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在不断提升,构建好的消费环境不仅是延长节假日,还需提高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

2024-03-04 09:45 2073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张怀水2023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压力下,中国经济仍然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张怀水 



2023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压力下,中国经济仍然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也就是说,2023年,我国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与此同时,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如何激发内需增长潜力成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良好开局。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


2024年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释放了怎样的信号?今年经济运行可能会有哪些新亮点?如何看待今年的外贸趋势?扩内需、促消费关键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围绕上述一系列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专访了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春节消费“龙抬头”后要让身子也起舞


NBD:2023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压力,我国GDP同比增长5.2%。对于去年经济运行的总体表现,您如何评价?


魏建国:去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2%的结果是来之不易的,在全球较大的经济体当中属于佼佼者。首先,这说明中国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有能力应对新冠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疲软,甚至是西方国家提出的“脱钩断链”。


其次,去年,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的表现,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毫不动摇抓实体经济、抓制造业、抓高新技术的路子是正确的。尤其在疫情之后,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


我认为中国工业水平有望在未来5至10年到达全球顶端位置,从而带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


第三,去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2%,说明中国应对疫情、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工具很多、办法很多,“十八般武艺”可以轮番上阵。比如,过去,我们主要依靠外贸拉动经济增长;如今,外需走弱背景下,我们依托内需和制造业。所以,中国在应对疫情、全球经济下行等不稳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工具多、办法多。

图片来源:Wind

图片来源:Wind

NBD:您曾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将“龙抬头”,理由是什么?今年,中国经济可能会有哪些亮点?


魏建国:今年是中国的龙年,龙是中国民间的吉祥之物。龙抬头,说明一开年,中国的经济就开始企稳回升。而更加重要的表现是,大家所看好的消费也迎来了开门红。春节消费的开门红,将使龙抬头更加有力。


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经济“龙抬头”以后,身子也要舞动起来。所以,我们期待,随着一揽子稳经济、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今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将企稳回升实现正增长。下半年,外贸进出口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尤其是吸引外资,今年以来,无论是外商投资的数量还是外商投资的规模都有所回升,相比于去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说明外商依然看好中国这片投资热土。


第三个亮点,今年,民营企业的信心会有所恢复,投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升。说明春节经济“龙抬头”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龙腾虎跃,让整个身体起舞,带动中国全年经济实现预期目标。我认为,2024年我国GDP增速有望达到6%左右。


中间品贸易占我国外贸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NBD:2023年,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外贸仍然实现了正增长。对于今年外贸趋势,您怎么看?


魏建国:我认为今年的外贸会呈现三个特点,第一,外贸进出口产品类型会呈现以高新技术为主体,中国整体的外贸产品从过去的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对全球市场所给予的外贸贡献率会大大提升。售卖的商品会逐步从地摊、超市进入专卖店。也就是说,中国的外贸会更加注重品牌和创新。


第二,跨境电商会成为一匹“黑马”,并且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它能把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生产的商品直接送入国际大市场。通过电商平台让企业了解国际大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应该出口哪些商品,应该进口哪些商品。


下一步,我国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工艺品、传统手绣剪纸等,都可以借助跨境电商进入国际大市场。所以,今年,我认为跨境电商会比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高出5—10个点的增长速度。未来,中国的外贸结构将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商三足鼎立的局面。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中国外贸将会进一步加大中间品贸易的占比。目前,中间品贸易进出口规模占整个外贸的比重大约在60%—70%之间。如果我们再扩大些,增加20—25个百分点,达到80%左右。那么,中国就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会尽快形成。

图片来源:Wind

图片来源:Wind


NBD:去年,“新三样”产品出口成为我国外贸新增长点。我国“新三样”产品为何备受国际市场青睐和认可?2024年,我国外贸出口会形成哪些新的增长点?


魏建国:中国的“新三样”产品之所以受到广大国外消费者欢迎,抓住了三个特点,第一,符合绿色经济的潮流。“新三样”产品中,无论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还是光伏,都是绿色产品。在国际能源紧张、极端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凡是绿色经济的产品都会被高看一眼,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抢占了先机。


第二,中国的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制造门类越来越齐全,导致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不断降低,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越来越明显。


第三,中国产品不仅价格低廉,符合大众消费的需求。而且有非常便捷的使用方式和高科技的含量,既便捷又高科技,不仅受高收入群体喜欢,也受中低收入群体的欢迎。


所以,我认为应当从中得到一些启示,首先,除了传统的“新三样”产品以外,能不能生产更多的制成品。比如高铁等交通工具;比如深海隧道的盾构机;比如航空航天,以及深海石油平台等。


所以,今年,我估计会在过去的“新三样”产品基础上,还有更多的“新三样”产品出现在我们的外贸订单上。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中国的高铁、飞机、盾构机等看到中国工业的发展。这些产品符合全球市场的需要,也会越来越促进中国外贸的发展。


制度型开放的红利首先要注入消费环境


NBD: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扩内需仍然是重头戏,并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消费和投资如何良性循环?围绕扩内需和促消费,您有哪些建议?


