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仍趋下行,社融增速回升——海通宏观月报

2019-02-19 17:22 553

通胀仍趋下行,社融增速回升——海通宏观月报(姜超等)来源:姜超的投资视界摘 要海外经济: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美零售销售创九年最

通胀仍趋下行,社融增速回升

——海通宏观月报(姜超等)

来源:姜超的投资视界


摘 要

海外经济: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美零售销售创九年最大跌幅。上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绕过国会利用政府其他部门资金修建边境墙。特朗普还签署了上周四国会通过的最新支出法案,让政府保持运作避免本财年再度关门,并为边境墙提供13.8亿美元资金。美国1812月零售销售环比下跌1.2%,创20099月以来最大跌幅。美国1CPI同比上涨1.6%,增速创176月以来新低,核心CPI连续第三个月同比增长2.2%,是至少一年半以来最小的年度通胀涨幅。英国1CPI同比上涨1.8%,为171月以来最低,两年来首次低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通胀率。

国内经济:通胀仍趋下行,社融增速回升

经济开局不佳。统计局通常不公布1月份的经济数据,但中观数据显示,1月经济呈现供需双弱。从PMI来看,191月全国制造业PMI49.5%,较1812月微幅回升0.1个百分点,但仍在荣枯线下,固然与19年春节较早有关,但也反映了制造业景气依然偏弱,分项指标中,需求、生产偏弱,库存改善,价格反弹。从中观数据来看,需求方面,主要城市和主要地产商地产销售面积均为负增,乘用车批发和零售销售同比也在萎缩。生产方面,电厂发电耗煤增速降幅扩大,钢厂粗钢产量增速也在下降,此外,1月重卡销售增速再度转负,挖掘机销量增速降至10%1月经济数据中唯一超预期的是外贸数据,1月出口增速回升至9.1%、增速再度转正,进口增速降幅也收窄至-1.5%。但当前外贸数据受到贸易谈判和春节因素的干扰,如果从过去3个月的平均值来看,目前进出口增速都降至了零附近。

通胀仍趋下行。191CPI环比上涨0.5%,同比回落至1.7%。食品方面,受天气寒冷和临近春节影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上涨,但部分地区生猪禁运解除,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降,1月食品CPI环比上涨1.6%。非食品方面,寒假和春运期间出行需求增多,旅游、机票和汽车票价格上涨,春节前城市务工人员返乡,部分服务价格上涨明显,1月非食品CPI环比上涨0.2%。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涨幅均低于预期。2月以来鲜果价格上涨,蔬菜和猪肉价格先涨后跌,由于春节错位效应,预计2CPI同比或降至1.1%1PPI环比下跌0.6%,同比继续回落至0.1%。环比价格表现上,生产资料下跌,生活资料持平。2月以来油价、钢价小幅回升,煤价稳定,考虑到去年同期PPI环比为负,我们预计2PPI同比或小幅回升至0.5%

社融增速回升。1月新增社融4.64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56万亿元,主要贡献一是信贷和债券融资继续改善,对实体发放贷款、企业债券净融资分别同比多增8800多亿元和3700多亿元;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发行,同比多增1088亿元;三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2349亿元,非标融资有所改善,委托和信托贷款的新增规模与18年同期大体持平,对社融拖累减少。1月企业部门贷款同比多增约8000亿元,票据融资仍是最大贡献,但企业中长贷和短贷也分别同比多增1000多亿和2000多亿。积极财政背景下财政存款少增,同时降准释放资金,1M2同比回升到8.4%。春节前企业发放现金、居民取现增加,1M1同比降至0.4%,预计2月大概率回升。1月社融存量增速回升到10.4%,是17年以来首次出现明显回升,意味着目前的宽货币正在向宽信用转化。中办、国办近日发文要求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助疏通信用传导,未来社融增速将趋势企稳,国内宽松格局延续。

国内政策:落实消费升级。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表示,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要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完善税制结构;要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商务部表示,今年将全力做好“一促两稳三重点”,办好第二届进口博览会,4月将召开全国性专题会议,推进落实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一、海外: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美零售销售创九年最大跌幅

