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出口激增11倍 内需不足倒逼出口

宋菁 | 2009-08-26 15:36 455

  高库存的压力正在迫使中石油、中石化增加柴油出口。  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单月,中国出口柴油4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4倍

  高库存的压力正在迫使中石油、中石化增加柴油出口。

  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单月,中国出口柴油4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4倍。

  两大公司出口激增的背后,是超过1300万吨的成品油库存。

  “需求的恢复速度远远逊色于产能释放的速度,”茂名石化一人士8月25日表示,该炼厂8月的负荷率已超过95%,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销售状况却并未出现同步增长。

  广东一家大型成品油贸易商8月25日说,虽然市场传言成品油价格可能在8月27日左右再度上调,但由于顾虑需求状况,“贸易商们提货相当谨慎”。而此前数月,贸易商们“囤油待涨”的投机需求曾是推动成品油市场销售好转主要力量。

内需不足倒逼出口

  海关统计显示,1-7月,中国出口柴油257万吨,同比增长了9.2倍;同期柴油出口额为11.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8倍。

  东盟、香港、巴拿马是成品油出口的主要市场,对这三个市场的出口约占中国同期成品油出口总量的75%。

  “虽然出口涨幅惊人,出口的绝对量还是相对有限。”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8月25日表示,去年同期的基数处在低位需要考虑。

  去年此时,正值全球油价的最高峰,中石油、中石化曾大幅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以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成品油的正常供应。中国的成品油贸易量,主要依据国内市场的供求情况做适时调整。

  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8月25日透露,据其了解,中石油、中石化今年已经斩获加工贸易的柴油出口配额共计150万吨,远远高于去年仅20万吨的配额数。

  “从1-7月257万吨的出口数字判断,近期政府可能已经增发了新的出口配额。” 廖凯舜猜测,即使目前还未增发配额,近期也可能增发。中国每月的柴油出口量中,约有十几万吨出口来自保税仓的中转出口,并不消耗出口配额。

  息旺能源此前预计2009年中国的柴油出口会在32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大约4倍。“现在看来,这一估算还是偏低。”廖凯舜指出,从前7月的出口形势判断,全年柴油出口可能超过400万吨,受配额制约,预计下半年出口将有所放缓。

  该机构测算,以当前价格,加工贸易项下的柴油出口,炼厂每吨的利润仅比国内销售略高60元人民币,一般贸易项下的柴油出口,利润甚至低于国内销售的利润。

  “盈利的预期显然不足以推动出口激增。”廖凯舜表示,是国内柴油销售的不顺畅,让中石油、中石化尝试适度增加出口,缓解持续高位的库存压力。

库存压力

  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品油库存数在今年6月、7月持续出现大幅反弹。

  根据坊间披露的数据,6月的柴油库存环比增长了15.7%,汽油库存下降1.2%;7月,汽、柴、煤油库存合计上升7.5%。

  根据新华社此前的报道,2月末,两公司的成品油库存数为1485万吨,达到超高水平,3月、4月这一库存分别环比下跌了6.13%和15%。

  据此估算,截至7月末,两大公司手中的商业库存应该超过1300万吨,处于高位水平。

  库存反弹的背后,是成品油产量激增的同时,需求却未能跟随同步复苏。

  茂名石化人士表示,该炼厂5-6月已经开始满负荷运转,8月开工率略有调低至95%。“这一开工水平虽然较去年同期超负荷的加工量仍有差距,情况却已较1-2月份明显好转。”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使得炼厂利润处于较为理想的水平。

  就在7月,中国的柴油产量创下了月度产量的历史新高水平——7月份中国生产柴油1285.4万吨,环比增加7.74%,同比增长9.01%。

  有知情人士8月25日告诉记者,两公司总部已经给炼厂下发了新要求,炼厂若未执行生产计划,多生产出来的成品油,集团将不再以出厂价收购,而是以市场价进行收购。“公司希望适度压制炼厂产量,缓解库存压力。”

  对比鲜明的却是,柴油需求仍然低迷。

  在香港上市的大型成品油中间商光汇石油一人士告诉记者,3月下旬以来,受成品油零售价上调预期影响,贸易商们拿货积极,部分客户甚至一次就采购平时一个月的采购量。不过6月第二周开始,终端市场销售的不顺畅,以及涨价的兑现,导致贸易商们减少入货量。

  他透露,虽然市场盛传成品油零售价格可能在8月27日左右上调,“上调幅度甚至会高于此前调整幅度。”但是,贸易商们的提货量却并未如预期出现猛增,“上周的后半周,不少贸易商开始略微补充货量,但是补的量不大。”

  工业用油和交通用油萎缩更为明显。

  上述茂名石化人士说,珠三角的柴油超过30%是直接由工厂消耗,50%用于与出口相关的物流运输。而眼下,广东地区乃至全国的进、出口仍然在负增长区间,“华南区域的柴油需求难言复苏”。

  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的销售已经连续数月呈现环比下降,7月两公司销售量就下降超过10%。

  廖凯舜预计,即便考虑市场的投机需求,下半年柴油供过于求的状况已经难以改变。该机构预判,2009年国内的柴油消费量将同比减少3%;而全年的表观消费量将同比下跌6.6%。
 

0
标签: 出口 柴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