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 | 踔厉奋发勇争先 笃行不怠启新程

2022-12-20 15:22 52060

因改革而生,与时代同行。三十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惊鸿一瞥,但对华夏银行来说,三十年的光阴却足以成就一段荡气回肠的奋斗岁月。三

因改革而生,与时代同行。

三十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惊鸿一瞥,但对华夏银行来说,三十年的光阴却足以成就一段荡气回肠的奋斗岁月。

三十年,华夏银行始终站在时代潮头,拥抱变革、锐意进取,小微贷款、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大放异彩,全行资产总额、贷款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是2000年的36倍、37倍、39倍、61倍,连续多年跻身全球银行1000强,且排名逐年上升。

灼灼韶华,风禾尽起。华夏银行扎根北京,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始终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民生发展,着力构建ESG理念下的新优势,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奋力书写“华夏担当”。


使命凝聚力量 争做新时代弄潮儿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1992年,顺应波澜壮阔的改革洪流,承载金融报国的使命担当,华夏银行应运而生。

1992年5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后不顾舟车劳顿到首钢看望战斗在一线的国企职工,在听取首钢改革工作汇报后,同意授予首钢资金融通权,筹建一家银行;随后,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同志到首钢现场办公亲自研究推动,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成立华夏银行;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亲临开业剪彩,并题词“办好华夏银行、搞活资金融通”。同一天,华夏银行在北京老山等三家储蓄所同时开门营业,迎接了首批2396位客户的到来。

华夏银行在北京成立,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是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深化改革的一部分,这也使华夏银行自成立伊始就刻有改革的基因。1995年3月,华夏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为我国《公司法》颁布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采用股份制形式的商业银行;1995年6月,设立第一家外埠分行——南京分行,成为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3年9月,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成为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2005年11月,在胡锦涛主席和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见证下,成功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德意志银行,在德国柏林签署《全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2006年6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2016年3月,首次发行优先股;2019年3月,成立华夏银行改革领导小组,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等7项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工作,推进华夏银行改革发展不断深化、持续前进。

道阻且长,行而不辍。经过三十年发展,华夏银行已经发展成为有特色、有质量、有竞争力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成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截至2022年6月末,其在全国122个地级以上城市设立了44家一级分行,78 家二级分行,营业网点总数1,001家,员工4.01万人,形成了“立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体系。在2022年7月公布的英国《银行家》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华夏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全球第46位,按资产规模排名全球第 59位。



WPS图片(1)1.jpeg

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按一级资本)情况


从1992年到2022年,华夏银行迎来而立之年。未来,华夏银行将继续投身经济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努力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把握发展定位 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金融行业的历史长河中,有的稍纵即逝,有的日渐没落,极少有银行在经历时光的淬炼后仍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华夏银行恰是其中之一。

长期稳健的业绩,是一家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这要求银行要有长期的战略眼光和定力,无论是顺周期还是逆周期,在业务发展上始终能坚持高质量、可持续的经营理念。对此,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深以为然,他表示,银行发展不仅要大,更要强;不仅要稳,更要优。

纵观华夏银行长期以来的经营情况,其实现了质量、效益、规模均衡协同下的强劲增长,在商业银行中取得了引领发展的靓丽业绩。首先,在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9月末,华夏银行总资产从2000年的998.33亿元扩张至3.84万亿元,近22年来增长超38倍。



WPS图片(1)2.jpeg

资产总额增长变化情况


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关键是信贷投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疫情以来,华夏银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力助企纾困,信贷增量稳中有升。截至2022年9月末,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2.23万亿元,较2000年的541.17亿元增长3896.83%。

在盈利方面,华夏银行营业收入由2000年的24.0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58.70亿元,增幅达3891.26%,距离千亿营收只有一步之遥;同期,该行净利润从2000年的3.84亿元增加至239.03亿元,21年增长超61倍。

数据高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公司金融综合化能力的提升和零售业务转型提速。在公司金融业务方面,坚持“商行+投行”转型方向,推进“行业+客户”营销体系建设,“做局部可闭环、可循环业务的主办行”;同时深入推动“3-3-1-1”战略,围绕“十四五”时期重点行业细分领域、龙头客户,盯紧“产业高端+高端产业”客群。此外,华夏银行着力加快交易银行发展,国内贸易业务、供应链业务稳步增长,跨境业务优势显现,对非利息收入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在零售金融业务方面,华夏银行升级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体系建设,发布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双品牌,建立成熟的营销组织推动机制,打通“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价值链协同的经营机制,构建全市场、全品类、全策略的开放式产品平台。据悉,截至2022年6月末,个人客户总数(不含信用卡)3,226.9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54%。其中私人银行客户21.3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7%。随着个人客户群体的不断壮大,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达9,999.6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1%。