魏建国:今年春节消费的“开门红”,说明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没有降低,消费欲望没有降低。更加重要的是,整个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是在不断提升的。那么,我们的弱项是什么呢?当前,消费的弱项就是缺乏一个好的消费环境。构建好的消费环境不仅仅是把节假日延长,这仅仅只是一环,如何让好的消费环境惠及广大消费者?


那什么是消费环境?就是服务环境。所以,根本方法是加大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投资要更加针对我们的弱项来进行,要更多的去制造一些消费环境。比如加大新旧家用电器的以旧换新。比如推动家电下乡,让农村大集不仅有农副产品,还有家电、农用机械、插秧机等高技术产品。


想要让投资和消费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第一步棋是,把新的消费环境建设好。比如大家喜欢开着房车去旅行,但房车的供应、燃料的添加、停车等服务都还没有能跟上。再比如我们现在洗衣服,都是自己拿到洗衣店,洗好后再自己取回来。而国外不少地方都有上门服务。


所以,我们要在构建整个消费环境上下功夫,把制度型开放的红利首先注入我们的消费环境,打造好消费环境后,再去制造一些新的消费热点。


第二点,很重要的是,服务型绿色金融要跟上。当前,中国整个服务行业往绿色方向发展,商家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露天烧烤有污染,不让摆摊,让他们进入门市,要给予中小微企业更多资金贷款、抵押等方面的支持。绿色金融就是给市场主体“输血”,不仅输血,还要造血,才能带动就业,把整个服务环境建设好。让整个消费市场不仅受到消费者欢迎,还能拉动就业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才能真正做到消费和投资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鼓励企业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NBD:2023年,国办印发文件强调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和过去的出口转内销有什么区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与建设贸易强国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魏建国:内外贸一体化之所以提出来,并不是因为我们商品由于外销不行,转为内销。如果有这种理解的话,是对内外贸一体化的一种误解。


我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重点应当着眼于内外循环,是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一家中国企业,无论是国营还是民营,你的产品既能销往国内市场,也能销往国际市场,才能更高水平地对接经贸规则。


我们并不是因为生产单一的产品,出口出不去,所以降低了标准,然后返回到国内来卖。这是一种权宜之计,但也是被动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本质上是鼓励企业主动对接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开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既能在国内销售,也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其次,政策的出台对我们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必须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对标高标准的要求,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达到新的要求。比如碳排放、绿色经济,生产设备的能耗等。两个市场,通过外贸的先行先试,将这种标准和要求逐渐延伸到其他生产领域。


所以,我认为内外贸一体化,是通过让市场主体主动对接国际市场,倒逼国内市场改革,以国际市场的高标准作为准则,主动学习,虚心请教,然后发展我们的高科技,提升国内企业在整个国际产业链当中的地位。


NBD: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您认为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有哪些关键词?聚焦外贸和消费,您对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期待?


魏建国:我想,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提到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当前,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之所以没有发挥出来,主要是因为整个统一大市场还没有建成。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成的标准,我认为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体系要尽快形成。也就是不能各自为政,不能闭关自守,而是要以中国大市场为核心。如果说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台机器的话,各个地方就是齿轮,要同步转,不能反向转。


第二,要有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则,特别是统一大市场中各个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配备,实现最佳的配置。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现在已经扩大到云计算,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如何把这些要素能够转起来,动起来,并且实现最佳的配置,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个重点。


另外,我认为吸引外资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关键词。不仅从生活消费品,还要从生产消费品入手,借助于进口博览会的平台,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实现加大进口与吸引外资的结合,服务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的结合。


第三,今年,我国外贸处于关键期,我认为要把创新能力放在前面,也就是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满足内需,对外贸的发展同样十分重要,它会带动整个外贸的发展和物流成本的降低。


当前,我国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比重接近14%,而西方国家只有8%左右,物流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所以,新质生产力贯穿于各个领域,也会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一个核心词,更是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
标签: 国家统计局 拉动力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