1.1 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上周五,特朗普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绕过国会利用政府其他部门资金修建边境墙。特朗普还签署了上周四国会通过的最新支出法案,让政府保持运作至本财年结束,并为边境墙提供13.8亿美元资金,远低于特朗普要求的57亿美元。

1.2 美国零售销售创九年最大跌幅

美国商务部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812月零售销售环比下跌1.2%,创20099月以来最大跌幅,显示18年末美国经济活动明显放缓。而扣除机动车、汽油、建筑材料和食品的核心零售销售12月环比下跌1.7%,是2001年“9·11”以来的最大跌幅。

美、英CPI增速下滑。美国劳工部上周三发布数据显示,美国1CPI同比上涨1.6%,增速创176月以来新低,核心CPI连续第三个月同比增长2.2%,是至少一年半以来最小的年度通胀涨幅。同日,英国统计局也公布了通胀数据,英国1CPI同比上涨1.8%,为171月以来最低,是两年来首次低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通胀率。

上周四日本公布经济数据,184季度日本经济重现扩张,实际GDP环比增长0.3%,内需对日本经济季环比的增长贡献0.6个百分点,净出口则拖累0.3个百分点。18年全年日本实际GDP同比增长0.7%

二、1月数据:通胀仍趋下行,社融增速回升

经济开局不佳。统计局通常不公布1月份的经济数据,但中观数据显示,1月经济呈现供需双弱。从PMI来看,191月全国制造业PMI49.5%,较1812月微幅回升0.1个百分点,但仍在荣枯线下,固然与19年春节较早有关,但也反映了制造业景气依然偏弱,分项指标中,需求、生产偏弱,库存改善,价格反弹。从中观数据来看,需求方面,主要城市和主要地产商地产销售面积均为负增,乘用车批发和零售销售同比也在萎缩。生产方面,电厂发电耗煤增速降幅扩大,钢厂粗钢产量增速也在下降,此外,1月重卡销售增速再度转负,挖掘机销量增速降至10%1月经济数据中唯一超预期的是外贸数据,1月出口增速回升至9.1%、增速再度转正,进口增速降幅也收窄至-1.5%。但当前外贸数据受到贸易谈判和春节因素的干扰,如果从过去3个月的平均值来看,目前进出口增速都降至了零附近。

通胀仍趋下行。191CPI环比上涨0.5%,同比回落至1.7%。食品方面,受天气寒冷和临近春节影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上涨,但部分地区生猪禁运解除,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降,1月食品CPI环比上涨1.6%。非食品方面,寒假和春运期间出行需求增多,旅游、机票和汽车票价格上涨,春节前城市务工人员返乡,部分服务价格上涨明显,1月非食品CPI环比上涨0.2%。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涨幅均低于预期。2月以来鲜果价格上涨,蔬菜和猪肉价格先涨后跌,由于春节错位效应,预计2CPI同比或降至1.1%1PPI环比下跌0.6%,同比继续回落至0.1%。环比价格表现上,生产资料下跌,生活资料持平。2月以来油价、钢价小幅回升,煤价稳定,考虑到去年同期PPI环比为负,我们预计2PPI同比或小幅回升至0.5%

社融增速回升。1月新增社融4.64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56万亿元,主要贡献一是信贷和债券融资继续改善,对实体发放贷款、企业债券净融资分别同比多增8800多亿元和3700多亿元;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发行,同比多增1088亿元;三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2349亿元,非标融资有所改善,委托和信托贷款的新增规模与18年同期大体持平,对社融拖累减少。1月企业部门贷款同比多增约8000亿元,票据融资仍是最大贡献,但同时企业中长贷和短贷也分别同比多增1000多亿和2000多亿。积极财政背景下财政存款少增,同时降准释放资金,1M2同比回升到8.4%。春节前企业发放现金、居民取现增加,1M1同比降至0.4%,预计2月大概率回升。1月社融存量增速回升到10.4%,是17年以来首次出现明显回升,意味着目前的宽货币正在向宽信用转化。中办、国办近日发文要求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助疏通信用传导,未来社融增速将趋势企稳,国内宽松格局延续。

