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管”喜看祖国大变化

余荣华、吴志 | 2009-09-24 14:23 373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在福建莆田市秀屿村的刘清兴,这一辈子都在和船舶、港口打交道,见证了沉睡千年的秀屿港在新中国成立后翻天覆地的变化。

  9月24日凌晨,迎着海天间的一抹曙光,船管员刘清兴早早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和秀屿边防工作站警官林伟直奔福建省秀屿港台轮作业码头。15分钟后,一艘运载水产品的台湾运输船按时到港,边办理进港手续边卸货,船上的活鲜很快就被送往市区交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在福建莆田市秀屿村的刘清兴,这一辈子都在和船舶、港口打交道,见证了沉睡千年的秀屿港在新中国成立后翻天覆地的变化。

  搭上“海上高速公路”
  冷清码头变身现代大港

  “当时穷啊,海边的人除了讨海捕鱼的,就是在滩涂上种海带、养海蛎,到处找活干。” 刘清兴回忆说,今日秀屿港的许多港区那时是一片滩涂。当时只有一条2米来宽的泥土路,下雨天路况差的时候,连拖拉机都开不进去,“现在港口内是几十米宽的道路,明年就连铁轨都要直接铺进港口码头内。”

  说起秀屿港的历史,刘清兴如数家珍。他说,建国初到70年代,秀屿港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只有几处避风锚地,没有一座像样的码头,整个港冷冷清清的,荒无人烟。到了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秀屿港建起全省第一个盐运码头,但码头业务都要靠工人肩扛手提,一艘500吨的船,一百多个工人要通宵装卸。180斤一包的盐,就在码头工人们宽阔的背上被一包包地装上船,销往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工人们的劳动强度非常大,绳子套在肩膀上,不知要拉多少趟。

  如今,秀屿港从最原始的肩挑背扛,到现代化施工的巨型桥吊、升降机、叉车、输送带,原来上百号人几天干不完的活儿,用传送带、大吊车等新设备,几个工人很快就干完了。刘清兴骄傲的说,在口岸现场,莆田边防检查站检查员只需携带PDA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就能够在任何有无线网络覆盖的地点,对特殊需要的外籍船舶实施无线移动边防检查。

  他最想说的是,这里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通航。在中原化工码头、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到LNG十万吨专用码头,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车水马龙的码头运输、机器隆隆的生产车间,让人感觉到满港皆工地,无人不项目。

  大港口招来“金凤凰”
  农民渔民过上好日子

  回忆起往事,刘清兴感慨万分。改革开放前,海带、咸菜腌一直是一日三餐的主要副食品,大豆、蚕豆、花生米是过年改善伙食的奢侈品,平时的上好主食是地瓜片。最艰难时还吃野菜、薯糟糊、烂菜皮,有时把藏得发霉的地瓜干,用刷子把发霉的毛刷掉,冲洗干净再煮着吃。

  谈到如今沿海群众的生活,刘清兴激动不已。2004年,《港口法》正式颁布实施,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港口。各路资本闻风而动,随着一轮港口扩张热潮,秀屿码头周边重大项目呈星罗棋布之势:前期投资220亿元开发的石门澳临港工业园区;总投资约240亿元、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引进、接收、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投资额79.6亿元、我国首个国家级莆田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

  港口建设召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刘清兴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发以来的起伏:码头附近的老百姓钱袋日益鼓起来了,吃喝再也不用愁了,土房看不见了,许多村民还建起五六层楼的小别墅、牵起了“互联网”。刘清兴指着身边的老搭档、同是船管员的刘文通老人,乐呵呵说,他大儿子在轮渡开船,两个女儿在村里当教师,一家子月收入近万元,日子不知道多滋润。

  平时里,刘清兴和村干部聊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如何加强垃圾与污水处理,还有学校、礼堂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刘清兴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在晚年吃上了“定心丸”。

  两岸骨肉亲情融洽
  闽台贸易日益兴旺

  让老刘更为感慨的是,两岸过去是对峙的阵地,现在终于牵起手来了。去年秀屿港光是小额贸易台轮就来了108艘。

  福建莆田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与台湾隔海相望,每年有十多万台胞跨海朝圣。今年上半年,秀屿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共接待台胞共7.3万人次。连中央电视台的“同一首歌”节目都来这里办了两场。

  几十年过去了,刘清兴对台胞的亲情说也说不尽。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互惠互利。台轮从金门驶到秀屿,仅七八个小时,上午的渔产品,下午就在大陆市区摆上摊位了。现在,来港台胞最常挂在嘴说:“大陆发展很快,消费能力变高了,我们的水产品都不愁销路了!”而对于港区群众来说,为台轮装卸货物,2个小时每人能赚到七八十元,还可以卖些副食品、生活用品给台胞船员,附近老百姓都盼着天天能有台轮来靠。

  说到两岸一家亲,刘清兴高兴的仰天大笑。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去年12月开始,刘清兴协助秀屿边防工作站,深入摸排对台贸易公司的经营状况、盈亏情况、台胞生活情况等,着力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点,切实将大陆边防部门的服务保障工作转化为密切两岸人民关系的纽带。

  海峡两岸正是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老刘说,妈祖故乡不但拉近两岸的距离,而且融洽了海峡两岸人民的骨肉亲情。

0
标签: 港口 轮船 码头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发改委: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港口码头建设

2022-11-09 18:07
33685

注意:三大港口码头危险货物装卸有调整

2019-04-11 16:47
89311

马士基码头再扩容 购置240多台新设备

2024-06-11 11:09
29884

山东港口成立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

2023-10-19 14:13
82850

全国首单京津冀协同发展港口收费收益权ABS项目成功获批

2023-05-10 15:54
48045

京东全球购与宿迁市港口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3-04-23 10:57
11105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