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调整就位 上海金融国资改革加速度

2009-10-19 10:32872

10月13日,上海市政府宣布成立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任组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蒋卓庆任副组长。首次颁布了《上海市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讨论稿)。办法规定,由上海市金融办受市国资委委托,对上海市金融企业国有股权和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刘兆琼

  日前,上海金融国资出现了一系列人事调整。

  原证监会稽查局二局副局长邵亚良将被调任上海国际集团第一副总;原上海国际集团副总杨德红将兼任爱建信托总经理;原作为股东方代表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傅帆任上海国际信托总经理……

  这些与近期上海市金融国资管理格局的调整紧密关联。

  “十一”后,一直曲折行进的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终于有了明确的领导牵头机构。

  10月13日,上海市政府宣布成立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任组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蒋卓庆任副组长。首次颁布了《上海市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讨论稿)。办法规定,由上海市金融办受市国资委委托,对上海市金融企业国有股权和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上海国有金融股权出资主体一直比较分散,上海市为加强对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统一领导,这个领导小组设置规格较高。而在具体执行层面,上海市国资委将委托上海市金融办对国家出资的市属金融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做大做强上海本地金融机构成为这次会议的主基调,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方向。这一方向虽然和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但是也有矛盾。”一位上海金融业高管表示。

  “金融国资改革”机构化

  自2002年开始的上海金融国资改革一直都在曲折中行进。从开始的以产业集团为基础创建金融控股集团,到以本地优质金融企业为核心创建金融控股集团,再到形成以投资管理为核心的金融控股;从2004年以券商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大规模被托管或注资,到2007年上海国资委重获这些金融机构控股权;从本地国有企业集团争夺金融机构股权,到将本地金融机构股权逐步集中,几乎每一次的金融国资改革都是踯躅前行。

  不过,10月13日,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的成立将更加明确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方向。

  屠光绍在会上提出,上海市金融国资需调整优化战略布局,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抓紧制定市国有金融资源整合重组规划,推进地方金融国资国企整合重组。

  未来,上海国际集团作为上海市着力培育的战略控制型金融投资集团,将充当上海金融国资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平台。而海通证券和太保集团在这次会议上,也提出了完整的战略规划,中国太保将逐步扩大投资领域,海通证券也将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将来成为政府扶持的金融控股集团。

  金融国资改革领导小组作为上海市属专门的领导机关,领导上海市金融改革的方向,而在今年8月份上海市就明确了上海市金融办具体履行出资人权力,这是第一次为“金融国资”设立专有出资人。

  金融办将承担制定上海市金融国资配置及布局调整规则,负责金融企业国有股权管理,审核金融企业重组改制、重大投资和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指导和监督金融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与金融企业国有股东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对金融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价制度等九项职能。

  事实上,今年以来金融办的权力就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有提议,将金融办进一步晋升为“金融局”。

  上海市金融办和金融工委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方星海任上海市金融办主任,同时兼任金融工委党委副书记;纪文冠任金融工委党委书记,同时兼任金融办副主任。上海本地金融机构高管的任命都由金融工委决定,并进行薪酬考核。

  对此,上海一家金融机构高管看法颇有不同,“这就是深圳会有马明哲和马蔚华这样的金融家的原因。因为深圳有机制、有激励,整体环境公平,而上海管得还是有点死。”

  做强本地金融机构

  伴随金融国资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作为上海明确的金融控股集团的上海国际集团也出现了一系列人事变动。

  “这是比较正常的人事调整,同时也体现了屠市长领导下的金融国资改革领导小组对金融控股集团建设的一些安排和设想。”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从总体布局上,上海国际集团将成为以投资管理为主的金融控股集团,并希望将爱建信托招至麾下,同时上海国际信托今后将更注重与基金相关的业务。

  作为占据先天优势的上海本地金融机构,近年来并没有因为坐拥国际金融中心的便利条件而表现卓越,业绩也并不突出。

  相比较之下,在金融中心的竞争中已经被上海甩开的深圳市反而出现了像招商、平安等大的金融控股机构,而且像中信证券这样的机构也被吸引过去。

  浦发银行和上海银行是上海本地的两家银行,上海的财政存款、企业年金、社保基金业务,以及上海本地大型国有企业的存、贷款业务基本都由这两家银行承接,但这两家银行在全国股份制银行的各项排名中均落后于招商银行。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源地之一,上海的金融企业也从早年间申银、君安雄霸天下的时代到目前在一些方面完全落在下风。而基金业大发展的这几年,上海本地基金公司规模仅华安刚过千亿。

  即使是在这几年的金融新业务拓展上,上海本地企业也没能打翻身仗,例如私募基金兴起、PE投资,相比较之下上海都未能领先。从目前全国范围的排名来看,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行业,上海本地金融机构几乎没有一家在各自领域的排名位列前茅。

  截至2008年底,上海地方金融国资总量约为700亿元,所属金融企业总资产已超过2.45万亿元。上海市属金融企业共16家,拥有35张金融牌照。

  未来上海将“培育若干家主业突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市属骨干金融企业”,所谓“若干家”骨干金融企业,囊括了上海国际集团、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太保集团、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金融机构。按照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要求,上述六大金融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定位已经基本明确。

  而依靠“行政划拨”形成的上海国际集团的“战略控制型”金融投资集团将成为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中“激活存量,吸引增量”的主要平台。然而“行政划拨”的上海国际集团与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的基调“市场化改革、开放性重组”如何做到不悖呢?

  改革如何支持金融中心建设

  “做大做强本地金融机构可以促进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市一家金融机构的人士担心,“但是金融中心建设最重要的是制度和环境,本地金融机构的强大对其他金融机构反倒有挤出效应,与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相左。”

  事实上,目前不少外地券商由于上海市区营业部竞争激烈,地段好的营业部都被本地券商分食,纷纷开始着眼于上海的周边地区,将营业部迁至上海周边富裕的郊区。而银行的营业网点非上海本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难有优势,只好选择减少设点。

  复旦大学金融系教授孙立坚撰文称,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应着重市场基础建设,上海应先着重发展银行间的债券和货币市场,早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需加强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服务,提供有效的风险规避手段。然后,再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建设和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开创良好的、集“人才、创新和制度文化”为一体的金融生态环境。

  “做强本地上海本地金融机构有利于树立行业的示范效应,但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该着眼于软环境和制度的建设,如交易所、银行间的转接联通、各类交易市场等。金融国资改革更应该着眼于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与金融中心建设相吻合,而不是单纯通过行政手段来保障。”上海金融界的一位高管这样认为。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重庆: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开发针对性融资产品,创新动产融资业务

2024-11-22 10:42
4767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

2024-11-13 11:33
60664

农业农村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智慧农业建设项目的融资支持

2024-10-31 14:46
74086

四川: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便捷融资

2024-10-30 11:32
62686

中国产业数字金融50人论坛CIDF50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量

2024-10-22 21:00
155661

中银协报告:截至202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规模55.20万亿元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13.23%

2024-10-21 14:52
6080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