2.1 通胀:CPI持续回落,通胀仍趋下行

191CPI环比上涨0.5%,同比回落至1.7%食品方面,受天气寒冷和临近春节影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上涨,但部分地区生猪禁运解除,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降,191月食品CPI环比上涨1.6%。非食品方面,寒假和春运期间出行需求增多,旅游、机票和汽车票价格上涨,春节前城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部分服务价格上涨明显,191月非食品CPI环比上涨0.2%

图片

受春节因素影响,191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6%,涨幅比1812月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但是由于今年环比涨幅小于去年同期,同比回落至1.9%

从环比来看,天气寒冷供给减少,而临近春节需求增加,大部分食品价格均出现上涨,其中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涨幅靠前,分别上涨9.1%2.3%2.0%;羊肉、牛肉和鸡蛋价格也分别上涨1.8%1.7%0.5%,上述六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32个百分点。但是部分地区生猪禁运解除,猪肉供应增加导致猪价下跌,拖累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从同比来看,尽管节前果蔬价格季节性上涨,但涨幅低于去年同期,因此鲜果和鲜菜价格同比涨幅均有回落,其中鲜果同比相比1812月下降3.5个百分点。肉类方面,羊肉、牛肉和鸡肉价格分别上涨12.7%7.9%5.8%,但是猪肉价格下降3.2%,降幅比1812月扩大1.7个百分点,拖累畜肉价格CPI同比下降至0.2%

由于前期养殖利润较低和非洲猪瘟的发生,生猪产能加速去化,1812月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速已经下降至-9%。生猪补栏往往需要6-12个月才能出栏,存栏量增速的下行一般意味着未来半年后生猪出栏量出现下降,供给的减少会对猪价产生支撑。因此,近期市场对猪价上涨的预期逐步升温。目前存栏量下降对猪肉供应的影响已经反映在生猪屠宰量上,部分地区生猪禁运解除导致猪肉供给增加属于短期扰动,中长期来看今年猪肉供给或逐步减少。

但是猪价上涨需要供给和需求的配合。2010年以来猪肉价格经历过3轮上涨,涨价之前生猪存栏量同比均出现明显回落,M2增速也均出现回升,特别是2011年那轮猪价上涨更多是因为货币供给扩大的刺激。去年M2增速一直处于历史低位,今年猪肉需求不支持猪价出现大幅反弹,近期猪价持续低迷也反映了猪肉需求的乏力。根据目前的存栏量情况来判断,我们预计今年猪肉CPI同比或在年中达到10%左右。

191月非食品价格环比由1812月下降转为上涨0.2%,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寒假和春运期间出行需求增多,飞机票、旅行社收费和长途汽车票价格分别上涨15.9%6.4%2.8%;但是受成品油调价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3.7%4.0%,导致交通和通信价格环比仍然下降0.2%。节前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导致城市服务人员供给紧缺,部分服务价格上涨明显,其中家政服务、理发、车辆修理与保养价格分别上涨5.8%5.4%2.5%

从同比来看,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涨幅与1812月持平,影响CPI上涨约1.3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衣着和生活用品服务价格涨幅均有所扩大。但是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6.2%6.5%,导致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1.3%,连续两个月拖累非食品CPI

预测2CPI下降。192月以来鲜果价格上涨,蔬菜和猪肉价格先涨后跌。由于去年春节位于2月中后旬,雨雪天气叠加春节需求推升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和农业部农产品批发环比涨幅分别达到3.7%7.1%,非食品CPI环比也达到0.5%的历史同期高位。而今年春节位于2月初,高频数据显示各类价格已经趋稳,春节错位效应或导致2CPI同比大幅下降至1.1%

