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消费金融
作者:橙子同学
自2010年银监会批准成立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迄今消费金融行业已走过十个发展年头,从诞生到成长再到迅速增长,消费金融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在2020年的关键节点上,消费金融牌照开闸正规军加速入列,市场体量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着助贷、互联网小贷系列“严监管”,以及消费金融公司评级管理,信用卡透支利率放开等,使得行业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化。眼下,消费金融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向着更加合规健康的下一个“十年”奋进,在技术的加持下扩充消费经济的内生动力,实现更多居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从时间轴和认知差上来看,“无牌照,不金融”的理念愈来愈得到印证。不少银行、实体企业、互联网等行业巨头们纷纷加码消费金融牌照,2020年,监管部门相继批筹5家消费金融公司,2020年1月10日获批筹建的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和北京阳光消费金融、2020年9月14日获批筹建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以及2020年9月29日获批筹建的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和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截止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已达30家(含未开业),仍有不少机构正在排队等候中。从目前30家持牌消金背景来看,八成以上依然以银行系为主导的,但牌照放开,未来行业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加速入局。这是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的转变,也是持牌消金发挥更大价值的时刻。曾经或许跑的快就能在市场分得第一杯羹,但如今考验的是消金公司的可持续与差异化竞争能力。行业对持牌合规发展已然达到共识,在主体不断扩容的同时,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新规亦不断出台。根据银保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简称《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得分满分为100分,根据具体评级得分,分为1级、2级(A、B)、3级(A、B)、4级和5级,数值越大表示机构风险或问题越大,需要监管关注的程度越高。要注意的是,监管评级为5级的消费金融公司,表明风险程度超出公司控制纠正能力,公司已不能正常经营,应责令提交合并、收购、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救助计划,或依法实施接管;对无法采取措施进行救助的公司,可依法实施市场退出。评级的出台意味着在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出清大考,为行业发展扫清障碍。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在合规发展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公司接受严格、到位、完善、贴身的监管,将为行业打造一个更加透明、公平的赛道,有利于企业更加规范、高效、良性、高质量的服务实体经济,也为真正合规、正规的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回顾过去一年,消费金融行业整体经历了疫情的“压力测试”,无论是在获客、风控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加之外部环境的变化,从各方面影响着消费金融的市场格局。 受疫情影响,线上消费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一批新业态新消费模式,使不少消金机构意识到技术赋能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开启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场景、技术等方面不断迭代升级,以高效的金融服务拉动经济增长。随着中央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科技强国再次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消费金融是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活跃领域。科技自主研发能力、数字化服务能力、对核心技术自主权的把握,也将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竞争的主要命题。 在新格局下,促消费、拉动内需成为我国新格局下的核心主题。消费的提振需要消费金融服务实体,而在技术的加持下,消费金融也是普惠金融的一个“新解法”。实际上,近几年有不少消费金融公司在技术上下足功夫,比如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都在通过发挥自身的科技力量,赋能行业发展,逐渐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科技自主研发应用,马上消费金融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打造了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贷后管理的全业务流程,不断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扩大服务覆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提升服务体验,解决普惠人群的需求痛点。虽然科技对于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技术的运用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运用技术必然要落实在为客户服务上。如果只是提升了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交易效率,但是并没有降低价格,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技术,只有通过科技能力来降低边际服务成本。将边际成本降到最低,才能真正做到普惠。从整体来看,消费金融行业持牌合规发展趋势明晰,在支持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化转型升级也将日益加速。消金公司今后应更加专注于服务实体经济,应积极担当责任。此外,在消费者保护、教育、体验等方面的建设与投入,也应当引起各家消金公司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