2008年3倍多。
招商银行张健预测,今年企业融资的需求可能很大一部分会来自并购预期。普华永道预计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将出现40%的涨幅。能源及资源行业的并购将继续主导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大型民营企业谋求获取技术专利和进入国外市场,其他行业的并购交易预计也将迅猛增长。
采访中,很多企业CFO都表示,经过经济危机的蛰伏,内功已经扎实,为今年的放手一搏做好了准备。据统计,很多企业已经在2009年完成融资工作,以备在2010年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去年8月,飞鹤乳业以30美元/股的价格,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定向增发210万普通股,融资6300万美元。当时飞鹤乳业CFO周嘉宏接受采访时表示,乳业将在2010年重现爆发性的增长,而他们需要事先做好准备。
同时作为“三聚氰胺”事件中最大受益者的三元乳业同样做好了准备,看准今年的发展形势。去年三元不仅收购了三鹿,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兼并,其CFO杨庆贵信心满满的对记者表示,资金不成问题,去年已经定向增发10亿元人民币,而且还将得到北京市的财政补贴。
但是,风险仍旧不可小觑。很多经济学家强调,除了国际环境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以外,国内政策的变化也将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支昀晔表示,其实经济危机也凸显了国内企业内控建设不健全,风险管理意识不到位的问题。作为公司的财务负责人,风险管理责无旁贷,CFO们更应该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这种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CFO的认同。徐明表示,现在的预期是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实现30%的恢复,但同时也做了最坏的打算。身处长三角经济区核心的张志华表达了自己较为悲观的态度,“我本人对今年就不是很乐观,风险还是很大。现在很多企业士气都非常好,但是作为财务,我在自己的述职报告中还是秉承了谨慎的观点,力求在公司层面做好预案。”
“经济虽然复苏,但是总体经济还是比较脆弱,今年的发展主要是由国家救市行为推动的,这样的政策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必然会有一个退出行为,到时有可能会引起经济的波动,另外随着经济的增长,政策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加息、信贷规模控制等等。”梁开卷表示自己会持续的关注,不敢懈怠。
相比之下,杨庆贵则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冬天都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首席财务官》杂志于年终岁尾发起的这次广泛调查与访问中,“钱与钱寻”这对奇妙的利益与矛盾交织的共同体,在充满对宏观政策很可能进退失据的群体性忧虑中,不失时机地展现出“自助者,人恒助之”的希望之光。
人物
拐点下的“冲刺”
文/张凤玲
十余年房地产景气周期中闲庭信步的中国家居行业骤然告别了多年相安无事的“春秋时代”,正式进入了残酷搏杀的“战国时代”。
2009年前四个月受经济危机影响,家居行业深陷空前低迷的泥潭之中。随着房地产市场在充沛的流动性下强势回暖,家居行业从五一长假营销小高潮,再到十一黄金周全面复苏,迎来了一轮迟到的救赎,也迎来了竞争格局的分水岭。
2月初,迪高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断裂倒闭,9月低,美国床品巨头席梦思(Simmons)屡屡告急而易主……在这一轮剧烈调整中,中国2000多家家居企业被淘汰出局,而绝大多数原因无外乎资金链断裂的典型财务问题。
相形之下,近来广告攻势猛烈的红星美凯龙却稳步创下了历史最佳业绩。
2月,红星美凯龙在宏观经济“极度深寒”之际,迎来了华平集团2亿美元的如期注入,同时与居然之家强强联手,促成家居业的“南北双雄会”;4月,正式签约大小S为品牌代言,号召全民“逛家居超市”;而国庆和中秋节的优惠团购活动,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专访了红星美凯龙CFO王霞,独家解读支撑这家连续三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30位的家居巨头逆势扩张的财务逻辑与资本策略。
