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带头提价将引发国内钢价上涨风潮

杨烨 | 2009-12-14 09:27 579

  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市场需求旺盛两大因素的助推下,宝钢10日晚率先宣布将明年1月的产品集体提价,其主流产品调价幅度最高达600元/吨。有

  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市场需求旺盛两大因素的助推下,宝钢10日晚率先宣布将明年1月的产品集体提价,其主流产品调价幅度最高达600元/吨。有钢铁价格风向标之称的宝钢此番提价,或将拉动其他钢厂的跟随提价。

  作为谈判代表的宝钢,此次提价也让人联想到目前仍在预热阶段的铁矿石谈判,似乎暗示着钢厂希望借此来抵消谈判涨价带来的成本上涨。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提价无疑令本来处于劣势的中方在谈判中更加被动。此外,因为市场需求并不具备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后期钢材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宝钢提价缘何来势凶猛?

  在连续上调了几个月的钢价后,代表国内钢铁价格风向标的宝钢再次上调了明年1月份钢价,大部分钢铁产品价格上调人民币300至600元/吨。此次调价后,宝钢主要产品价格基本恢复到2009年高位,价格仅略低于9月份、10月份出厂价格。

  在此次调价中,主要品种冷轧板上调550元/吨;酸洗上调400元/吨;热镀锌板上调400元/吨;电镀锌板上调600元/吨,以宝钢给出的代表产品列表价格为例,涨幅分别为11.5%、9.1%、8.0%、9.1%;另外,彩涂板上调300元/吨;无取向硅钢上调600元/吨,代表产品涨幅分别约4.9%、10.6%;热轧产品上调300元/吨;中厚板上调50元/吨。

  国信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宝钢调价受下游销售推动作用明显。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前11个月国内汽车产销突破1200万辆,年内将稳超1300万辆,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而其车板正是宝钢的拳头产品,占据国内50%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40多家汽车厂稳定采购宝钢产品,车身应用比例逐年扩大,不少车型更100%采用宝钢汽车板。汽车销量无疑拉动了宝钢汽车板的销售,据了解,3季度商品坯材销量由1季度的498万吨回升至618万吨,尤其是汽车板等部分产品甚至供不应求。

  在11月份调价中,宝钢仅仅取消了前期对热轧、热轧酸洗、冷轧及热镀锌等产品优惠100-300元/吨的幅度。而武钢则选择了直接上调其主要产品价格,热轧卷板和冷轧上调300元/吨,线材普涨150元/吨,镀锌产品上调300-400元/吨。值得注意的是,比较宝钢最新价格与武钢12月份价格可以看出,冷轧和镀锌产品上宝钢不仅补涨了12月份与武钢的价格差距,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价格。

  “超出的价格,具有明显的提价示范效应。”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他预计,武钢马上也会再次上调其冷轧板和镀锌板的价格,新一轮的涨价风潮又将掀起,在这轮涨价风潮中,冷轧板、及高档板材的提价空间要高于建筑钢材的提价空间。记者从武钢相关人士处得到证实,武钢将于下周公布调价方案,其他钢企也将随后跟进涨价。

  上述调价消息同时拉动了钢材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上扬。11日钢材期货开盘高开高走,围绕平均线小幅上下波动,截至午间收盘,螺纹1005主力合约收于4371元,上涨77元,波动幅度逐渐趋缓。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12月11日国内主要城市热轧价格纷纷上涨,天津、上海上涨40元,广州和杭州上涨30元,北京上涨10元,冷轧方面,上海上涨40元,天津和武汉上涨50元。

钢价有无大幅上涨基础?

  徐向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钢作为龙头企业,其风向标的作用往往大于提价本身。一旦宝钢调价必然会带来其他钢厂的跟随性调价,从而拉动整个市场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又会成为一个信号,刺激钢厂加速进行生产。另一方面,钢材价格上涨还会引起钢材原料的价格上调。据了解,在焦煤价格上涨同时,本月初山西、山东焦化协会纷纷上调了当地焦炭指导价50元/吨,达到1750元/吨。

  “可以肯定,如果需求没有明显回暖,后期供需矛盾会更加严重,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一旦钢材价格下跌,钢厂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徐向春说。

  一位钢材贸易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担忧。他认为,如果加上宝钢12月取消的价格优惠,目前的市场价格与宝钢新出台的一月份出厂价格差距达500多元,1月份正处于市场淡季,市场需求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涨幅。徐向春表示,市场需求处于淡季,钢材产量一直居高不下,库存仍然处于高位,种种迹象都说明,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具备钢材价格大幅上升的条件,后期市场压力很大。

  “根据我们对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库存跟踪统计,从11月底到12月初钢材库存量增加近一倍,整体库存压力仍然很大。”徐向春表示。据最新检测数据,2009年12月11日上海地区板卷类主要仓库库存目前总量232.163万吨,较2009年12月4日统计增加4.451万吨。其中中板30.922万吨,减少0.199万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预计中国11月粗钢产量达4933万吨,日均产量为164万吨,略低于上月的166.3万吨水平。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粗钢产量达5175万吨,同比增长42.4%,前10月累计产量已逾4.7亿吨。

宝钢明显矛盾做法令谈判更加艰难

  原本应该顺利开启的铁矿石年度谈判,目前仍处于“预热”阶段。在鞍钢、武钢等国内钢厂跟随宝钢调价的同时,加剧了中方在谈判方面的劣势。徐向春表示,一方面钢材价格上涨将拉动铁矿石现货价格上涨,三大巨头将会以此为基础提高要价,另一方面,三大巨头还会以钢材价格上涨作为国内需求旺盛的有利证据,更加不会再谈判中有所让步。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必和必拓内部人士了解到,谈判一般在圣诞节前后就会有第一轮的接触。据了解,早前三大巨头曾表示要求铁矿石谈判涨价30%,此后受三大巨头缩紧供应量和操纵海运费上涨影响,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不断攀升,目前印度矿价格达到每吨104美元,接近八月份每吨110美元的高点。

  一位钢厂资深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实际上,因为对铁矿石有涨价的预期,钢厂通常会先期涨价,从而抵消后期铁矿石长协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成本。而宝钢一方面作为谈判代表进行谈判,一方面又会从企业运营角度上,通过上调钢材价格来降低企业风险,这种明显矛盾的做法往往令谈判更加艰难。

  徐向春告诉记者,钢厂提价已经成为阻碍铁矿石谈判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翻越以往的谈判记录,宝钢并不是第一次在铁矿石谈判时期上调价格,2007年11月20日宝钢股份公布2008年一季度价格调整政策,其中,热轧产品上调300元/吨,冷轧产品上调约200元/吨。而这次调价“恰逢”2008年谈判初期,从此以后的一年中,几乎每一季度都有一次价格上调。

  在国内钢材价格不断冲高的同时,铁矿石谈判也处于愈发被动的状态,2008年2月中方被迫接受日本新日铁与韩国浦项制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2008年铁矿石价格上涨65%率先达成协议。更为巧合的是,2008年2月25日宝钢公布二季度价格上涨方案,主要产品继续提价,大幅涨价甚至超过铁矿石成本的上涨,同时也为后期钢材市场崩盘、价格大幅下跌埋下隐患。

  “全球钢材生产增加、铁矿石需求回暖的情况下,三大巨头已经具备提价的基础。”徐向春说。他认为,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应该保持在一个平稳的价格状态下,才有利于中方进行谈判,如果过度进行预先涨价,只能令中方在谈判中更加被动,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局面很难改变。
 

0
标签: 宝钢 产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