191PPI环比下跌0.6%,同比进一步回落至0.1%,相比于1812月下降0.8个百分点。

图片

从环比来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生活资料价格与1812月持平。分行业来看,价格上涨的有11个,持平的有8个,下降的有21个。在主要行业中,油气开采(-6.1%)、石油煤炭加工(-4.5%)、黑金冶炼加工(-2.0%)、化学原料制品(-1.5%)价格降幅收窄,非金属矿物制品(-0.2%)价格由升转降,燃气生产供应(1.3%)价格涨幅回落。

从同比来看,生产资料价格由升转降,下降至0.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比1812月回落0.1个百分点。行业表现上,涨幅回落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煤炭采选,价格由升转降的有油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和化学原料制品。价格降幅扩大的有有色冶炼加工和黑金冶炼加工。

192月以来油价、钢价小幅回升,煤价稳定,考虑到去年同期PPI环比为负,我们预计2PPI同比或小幅回升至0.5%

通胀仍趋下行。191月以来国际油价和国内钢价持续反弹,其中国际油价累计上涨27%。受到商品价格反弹推动,1PPI环比跌幅较1812月收窄。由于去年2-4PPI环比为负,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PPI同比下降将放缓。但是考虑到去年中后旬基数较高,PPI仍可能在下半年跌回通缩区间,并拖累非食品CPI

今年对食品CPI的担忧主要来自猪价上涨预期,尽管生猪存栏下降可能会在未来导致猪价上涨,但是我们认为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猪价上涨幅度有限。通过分析历史情况可以发现,尽管猪价走高时期往往会出现CPI同比随之上升的情况,但是16年猪价大幅上涨并没有导致通胀攀升,主要因为非食品CPI同比处于较低水平。我们认为今年类似于16年的情况,猪价上涨对CPI的拉动效应将被非食品CPI下降所部分抵消。当前国内经济供需双弱,通胀仍趋下行,货币将维持宽松。

图片

2.2 外贸:外贸增速回升,汇率短期稳定

1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从1812月的-4.4%转正至9.1%。从海外主要经济体景气情况来看,1月美国PMI略有反弹,而欧、日PMI继续放缓。

从国别和地区来看,从国别和地区来看,1月我国对美国(-2.4%)出口略有回升但仍负增,对欧盟(15.3%)和日本(5.7%)出口同比大幅反弹。新兴经济体中,对东盟(12.5%)、印度(11.2%)、中国香港(1.8%)出口增速均明显改善,对韩国(14.4%)出口继续回升。对欧盟和东盟出口的大幅改善,是1月出口同比转正的主要贡献。

从贸易方式看,1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大幅回升到15.7%,加工贸易出口同比跌幅也收窄到-1.1%从产品类型看,1月劳动密集型产品(11%)、机电产品(6.7%)和高新技术产品(2.5%)出口同比也均转正。

重点商品中,手机出口增速跌幅收窄,其余主要商品出口同比转正。1月手持无线电话机出口同比增速从1812月的-31.1%收窄到-19.5%,自动数据处理设备(9.5%)服装(4.0%)、纺织(14.3%)、集成电路(28.1%)出口增速均回升。


在去年同期存在较高基数的情况下,1月我国进口同比-1.5%继续负增,但较1812月跌幅收窄。一方面,原油和铁矿石进口量价齐跌。从数量看,临近春节工业生产趋缓,1月我国进口原油(5.1%)和铁矿石(-9.1%)同比增速回落,但铜(8.2%)和大豆(-13.0%)增速回升;从金额看,价格因素拖累1月进口原油(-2.4%)和铁矿石(-6.5%)同比增速下滑。

图片

但另一方面,其他主要商品进口增速低位反弹。占比最大的集成电路进口数量(-9.7%)和金额(-7.6%)增速小幅回升,对进口总额的拖累较1812月有所减轻,此外,汽车和汽车底盘(-6.0%)、汽车零配件(-11.1%)、初级形状塑料(-4.4%)的进口金额同比跌幅均有收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0.2%)进口增速转正。

