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2009-11-09 11:13810

现代农业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农业。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条件优势显着,但阻碍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也日渐突出。为此,黑龙江需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农业。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条件优势显着,但阻碍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也日渐突出。为此,黑龙江需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一、制约黑龙江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农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受自然、地理、资源、社会、科技、文化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及时化解与消除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目前,影响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近年来,由于受急功近利和片面追求产值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乱垦滥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巨大,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严重。三江平原由于大量垦荒,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肥沃的黑土层正逐年递减,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

  (二)物质装备水平偏低,农业综合发展受限。虽然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机械总动力居全国第一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农田有效灌溉率仅为27%,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连片农田被划小耕作单位,除黑龙江垦区外,在普通农区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失去了用武之地,农业生产所需机械趋于小型化。

  (三)农业结构不够优化,农产品加工能力弱。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虽然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忽视林、牧、渔业以及经济作物生产的倾向,但是,农业产业结构中还存在着一些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农业产值的商品率较低等。

  (四)农业科技贡献率低,科技推动力不够强。近几年,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了51.2%,但仍比发达国家低30多个百分点。一些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先进的适用技术和科研成果未能得到很好地推广与应用。

  (五)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农民获利空间狭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结果显示:在全省992万农业从业人员中,文盲占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9.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5%,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4%。农民素质偏低,只能从事简单的种植业劳作或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因而增收渠道十分狭窄。同时,目前我省每万名农业劳动力中仅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水平,不利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提高。

  (六)农业融资渠道不畅,持续投入能力下降。黑龙江省在全国属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2009年1~6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77.4亿元,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有48.41亿元,仅占总投资额的4.1%,投入不足,使农业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偏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金融服务层面上,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淡出农村市场的情况下,新兴的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发展缓慢。由于缺乏有效竞争,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低效率运行,无法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化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经营需要。

  二、加快黑龙江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选择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牢牢把握农业的区域性特点和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完善农业公共设施。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重点解决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田灌溉工程标准低、水土流失严重、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二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突出解决农村电压不稳和超负荷问题。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三是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切实加大对通乡、通村道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建设速度,加强道路建设质量监管。四是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努力发挥农业信息资源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加快农业机械普及,增强农业产出能力。一要调整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需要,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粮食作物机械与经济作物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各业生产所需机械的比例。二要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结构。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逐步发展经济作物、畜牧、水产、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机械化。三要优化机械化区域结构。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要在稳定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蔬菜生产、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机械化;粮食主产区以抓好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机械化薄弱环节为重点,推动整体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山区和林区地带重点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和林果产地加工机械化。

  (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健全农业经营体系。一是稳步增加粮食产量,努力提高农作物品质。要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继续实施优质种子、植物保护和粮食丰产科技等工程,推进粮食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二是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要以基地为依托,立足资源固有优势,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商品化率。四是努力开发和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要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独特而丰富的冰雪、森林、湿地、草原、边境游等旅游资源优势,深度开发具有浓郁“北大荒”特色的旅游项目。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一是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以农科院、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教学单位为龙头,组织力量重点研究和开发适合北方特点的农产品品种。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和技术示范活动,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与科技服务,在县、乡、村中广泛建立新品种和科研课题试验基地,加快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三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打造一支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由省、市、县、乡四级组成的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和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开发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540多万,充分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全面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除了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外,还应把农民培训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一要明确培训重点。要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为重点,通过培训,使其提高自主择业和创业的能力,并以此实现收入的稳定增长。二要完善培训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了解农民的科技需求和培训意愿,掌握培训信息,采取适当的培训方式,积极动员农民参加培训。三要构建培训保障。要把就业安置作为对培训机构考核的重要指标,想方设法提高受培训农民的就业率。

  (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发挥金融支持作用。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金融的支持。从黑龙江省现实情况来看,强大的金融资本的投入是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基础。一是逐步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放宽民营经济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条件,创设和重组一批县域小型金融机构,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村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二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简化小额贷款申报手续,扩大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范围和额度上限,合理约期,满足农民生产及加工、运输、经商等多方面的贷款需求。三是拓展信用贷款的功能,发挥“信用村”和“信用户”的示范作用,并进而发挥金融在推动农村诚信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四是创新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把信贷投放延伸到对粮食深加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链条上来,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投资的方向性、基础性引导作用。五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应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难题。六是在总结黑龙江垦区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成功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0
标签:周庆海 齐丽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