坚守报国初心 勇担金融为民使命  

“三区、两线、多点”——这是华夏银行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的一张名片。依托星罗棋布的分行和网点,华夏银行探索出一条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

据了解,“三区”指的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分行,“两线、多点”则是京广线和京沪线沿线分行及其他重点区域分行。其中,“三区”分行的发展可谓“重点中的重点”,存贷款规模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华夏银行“三区”分行存款余额为1.39万亿元,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64.06%;“三区”贷款余额为1.4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28.07%。

在京津冀区域,华夏银行将“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作为目标,围绕首都重点企业与重大项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专精特新”贷、高新技术信用贷、制造业“年审制”贷款,积极助力首都科创企业发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牢牢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动能产业,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主动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项目建设,积极支持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联治,助力京津冀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雄安新区的设立标志着京津冀协同一体化步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此,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表示,华夏银行把支持雄安新区当成自己的事,迅速响应建设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诚如其所言,2017年8月15日,华夏银行安新支行正式开业,成为雄安新区成立后全国金融机构在此新设开业的第一家金融服务网点。此外,华夏银行还与雄安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设立了规模200亿元的雄安新区建设专项基金。

在长三角区域,华夏银行积极把握产业创新机遇,为科技创新企业向上生长提供金融动能,建立专项推进机制,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解决“专精特新”客户轻资产、缺少有效押品的融资难题。以“行业+客户”为重点服务客群,丰富产品组合。在承销、撮合、资本市场等重点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商行+投行”综合化发展模式;以绿色发展项目为依托,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助力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在粤港澳区域,华夏银行加速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大湾区分行与境外分行深度合作。贸易金融轻型化、零售金融专业化、金融市场差异化、金融科技数字化发展取得成效,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加大。海口分行发挥贸易自由便利和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的政策优势,不断提升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综合服务能力。广州、深圳分行投资银行业务、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大幅增长。香港分行积极发挥境外平台作用,与境内分行协作开展多笔联动业务合作,业务发展取得创新突破。

华夏银行表示:“三区发展战略是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践举措。按照集中资源、重点发展的思路,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推动机制与产品创新,实行差异化管理,‘三区’分行发展进入‘快车道’。”


践行ESG理念 擦亮绿色金融名片

随着可持续发展重要性日益显现,ESG方面的表现,成为资本市场评判上市公司的标准之一。企业发展ESG指标,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华夏银行于2021年提出全新品牌口号“可持续·更美好”,寄寓着华夏银行与个人、企业、政府、国际组织等利益相关方协同奋进,共同创造更美好未来的使命愿景。

作为ESG转型的先行者,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于2019年3月便加入联合国环境署“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是我国第一家加入该原则的银行资产管理机构。同年9月,华夏银行成为国内首批签署联合国环境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三家商业银行之一,将ESG理念纳入投融资业务核心策略。

据了解,基于国际通行的7大ESG实施方法,华夏银行创设了我国首只ESG主题理财产品,由此拉开了国内银行理财发行该主题产品的序幕。经过3年多的创新实践和持续摸索,华夏银行理财业务现已完成了全面ESG融合工作。2021年,华夏理财ESG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规模超260亿元。

面对气候变化的冲击,华夏银行作为绿色金融的积极践行者,于2022年4月发布了首份独立环境气候信息披露报告,这是北京市属金融机构中首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同时满足中国人民银行和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披露要求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与此同时,华夏银行还积极探索创新碳金融服务,推出碳金融系列产品,以金融力量支持碳市场蓬勃发展。2022年7月15日,华夏银行武汉分行与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结算银行资金结算业务合作协议”,标志着华夏银行将正式成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主要结算银行之一。2021年12月,华夏银行杭州分行落地了全行首笔碳排放配额抵押贷款,以某热电公司持有的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为抵押,为企业发放1.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将企业碳配额资产转化为绿色低碳发展资金。

自2008年与世界银行和法国银行开发署合作后,华夏银行已深耕绿色金融领域超过14年。如今,其已建立了涵盖绿色贷款、绿色票据、绿色投资、绿色租赁、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绿色理财、绿色基金等集团化、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了强化国际合作、注重产融结合、创新服务模式的业务特色。截至2022年6月末,华夏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3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45%,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号角已经吹响,新征程已经起航。下一个三十年,搭乘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守正创新的华夏银行必将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劈波斩浪,驶向更加壮阔的伟岸。


1
标签: 华夏银行 启新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