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半年报启示录:综合金融平台下的生机与潜力
“中国平安能否走出国门,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这是半个月前某知名媒体对平安收购深发展消息提出的设问。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显然不是专家或者企业管理层,而是实实在在的业绩。
多年前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就提出,平安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金融,国际领先”,内涵三大支柱: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随后平安开始向这条路坚定迈进,而今年上半年收购深发展这一大动作,无疑是综合金融战略实现的重大进展。
“中国平安能否走出国门,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这是半个月前某知名媒体对平安收购深发展消息提出的设问。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显然不是专家或者企业管理层,而是实实在在的业绩。实际上,四月份平安08年年报公布时,就有人就将其2008年逆市场盈。归功于综合金融优势,而刚刚公布的中报中,保费收入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自然也与此密切相关。对于投资者来说,研究中报中这些突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保险和投资:“双福临门”
中报显示,公司各项主营业务强劲增长:产寿保费收入均有提高,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9%和35.5%,市场份额也双双提升,分别达到11.8%和16.8%。
对于这一发展态势,多位自3月份就持看好意见的分析师只是强调:“增长好于市场预期。”言下之意,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太多企业增长令投资者失望至极,平安则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主营业务增长的同时,其它业务也没闲着。经过去年下半年的盘整,得益于资产配置的调整,今年上半年平安投资业务也增长理想,总投资收益率由去年同期的3.6%上升至4.8%。
其中,证券主承销6家企业债,创历史最佳水平,而信托管理资产达813亿元,增长幅度达67.5%,未来有望对公司整体利润增长做出积极贡献。在这之外,投行业务经过半年磨砺,正迅猛扑向IPO开闸和创业板机会,总而言之是“光明就在不远处。”
收购深发展:银行业务“鱼跃龙门”
非保险业务发展迅速,投资深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一直以来,平安最需要迅速突破的领域就是银行,而经过数年自身积累,上半年收购深发展无疑是量变到质变、“鲤鱼跃龙门”的突破。
“公司银行业务网点不足的发展瓶颈有望突破。”这是收购之后一家券商报告的核心内容。平安银行除深圳总行外,共有7家分行,网点不足是发展的重要瓶颈,而深发展共有分支机构近300家,基本覆盖了国内重点城市,正好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
实际发展也是如此,中报显示,上半年其银行业务继续快速发展,总资产规模接近2000亿元,增长了35.3%,信用卡累计流通卡量突破200万张,存、贷款总额较2008年底增幅分别达30.1%和43.7%,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实际上,比起这个,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发展的零售银行业务。数据显示,08年深发展的零售贷款比重26%,公司贷款中有40%以上是贸易融资,而这部分多为中小企业贷款,深发展在零售业务优势符合平安的零售银行发展战略,而且在与平安其它业务配合、并最终搭建“综合金融平台”方面效用巨大。
“交叉销售协同效应”优势凸现
“综合金融平台”,说到底最主要的就是“协同效应”。自花旗开始,国际大型金融集团无不被这一点诱惑: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平滑投资收益的波动,同时对于保险业务带来巨大竞争优势,而保险业的个人客户基础又将带来零售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从中报中看,这些方面已经有直观体现,交叉销售的渠道贡献占比分别为:产险保费收入的14.2%,企业年金受托业务的8.4%,企业年金投管业务的7.0%,信托计划的6.7%,公司业务存款的12.0%,信用卡发卡量的67%,综合金融协同效应明显。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的发卡量67%依靠的是交叉销售,充分证明目前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协同效应正在凸现。正如一些分析指出的,“凭借丰富的个人客户基础和管理银行的初步经验,通过交叉销售,平安将有可能会撼动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格局,若干年后挑战招商银行的零售银行地位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综合金融”发展潜力巨大
“公司三大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交叉销售广度深度进一步加强,在落实综合金融战略上迈出坚定的一步。”马明哲如此评价平安中报,显示了尽管在外界市场不利的情况下,其制订的平安“综合金融战略”方向并未改变,而且上半年超预期的成长态势也令他感到满意。
目前,平安作为保险业内地一家拥有银行控股权的公司,不仅拥有了自己的资金结算体系,还能依靠银行平台交叉销售平安的保险及其他理财产品,而银行则可借助其客户拓展零售业务,综合优势已远超国内同类型企业。
通过统一的金融平台,可以看到公司各项金融产品可实现交叉销售,并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增加销售额,同时更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需求,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相信不出意外,对资本市场来说,从量变到质变之后的平安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