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莱坞:中印两国友好发展秘方
英文《中国日报》1月15日报道:最近,印度总理辛格的访华使得中印两国关系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英文《中国日报》印度籍评论员Debasish Roy Chowdhury从电影的角度看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发展,认为中印关系的发展和典型的印度宝莱坞电影桥段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恋、分离、和好,全文如下:
我在上海体验了印度电影《流浪者》的魅力。
一整天排得满满的参观行程让我有些吃不消。蹒跚着走进一间狭小的餐馆,热情的老板迎上来叽里呱啦的和我说着我听不懂的中文。当我从中听到“印度”两个字时,连忙点头。餐厅里其他食客发现我懂中文,齐刷刷的投来了肯定的目光,心中不免暗喜。在中国,类似的事情在我身上经常发生。
当老板发现我好像没听懂他意思的时候,他使出了杀手锏-和印度最后的一丝关联。他缓缓哼出了1951年出品的一部印度电影《流浪者》的主题曲。当时这部电影在中国非常红。
我一下呆住了。我读到过关于拉兹.卡布尔的事迹(《流浪者》的主角)。听说他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正如他在俄罗斯和罗马尼亚一样)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拉兹。整整一代中国人都会唱《流浪者》的主题曲。但是这件事还是给了我极大的冲击,让我亲身体验到宝莱坞的神奇力量。
印度每年的电影产量约为1,000部,几乎是好莱坞的10倍。其中,五分之一的作品出自以孟买为中心的印地语电影产业基地,或称之为宝莱坞。另外的五分之四是用印度其他语言拍摄的。
中印关系的发展和典型的宝莱坞电影桥段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恋、分离、和好。我突然有了个“疯狂”的想法,宝莱坞也许就是中印两国友好发展的秘方。有了这个秘方,中印两国就能像电影里男女主角一样,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让我在这里做个说明。
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对中国与印度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在冲突之前,印度对华的外交政策可以用一句标语来形容“印中是兄弟”。当时印度总理尼赫鲁认为良好的印中关系是他当政的一个很大筹码。
冲突的结果是印度对中国和一切与中国有关的东西彻底绝望。这种感情也波及到了印度的大众文化界。随后的几代人都在中国妖魔化的宝莱坞电影的影响下成长起来。
从那以后,印度的对华政策一落千丈,就像得了“中国恐惧症”一样。病情之严重,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当时的国防部长宣称,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防备中国,并把中国视为“头号敌人”。近期,印度左翼共产党威胁要阻止美国-印度的核武器协定,印度本国媒体一片哗然,认为印度左翼共产党此举是向中国示好,出卖自己的国家。
印度对中国的敌意如此之强,罪魁祸首是62年的冲突在人们心中留下的伤疤,以及在此之后印度最有力的媒体——电影对中国罪恶化的描写。
与印度情况皆然不同的是,大多数的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场“战争”。那些少部分知道的,也只认为这是个小规模的边界冲突,中国和印度都不应对此承担责任。
他们看到,听到的是这场冲突只是两国政界耍的小把戏。在中国的政界、文化界也丝毫感受不到印度对中国的敌视思想。
如果非要问中国对印度是什么样的感情,那就是对印度电影的无限痴迷。从印度引进的为数不多的电影如《流浪者》、《两亩地》都在中国风靡一时,甚至比在印度本国放映时效果还好。80年代的作品《大风车》在印度只是将将盈利,但在中国,人们如潮水般涌入影院,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奴里》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就认识一个中国人—我的夜班编辑,当时还是小伙子的他看完电影后感动不已。
在此之后,宝莱坞电影在中国刮起的风潮有所减退。不知是中国大众对印度传统载歌载舞式的电影情节失去了兴趣,还是中印两国的电影发行人合作不再紧密,还是综上两方面的原因所致。直到2002年,宝莱坞的另一部电影《印度往事》才在中国卷土重来。
在那之后,中国电视台播放了《宝莱坞生死恋》和《阿育王》两部影片。它们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引进的电视剧《奇迹》在中国也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影星艾西瓦娅•雷饰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时时刻刻牵动着中印观众的心。中国老百姓花大把的钞票去学宝莱坞电影里的印度式舞蹈。概括地说,虽然印度没花大力气去推销,但宝莱坞仍是印度销往中国最成功的出口品。
当然,印度总理辛格访华与中国领导人进行双边会谈时是不会谈到电影的。因为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要谈了,比如边境问题,比如双边贸易问题。电影和这两件事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但事实上,中印两国都可以从电影产业上得到很多。
中国每年引进20部外国电影,实行票房共享制。这20部电影中绝大多数来自好莱坞。如果赶上光景好,能有一部印度电影达上引进大片的快车。中印电影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没被开发。
2006年印度电影业在全球的收入是20亿美金。据普华永道的统计数字表明,在今后的五年内,此数字将涨到40亿美金。但在庞大的世界电影市场里,这只是沧海一粟。如果能敲开中国市场,印度电影的资金实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和印度还没有意识到两国潜在的巨大电影市场,但是好莱坞已经开始行动了。华纳兄弟准备在印度推出一部名叫《中国制造》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孟买厨师被误认为是功夫大师的故事。这也将是在宝莱坞与好莱坞之后世界第三大电影出品国--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印地语电影。
如果中国允许更多的印度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相对应的,中国电影进入印度市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样,中国电影将能面向一个更大,拥有13亿人口的市场开放,印度人民也不用再通过美国电影来了解中国。这为印度民众了解中国开辟了另一条渠道。
但是,电影对消减两国紧张的政治气氛到底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呢?一旦印度电影人意识到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他们就会把中国人的脸庞、情感、口味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正如《中国制造》一样。
以此发展下去,“中国恐惧症”的制造者将可能转变成促进中印和平的重要因素。到时候,看同一部电影的中印两国人民会同欢笑,同哭泣,同时恋爱或是“爱”上彼此。我敢打赌,到时候没有什么双边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了。
宝莱坞电影里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剧情:亲兄弟在出生时不幸分离、生长在完全不同的环境,最后得以相认。希望印中这对兄弟能像经典的宝莱坞电影情节一样在电影院观看同一部电影时发现了彼此的真的身份,最终得以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