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协回应铁矿石谈判变更:代表一直是宝钢

2009-08-15 12:51 725

   8月1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回答路透社记者关于“明年中钢协是否还应代表中国钢铁行业进行国际谈判”时表示:&l

   8月1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回答路透社记者关于“明年中钢协是否还应代表中国钢铁行业进行国际谈判”时表示:“中国的钢铁界一致的意见,不要多头对外,我们推举一家对外,由中国的宝钢代表中国钢铁界和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去谈价格,我看这是合情合理的。”

   中方的铁矿石谈判主导权将变更到宝钢集团手里?

   这是一种误解。8月14日,工信部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是谈判的组织者,宝钢是谈判代表,这几年来一直没有变化。只不过今年的关注度比往年更高,协会的作用更明显而已。”

   该官员告诉记者,“政府部门不会介入谈判,这是企业的事情,钢铁企业觉得合适就达成,觉得不合适就拒绝。”

   同一天,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则对本报记者强调:“李部长并没有说错。我们是按照国务院六号文件(《钢铁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由中钢协负责组织中国钢铁企业对外谈判,但谈判代表一直是宝钢,这从来没有变过。”

   有商务部放权中钢协全程参与长协矿谈判在先,又有宝钢表态“一切都听中钢协的”在后,无论是矿商、市场还是大众,都将今年的谈判主导者聚焦于中钢协、而非宝钢集团身上。

   铁矿石谈判主导权变更的“误读”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背景。

   主导权和时机

   “今年本是机遇是最好的时候,但结果却将是最差的。”8月14日,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那是速战速决的最好时机。因为全世界都恐慌于金融危机,国际矿商们也都减产、裁员幅度严重。当时应该和三大矿业巨头同时谈判,哪一家先接受中方出价,就给谁最多的订单。”

   “那会儿对手是懵的,只要我方足够清醒。但是中钢协并不专业。谈判是要谈的,不能把底线一早喊出来,造成如今没有回旋余地。”许中波表示。

   2009年年初,中钢协就谈判原则做出明确表态,中方要求铁矿石价格回到2007年的水平,即平均下跌40%左右。但2009年第二季度至今,涨幅汹涌的钢材市场,和经济企稳回升的大势,令坚持底线的中钢协陷于被动。

   此时,中钢协开始加大行业内部的整肃力量。从清查贸易商产品流向,到努力推进全国统一价。

   8月11日,单尚华再次对媒体重申中钢协正在酝酿出台一个全国统一的指导价。按照单尚华在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的报告,一旦该指导价确定,即为全国进口铁矿石统一价格基准,而各铁矿因不同含铁量导致的价格差异问题,则根据铁含量不同进行不同系数的换算。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业界对统一价的看法截然相反。8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中钢协将于近两日发布重要消息,可能涉及铁矿石统一指导价。但单尚华表示,尚不清楚。

   业内对中钢协今年第一次上场的表现,也有不同的看法。许中波认为,“按目前的状况来看,钢企对谈判进程不满意,政府部门似乎也并不满意,明年应该不会再让中钢协对谈判有这么大的主导权了。”

   同时,业界对于主导权可能重回宝钢之手,并非没有担忧。

   代表和结果

   2003年,宝钢首次代表中国钢铁业参与亚洲铁矿石价格谈判,未发挥实质性作用,跟随新日铁公司接受18.6%的涨幅。此后历年涨幅分别为18.6%、71.5%、9.5%和79.88%-96.5%。被业界称为“五连败”。

   对此,单尚华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不是代表的问题,谁代表结果可能都一样。”

   一位矿业界的人士也告诉本报记者:“即使是往年,谈判关键时刻和结束时,宝钢都需要向中钢协和商务部进行汇报。”

   许中波也认为,宝钢从一开始,就是所有中国钢企中最具国际化气质的企业,拥有相对较为丰富的国际谈判经验和资历。

   但业内人士指出,业界对宝钢集团最大的“意见”,其实在于“历史上,宝钢的定位有所错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有钢企集团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因为在其参与谈判之前,宝钢就拥有长协矿。在过去几年,随着矿业市场的变化,价格双轨制的现状之下,倒手矿石,实则也是宝钢集团收益来源的一部分。”

   因此,该人士认为,宝钢的代表身份一直颇为尴尬——尽管其认同,未来在前台的谈判主体还会是宝钢。

   “其实未来最好的结果,应该把进口量占前五位的主要钢厂和前五位的贸易商,组织成一支国家队。谈判主力以宝钢为主,但也可以加入其它成员。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则担当协调者,考虑全行业利益。”许中波这样建议。

   “现在,是否接受33%的降幅已经不是最关键的事情了。”许中波认为,“现在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最危险是如何阻止如必和必拓等正在推行的金融指数化定价,考虑将来的期货风险。”

   “欧美金融资本习惯乱中取胜,但这正是中国钢铁产业的短板,不能够让金融机构、矿山企业、海运企业达成利益共同体,而中方钢企则孤军作战。”许中波说,“既然三大矿目前也拒不退让,那我们不如认输,维持住长协机制,同时开始好好为明年备战。”

   官方的公开数字显示,今年1-7月份,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已经达到3.553亿吨。而去年全年,进口量为4.43亿吨。

0
标签: 李毅中 中钢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