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金趋紧 应力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2009-11-23 09:19 865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缓慢发展几年后,再次被银行业巨头们提上日程。在11月21日于北京举行的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中,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演讲中强调,目前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发展瓶颈,重提资产证券化,引发与会银行高管、专家的热烈讨论。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缓慢发展几年后,再次被银行业巨头们提上日程。在11月21日于北京举行的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中,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演讲中强调,目前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发展瓶颈,重提资产证券化,引发与会银行高管、专家的热烈讨论。

  2009年的亚洲银行业风云变幻。全球金融业在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救市行动之后,恢复迹象明显,但实体经济却受累颇深。过去一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振兴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在不少西方大银行需要政府巨额资金救助的同时,中国的银行却成了经济企稳回升主要的拉动力量。

  而经历了信贷暴增后的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银监会对于银行资本金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会否成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重新启动的契机?

  信贷激增以资本充足率下降为代价

  据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当日金融年会上分析,今年信贷增量的特征是“起落过大、前高后低”。3月份最高是1.89万亿,而10月份最低只有2500亿,这反映了今年的经济金融工作的复杂性。

  2009年以来,由于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迅速增加。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新增各项贷款高达7.72万亿元,月均增长超过万亿元。尽管下半年信贷开始收紧,但1-11月人民币新增贷款为8.9万亿元,远远超过往年的信贷数据。

  此外,虽然中国经济企稳复苏回升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但实体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刺激政策仍将持续,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可以预见的是,信贷增量还是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缓和增长。

  唐双宁认为,综合考虑GDP增速、货币增速、通胀预期、结构调整等因素,明年信贷增量应在7万亿-8万亿左右。目前市场普遍预测,今年信贷余额为40万亿左右,而信贷增量则在10万亿左右,比2008年高约5万亿。

  而银行信贷的快速增长,是以资本充足率下降作为代价的。杨凯生在演讲中指出,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正面临着重要考验。这是所谓“后危机时期”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据其估算,今年中期和今年年初银行间的资本水平相比较,大约下降了200个基点。

  杨凯生进一步分析,中国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以经济物资为主的市场,这就决定了银行的风险权利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会有一个持续地较快增长;另外中国资本市场仍处在发育过程中,而中国上市银行的体量又非常大,这使得中国的这些银行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连续地融资、连续地增资扩股。

  于是,当银行为补充资本而发行大量次级债时,由于在银行间相互持有的规模较大,进而增强了银行之间的债务关联性,这也增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正因为此,杨凯生认为,中国银行业下一步应该要解决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让银行资产可以进入二级市场流通,也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缘何停滞不前

  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银行信贷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始于2005年,建设银行和国开行分别进行了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2007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推广,规模不断扩大,并延伸到不良资产。去年10月31日,浙商银行宣布发行额度为6.96亿元的中小企业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从而成为我国首家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金融机构。

  但由于种种原因,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热衷,在市场上发行和交易都不活跃。而随着金融危机后各界对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增多,银监会叫停不良资产证券化。

  据市场人士介绍,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化将信贷资产转移出去收益率并不高,并且证券化费时费力还增加了成本。因此,相比直接持有信贷资产,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并不划算。

  而在发行环节,资产证券化涉及到多个部委,协调起来比较麻烦,并且有关部门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审批较为谨慎。同时,由于发行不稳定,资产支持证券在市场上并不是一个主流的产品,这也导致市场交易不活跃。

  在此次亚洲金融年会上,对于杨凯生提出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有与会人士指出,由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让全球金融体系度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因而在中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人们难免会存在忧虑。

  瑞福公司CEO、独立经济学家刘海影则认为这个疑虑并不成立。他认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并非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只是银行提高其杠杆率借以实现的方式:“没有这种方式,在金融业杠杆率必将上扬的大环境中,其他方式也将会被发明出来。”

  他甚至认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反而弱化了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程度:“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分类打包了贷款风险,并转移给全球各地不同投资者。在危机爆发后,养老基金、互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承担了部分损失,其他国家的政府投资者与金融投资者承担了部分损失。对比历史上其他房地产泡沫导致的经济崩溃,譬如日本和瑞士,本次美国经济衰退的程度十分浅。”

  但刘海影同时指出,如果证券化之后,信贷资产仍然由银行间相互持有,这对降低系统化风险并没有太大帮助。但如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举措,引进各种类型的投资者,令证券化之后的信贷资产可以流通到银行体系之外,随着中国金融深化过程的进行,这一问题将会减弱。

  对中国金融安全意义重大

  11月18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在北京表示,计划在明年推出资产支持票据(Asset-Backed Notes),而明年银行间市场的创新重点有三方面,除了资产支持票据外,还包括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证券化问题,以及债券私募发行。

  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商业银行系统在政府的指挥下总共释出8万亿新增人民币信贷,其中5万亿给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加上今年以来急速扩大的所谓“城投债”,地方政府负债总量恐怕已远远超过5万亿。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也公开表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几万亿贷款风险较大,不如证券化以后打包卖掉。

  刘海影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利于中国金融安全。

  刘海影进一步解释说,由于天量信贷大多数流入国企以及“铁公基”项目,一旦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或者微观经济效益降低,作为直接信贷停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就有可能直接演变为呆滞账或者坏账。在资本充足率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而证券化之后转移至银行系统之外,只会引发各类投资者的财产损失,而不是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而另一方面,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发育仍然不足,公司债数量有限,金融深度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数量规模巨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望培育出一个与国债市场相比较、具有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将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中国金融深化进程,而这个过程,也有助于银行提高自身金融体系风险管理的水平。

  而就在9月份,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与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透露,经历四年多的试点以及总结经验之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望进一步扩容,这或许预示着,中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将全面提速。

0
标签: 银行业 银行资本 信贷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印发 《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

2024-11-29 13:25
96840

《银行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发布

2024-11-26 15:37
95673

上海金融监管局发布2024年9月辖内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

2024-11-26 15:07
88985

调研报告:我国银行业普惠金融数据联通差成本较高

2024-11-24 11:50
268875

兴业银行成功举办“全兴动力 徽动全球” 国际业务及交易银行业务产品推介会

2024-11-08 15:59
49880

中银协报告:截至202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规模55.20万亿元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13.23%

2024-10-21 14:52
6084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