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外贸目标或被低估?
2009-12-30 09:51281
商务部初步确定的十二五外贸目标从扩大总量转为注重质量,这一提法引起了各方学者的讨论。有些学者认为能完成这个目标已然不易,但也有观点称该目标偏低。
据本报记者了解,商务部已经初步确定“十二五”的外贸目标不再单纯追求总量的扩大,而是以质量为主,力求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其中到2015年,中国出口产品占世界的份额目标仅仅为10%,距离目前约1个百分点的距离。
对于这个目标,有学者认为偏低,但也有专家认为能实现上述目标已很不容易。
5年内仅仅增长1个百分点?
商务部初步确定,2015年中国出口产品占世界份额的比例为10%。这比起目前的情况来看,显得相对保守。
根据相关人士测算,2009年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维持在9%左右,预计全年出口同比降幅将为16.5%左右,进口降幅为15%左右。因此要实现未来“十二五”的目标,5年之内,中国的出口产品市场份额仅仅才增加一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认为,中国还剩下1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时间,受此影响,中国可以在20年内将出口份额的目标做到世界的20%,这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重接近,为此在2015年中国出口占全球的目标应做到15%。
“特别是中国暂时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这是中国成为贸易大国的基础。”他说。
据悉,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4.6%,出口占8.1%,日本人口只占世界的1.96%,出口占世界的4.9%,欧元区15国人口只占世界的5.3%,出口却到世界的34.8%。
不过,中国走发达国家的路子似乎难以行得通。因为中国出口在国际的份额越大,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更多。比如到今年11月初,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01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这是自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年度贸易调查首次突破一百余起的大关。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判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在世界贸易份额的不断上升,国际经贸摩擦将伴随我国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下一步企业应该转变发展方式。“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将伴随着贸易摩擦前行,并在应对贸易摩擦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发展壮大。”他在近期的企业竞争力论坛上说。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则公开称,2009年能完成保市场、保份额的任务实属不易。2010年的对外贸易目标任务转为“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这个要求并不低,原因是明年外贸形势会更复杂,任务会更艰巨。
特别是,全球经济形势仍不明朗,在各国的外贸都取得增长时,要保持市场份额,需要发展得更好。而如果全球贸易下降,则中国需要下降的幅度比别国更慢,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测算,尽管今年中国出口产品负增长,但在全球的出口市场份额是增加的。上半年,中国产品在美国、日本、欧洲三大市场的份额少则上升1.5个百分点,多的上升3个百分点。
保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
不过,尽管商务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保住国际出口市场份额的目标,下一步中国对国内市场到底如何把握,成为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目前的发展战略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在今年9月份对国内的跨国公司进行了一个调查发现,跨国公司在华的战略定位,首先看重的是中国国内的市场潜力,其次是良好的基础设施,第三才是低廉的劳动成本等。
这项调查发现,48%的跨国企业预备大力开拓中国市场,其中46%的日韩企业、54%的美国企业、51%的欧盟企业尤其重视开拓中国市场。
此外,所调查的企业中,46.8%的企业预备提高在华的技术水平,并42.5%的企业扩大在中国的制造业目标。不过,预备将中国作为制造业基地来扩大国际市场目标的比例并不大,只有32%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判断,过去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出口基地,是看中了中国的低成本优势,目前更多是把中国看成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每年GDP增长9%、10%,全世界没有一个大市场能够这么快的扩张。所以,跨国公司在华的战略在调整。”他说。
隆国强认为,中国产品在美、欧、日的市场份额已经到16%-22%,下一步有增长空间的只是发展中的一些新兴国家。这些国家,“对我们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的改善,对成套设备的出口和市场多元化都是非常重要和难得的机遇。”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则说,中国下一步要处理好内、外需的关系。过去依赖农民工的低成本外需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外贸的发展需要以能够实施价值链提升、富民兴贸、绿色贸易和和谐贸易新的战略构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