弯道超车
2008年9月,由雷曼兄弟倒闭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最猛烈的海啸方式将杀伤力传递到了国内。多年不败的中国“黄金房市”迎来了罕见的价格暴挫,身为伴生性行业的家居行业亦受到巨大波及,其2000多家家居企业倒闭破产的“壮观”程度堪比出口市场一夜之间消失的珠三角制造业。而此前一直高速奔跑了10多年的家居市场突然掉头转向,使得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一度显得不知所措,而整个领域大规模整合的机遇也悄然出现。
“但2008年,红星美凯龙销售总额突破235亿元,甚至每个城市销售都是第一,顺利成为中国家居业的第一品牌。2009年,红星美凯龙除了销售、管理等不断提升外,全力开始向绿色环保家居商场方向转型,努力为消费者健康、环保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比如红星美凯龙授予大小S以绿色健康大使身份,传播家的文化。”王霞对红星美凯龙的模式创新能力非常自信。
事实上,红星美凯龙的壮大历程恰恰就是基于敏锐市场嗅觉下的运营模式的创新。
1982年,年仅16岁的车建新决定学手艺闯天下,并选择了一个最便宜的行业——木匠。手艺初成的车建新从挨家挨户揽活干起。渐渐的车建新发现这种方式效率低,于是找到一家家具店,给家具店提供家具。两年后积累了一定经验的车建新不在满足于只给家具店揽活,自己开了店,通过前店后厂的模式滚动发展,很快23岁的车建新就赚了人生的第一个50万元。几年里车建新不断发展分店,1994年成立了红星家具集团。然而快速的扩张使红星集团出现一定亏损,加上市场上的同质化竞争加剧,影响了其对市场的占领控制。
“与其对一个被破译了的低端模式恋恋不舍,倒不如重新定位,开拓一个高、精、专的模式。”家具低端内耗竞争大,家居卖场却存在空缺,于是车建新果断改变经营策略,24家店只留了五家。1996年红星美凯龙集团集中力量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开设红星美凯龙家居卖场。这一运营模式的转换再次走在了市场的前面,短短几年红星美凯龙便在全国攻城略地,赢得丰厚的利润。
如今面临家居行业的洗牌机会,红星美凯龙自然不会放弃。
“我和车总配合,他在前方观看形势,开拓市场,指挥方向,而我在后方保证所有人的粮食充沛,最后红星美凯龙占领市场,红星美凯龙成功的最大特点就是车总能够提前把握市场方向,使市场发生变化,同时也印证这种判断是正确的。比如2008年引入海外资本,而引入资本后市场才发生变化,刚好比市场变化早一步。”王霞对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的商业直觉钦佩不已。
在红星美凯龙卖场的品牌构成中,60%~70%是国内的一线品牌,20%是顶级品牌和奢侈品牌,10%~20%是有潜力的大众化品牌,而在这一年中,红星美凯龙在卖场调整和营销方面不断挥出重拳:以时尚为主题的轰炸式媒体宣传、“包机厂家采购”、推出“家居奥特莱斯”概念的高端产品、成立“鲁班会”、举办一波又一波的主题名品促销活动,成为家居圈里最为引人瞩目和议论的热点,“在这些调整和新营销手段的背后,红星美凯龙发生着一次质的蜕变。根据市场变化,我们会不断创新和研发新的业务模式,比如网络和科技成份的引入。”王霞认为在这个传统的行业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创新空间。
而红星美凯龙屡屡能够实现模式创新的成功,其团队强大的执行力也不容忽视。王霞举例说,“比如一个财务方面的预警机制,假设设定几个关键的财务指标底线,在有些公司没有及时地执行,预警机制最后也没有实质风险效果,而红星美凯龙就能没有任何借口地迅速执行下去。”
截至到记者截稿为止,红星美凯龙已经在全国39个城市成立了60家商场,总面积达到602万平方米,实力与规模位列国内家居流通业第一。数字的背后说明红星美凯龙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大幅提升,得到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
财务再造
“刚刚过去的一年,红星美凯龙的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算是初步建立。”2009年的仲冬,经历风雨沉浮的王霞准确地告诉记者。
王霞向记者描述2009年红星美凯龙的财务战略:“我们的财务战略是基于积极支持业务发展,重点推行风险管控,全面建立财务体系。”
“红星美凯龙之所以能够平稳渡过金融危机,到位的财务管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最主要是利用预算和分析手段,随时监控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业务调整、稳定收入、控制成本、提高盈利,将经济形势的影响降到最低点。事后来看,这一轮的管理措施还是非常经典和到位的。”在王霞看来,财务体系能够支持业务渡过危机的要义不仅仅在于资金生命线的保障,更重要的还在于前瞻性的风险管控能力。