1月进出口增速回升,贸易顺差39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0亿美元。人民币口径1月出口(13.9%)和进口(2.9%)增速同样回升,顺差2711.6亿元人民币,同比也有改善。近期美联储加息暂缓、海外多国央行态度转鸽,人民币汇率短期稳定。

图片

今年春节在2月上旬,而去年春节在2月中旬,时间上10天左右的错位对1月的进出口也形成扰动,可能推高了今年1月的出口,因而外贸情况仍需结合2月数据综合判断。

2.3 金融:社融增速回升,货币宽松延续

1月新增社融4.64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56万亿元。1月社融高增的主要贡献,一是信贷和债券融资继续改善,对实体发放贷款3.57万亿、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4990亿元,分别同比大幅多增8800多亿元和3700多亿元;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发行,同比多增1088亿元;三是年初票据大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约3800亿元,同比多增2349亿元,且委托、信托贷款同比变化不大,使得非标融资由同比负增转为多增2000多亿元。

图片

1月非标融资是社融中变化最大的部分之一。17年下半年到18年,随着监管的明确,非标融资开始持续回落,而经过一年之后,新增表外非标融资的基数已经比较低,与历年各月比较而言,1月的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新增规模与18年同期大体持平,因而对社融的拖累减少,若未来这两项的新增规模保持目前趋势,那么非标融资对社融的拖累或将明显收窄。

1月新增金融机构贷款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居民部门贷款1月增加近1万亿元,同比多增700多亿元,其中居民短贷增加2930亿元,同比少增170多亿元,而居民中长贷增加6969亿元,同比多增900亿元。

企业部门1月新增贷款约2.58万亿,同比多增约8000亿元,结构上看,票据融资同比多增约4800亿元,仍是最大贡献,票据冲量规模依然不小,但同时也注意到,企业中长贷和短贷分别同比多增了1000多亿和2000多亿,也在延续改善。

图片

票据融资1月大幅同比多增4800亿元,且表外融资中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也多增了2000多亿元,印证了今年以来票据增长的火爆。一方面1月存在季节性因素,历年1月的票据融资往往冲高;但另一方面,去年三季度以来票据融资利率就已经下行,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来说,票据融资能够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缓解短期资金周转问题。

1月财政存款增加5337亿元,同比少增近4500亿元,积极财政背景下减税导致缴税减少。1月企业部门存款同比少增4132亿元,而居民存款同比多增近3万亿元,今年春节早于去年,1月春节前夕企业向居民发放现金,因而存款从企业向居民部门转移。

1月财政存款同比少增,同时央行还实施降准释放资金,M2同比回升到8.4%。春节效应下,企业发放现金、居民取现增加,1M1同比降至0.4%的新低,M0同比大幅回升到17.2%

1月社融高增使得各口径的融资存量增速均有回升。当前口径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18129.8%回升到10.4%,我们测算,若不含专项债社融存量增速从1812月的9.1%回升到9.7%,政府和社会总融资存量增速回升到10.8%,企业各类总融资存量增速也回升到6.6%

图片

总的来看,虽然1月社融的反弹存在票据和信贷冲量、专项债提前发行等因素,延续性有待观察,但宽信用政策仍在加码,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我们预计未来社融增速仍将趋势企稳,同时近期海外主要央行也纷纷转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约束减少,宽松格局仍将延续。

三、政策:落实消费升级

更大减税降费。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表示,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要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完善税制结构;要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对重大隐患要跟踪分析,及时预警,完善预案。

落实消费升级。商务部表示,今年将全力做好“一促两稳三重点”,办好第二届进口博览会,4月将召开全国性专题会议,推进落实消费升级行动计划。主要措施有五个方面:一是提升城市消费,二是促进乡村消费,三是扩大服务消费,四是创新流通方式,五是优化消费环境。

金融服务民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通过综合施策,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在融资方面得到平等待遇,确保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得到切实改善,融资规模稳步扩大,融资效率明显提升,融资成本逐步下降并稳定在合理水平,缓解民企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0
标签: 海通 月报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