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银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智能化线上化为重点、以多产品组合为基础、以开放创新为方向”打造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触达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作为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金融活动,供应链金融是促进产业链条协同发展,降低整个产业交易成本,助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抓手,也是数字化时代金融机构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路径。目前,在政策和科技的加持下,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呈现百家齐放却又别具一格的局面。例如,中国银行于2021年9月发布新一代供应链金融品牌“中银智链”,据了解,“中银智链”是一个可拓展、可延伸的品牌系列,依托全新智能化环球交易银行平台(iGTB),可为客户提供多渠道接入、多场景嵌出的交互渠道;覆盖从B端到C端的全产业链延伸的产品体系;融合中银集团综合化金融资源的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以及与更多市场主体共同搭建打造的开放式、无边界的全景生态圈,体现了中国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深厚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引领创新的能力。“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形态,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其从产业链整体出发,通过场景式、嵌入式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注入金融活水,快速响应产业链各节点企业的金融需求,提升产业链竞争性,促进链条各参与主体的健康发展,成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产业升级,特别是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金融模式。”谈及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肩负的使命,中国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王晓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如此说道。打造“一体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和关键领域近年来,中国银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智能化线上化为重点、以多产品组合为基础、以开放创新为方向”打造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触达的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一是产品服务向多维度扩展。中国银行依托境内外、本外币、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基于国内供应链、跨境供应链、全球供应链的多链条金融解决方案,支持产业链各参与主体高效获取融资等金融服务。二是产品服务向上下游延伸。中国银行已形成围绕核心企业各类结算及交易场景,涵盖“票、证、融、贷” 等各类金融工具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可为客户提供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备货、装运到最终销售在内的全产业链、全流程融资方案,有效解决客户应收、应付、存货等各类融资需求,改善现金流,优化财务报表。三是产品服务向定制化设计。中国银行围绕建筑施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等行业交易模式特点和金融需求,于2021年对外发布 “中银智链·建筑链、装备链、医药链、汽车链”四大行业子链,综合运用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为相关行业提供覆盖全产业链企业的定制化金融服务,并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同时,在助力中国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银行通过构建“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大大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王晓表示,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中,中国银行着力两个重要方向:一是聚焦产业链运转中的金融需求,加大对国家战略及关键领域核心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核心企业提升融资能力和流动性管理水平,为产业链条提供金融活水,畅通和稳定上下游产业链条。
二是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加大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综合信贷支持,链接服务中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让供应链金融服务惠及产业链上更多的市场主体。
“十四五”以来,中国银行已累计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超过2万亿元的流动性支持,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超过1.7万亿元的表内外融资支持,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 王晓透露。发展供应链金融是大势所趋,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力量,仍需要加强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创新。王晓认为,近年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三大趋势:一是由传统的线下服务模式向线上化、数字化服务发展;二是由单一的产品或业务向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发展;三是由各金融机构的竖井式服务向各参与方的协同式服务发展。中国银行结合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积极围绕数字化、综合化和协同化开展相关领域创新探索:一是启动数字能力再提升工程,利用新兴金融科技手段持续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体验升级。投产多级供应商融资产品“中银智链·融易信”,为产业链上游各级供应商提供全流程线上化、纯信用的融资服务。升级数字化交互渠道,具备银行平台、核心企业平台、第三方平台等多种在线渠道接入方式,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客户提供数字化、场景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体验。二是发挥综合化金融集团优势,集团内商业银行与综合经营公司密切协同,完善“供应链金融+”的综合服务方案,将保险、金融租赁、理财、资本市场等多元金融服务嵌入供应链金融服务,一次性满足客户多领域的业务需求。三是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和能力,以包容的心态,致力于打造开放式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与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政务数字应用实现直连互通,推动构建供应链发展新模式;与信保公司、“单一窗口”、跨境电商、商业保理公司等市场主体密切联动,共同打造开放、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中国银行将在“十四五”期间聚焦“八大重点产业”,围绕“五大核心场景”,将金融服务向上游供应前端以及下游消费终端延伸,打造 “一个科技赋能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全流程、多层次的线上服务体系,王晓告诉记者。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技术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数据资源和创新动力。近年来,中国银行不断探索和丰富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将相对成熟的数字技术发展成果充分融入到供应链金融服务、管理、风控等领域,不断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质效。例如,在国内供应链金融领域,通过打通并整合税务等外部政务数据,实现增值税发票的自动核验,进一步优化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手段,提升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基于产业链企业的交易行为、经营活动及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等数据,构建供应链关系图谱,识别供应链中的关联交易,防范集团虚构贸易背景、集团系统性风险等风险。在跨境供应链金融领域,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开展系统直连合作,有效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报关单快速审核,解决传统跨境贸易融资中背景真实审核效率低、操作风险高等难题,提升“走出去”企业跨境供应链融资放款效率。在产业供应链金融领域,与“汽车产业核心企业销售系统、监管公司监管系统”搭建双直连模式落地汽车经销商融资项目,实现客户申请操作便捷、监管信息实时交互,质押车辆精准管控、授信资金闭环支付的良性循环。在贷后资金监管领域,基于产业链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构建自动识别预警机制,投产资金流向监控模型和回款监控模型,对供应链融资放款与还款来源进行匹配分析,建立自动预警与客户业务策略动态调整机制,丰富合规性风险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升级迭代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但也要关注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供应链金融新模式的创新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由于部分新技术和新业态缺少长期的历史数据积累,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仍需要在业务实践中不断验证和逐渐完善,去经历时间的考验。中国银行在大力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强风险合规意识,保障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 王晓说道。国家“十四五”规划做出了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决策部署,供应链金融将成为新发展阶段助力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作为我国唯一连续经营超百年的银行,中国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持。“例如在顶层设计层面已将供应链金融列为中银集团‘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八大金融’领域之一,并制定了供应链金融全新规划,全力支持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王晓阐述道。未来,中国银行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发展方向,持续推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场景化和智能化发展,全力打造开放、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加大对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将“中银智链”更高质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向不同的行业、区域拓展延伸,更好地服务国家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为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