“强调风险意识是红星美凯龙的核心优势之一,由于建立预算及风险防控体系,红星美凯龙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刚加入,带着期望,也顶着压力。当时惟一能做的就是沟通,沟通的目的在于把风险意识传递下去,让所有人保持警觉,同时也传递出乐观信号,让所有人树立起对红星美凯龙的信心,同时要注意把握好两者的度,否则会适得其反。”言及于此王霞仍然心有余悸。
目前,红星美凯龙对于新项目的风险管理程序主要是通过项目前期论证、现金流管理以及相关的预算和分析等手段对快速扩张所带来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比如项目的前期论证是由红星美凯龙的核心开发团队与华平投资者一起完成的,团队要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包括相关的投资分析、现金流分析以及运营分析等。而现金流管理主要是利用每周更新的滚动的跨越两年的现金流预测,随时捕捉资金流的供需变化,及时调整业务和现金流计划,同时我们也利用各种中短期的财务预算和预测来掌控年度投资规模并用以平衡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最后我们也利用一系列的财务分析手段来监控整个投资的过程和结果。”王霞相信这样的一个有机循环将大大提升整个组织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提升风险投资领域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仅是资金的保障,也是管理的提升,比如规范管理、风险控制以及整体的业务规划等等,这在华平与红星美凯龙的联姻中表现得非常清楚。”王霞感叹到。
当然,对这样一家老牌且传统的公司进行现代财务体系再造需要利用任何一个可资利用的平台。王霞发现在红星美凯龙的管理文化中,公司管理层经常通过日常工作以及各种内部会议或活动的机会与员工沟通公司的目标以及如何达到目标的手段,同时也利用红星美凯龙商学院的平台,通过培训的机会与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就可以使更多的员工和干部了解现代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显然,这对于财务理念的灌输同样有效。“这种不停地灌输,一方面是取得他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而另一方面,我可以把我的一些理念通过这个平台告诉全体员工,最后大家互相理解、包容、配合和支持。”如今王霞对员工进行的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灌输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红星美凯龙一路高速成长的同时,王霞不停地在组织内部强化对现金流的理解。“企业应把利润和现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资金的管理。这也是红星美凯龙高管和华平投资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一直被视为上市推手的王霞一语点出了华平资本派其进入红星美凯龙的另一个核心意图。
而这一点,恰恰是华平基金向红星美凯龙注入2亿美元之后,以外派CFO的方式对管理层结构所进行调整的初衷。从区区600元人民币起家的车建新,以在商海经营27年的圆融智慧,加之对商业游戏规则的尊重和理解,难能可贵地对王霞这位资方外派CFO给予了非凡的信任,并委以重任。“我和车总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下级的关系,更是业务上的合作伙伴,而且更多的参与了业务发展和决策,提供风险预警,帮助业务部门寻找和实现预定的业务目标。”
“其实这一年也是我的融合阶段,能顺利地完成工作目标,与自己的会计、财务、管理经验密不可分,更主要的是红星美凯龙团队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把我20多年的会计理念、管理经验、财务业务回馈给我的民族,能帮民族企业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是我这次回国工作的目标。”有着20多年海外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经验的王霞对提升本土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愿望溢于言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