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外压 国产大豆价格何去何从?

梁勇 | 2009-11-03 16:37 665

  国产大豆减产,新年度大豆国家收储政策呼之欲出,农民惜售,部分收购主体过分乐观,产区大豆价格不断上涨,但市场成交却难以提量。是因为

  国产大豆减产,新年度大豆国家收储政策呼之欲出,农民惜售,部分收购主体过分乐观,产区大豆价格不断上涨,但市场成交却难以提量。是因为大豆价格仍过低,还是因为全球大豆供应压力制约?带着种种疑问,我们逐一来分析。

  国产大豆减产烘托价格上涨氛围

  国产大豆减产已成不争的事实。随着今年东北产区大豆的春旱、夏涝以及低温冷害天气的出现,大豆单产及产量已明显不如往年,加上种植面积的下滑,减产已得到官方的认可。成本增加,产量降低,这是今年新豆价格走高的内在因素。

  新的收储政策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已不如去年

  近期关于国家对新豆的收储政策传得沸沸扬扬,市场普遍预计在3740-3760元/吨左右,这个价格比2008年时的收购价格高于40-60元/吨。但是今年与去年的环境明显不同,2008年的大豆收储价格为3700元/吨,比当时市场价格3300-3400元/吨高出300-400元/吨。而今年市场大豆现货价格普遍在3700元/吨左右,与目前市场预计的国储收购价格相差仅有40-60元/吨,而且一旦今年的国储收购价公布出来,理论上讲,市场价格上涨的空间将直接受到限制。所以,从去年与今年收储政策对市场的作用来看,政策托市力度可能明显不如去年。

  补贴政策将缓解产区油厂原料短缺

  近日,国家发改委制定了流通政策,2008年至今收储的临储大豆195万吨,一次性补贴210元/吨给大豆加工企业进行压榨。从政策的实施进展来看,大豆加工企业对于这项政策非常愿意接受,因补贴后大豆成本低于市场价格,且质量要好于新豆。目前,各大豆加工企业大豆收购价大多在3640-3700元/吨左右,收购量非常差,部分企业面临停工的窘境,如果企业拿到这批大豆后,原料紧缺的状况将得到明显缓解,豆粕、豆油的供应量也将随之增加。

  美国大豆丰产压力短期仍需消化

  随着近期美国天气的转好,大豆产量创纪录的预期将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尽管目前大豆收割进度明显落后五年同期水平,但对产量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所以在11月份大豆供需报告中,产量的数据很可能要维持上月的水平,短期市场在供应压力之下,仍需进一步消化利空。另外,南美产区良好的天气条件令目前播种进度好往年同期,这加剧了全球2009/10年度大豆供需偏宽松的预期。

  综上所述,国家的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是利多的,但国际大豆供需环境、补贴政策的实施将限制大豆现货价格上涨的空间。在新年度收购价格正式公布后,现货价格很可能要承压回调,今年新豆价格维持高位窄区间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0
标签: 大豆 国产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