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和中国零售40年发展史

2019-01-02 13:54 1265

导读:中国零售行业经历了40年的发展变革,其发展历经过哪些阶段呢?本文阐述了在中国40年零售的不同发展阶段中,“人、货、场”这三方面有何不

导读:中国零售行业经历了40年的发展变革,其发展历经过哪些阶段呢?本文阐述了在中国40年零售的不同发展阶段中,“人、货、场”这三方面有何不同。

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原点,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国零售经历了40年的发展和变革。


2017年“新零售”这个概念开始被定义,但不管怎样,全部的升级和改造都是对“人”、“货”、“场”这三个因素进行的。


基于这样的原则,对应的新零售业态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紧接着资本和千万玩家开始跟随风口浪尖,踏上了“新零售”这个新的赛道。


我本人也是在那一年开始从事“新零售”相关工作,反观微商、拼多多、共享单车和无人货架、社区拼团等类似项目,都是在不同维度对“人”、“货”、“场”这三个因素进行的重构和升级。


于是便有了这个定义:新零售是对“人、货、场”进行重构,从而实现对原有零售业态的升级,进而满足个人个性化和企业高效、精细化运营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定义,我想通过阐述中国40年零售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对“人、货、场”的整合来帮助你理解“新零售”是如何优化这三者的。


第一阶段:

以商家运营为主导的“旧”零售启蒙期


 零售 1.0


1990年以前,以百货商店和便利店杂货铺为主的零售业态,主要满足人们便利性需求,产品丰富度和价格满意度有待提高。

人:人民收入得到提高,需求旺盛但收入有限,对生活品质追求不高,彩电、洗衣机、录音机走进生活,追求商品功能性需求即可。


货:生产商库存不是问题,但是限于物流模式和终端售卖方式的低效化,产能发展受到抑制,商品流通周转层级过多,且较为分散,零售端议价能力有限。主要矛盾变为零售商家货品sku有限,零售价偏高。


场:1978年,国内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制度,国家不再抑制物料生产和销售,希望通过投资和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这一时期,需求旺盛,但产能效率底下,因此,此时的国内零售处于发展初期,业态表现为百货商店、杂货铺。此种场的表现形式是:分散式、面积小、柜台式,交易效率不高,单个柜台服务人员有限,场的辐射人群有限。基本只满足人民便利性购物需求。产品丰富度和价格没有很好满足。


 零售 2.0


1990~2000年,超市概念引入国内,shopingmall广场形式出现,满足人们商品丰富度和价格的需求,便利性属性较弱。

人:人民收入再次提高,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城市现代化进入新阶段,人们对购物和娱乐需求得到释放,欧美外企等在国内大量建厂,进一步拉动消费。


货:基于物流和供货商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货品的流通趋于规模化,品类丰富度大大增加,开始有品牌的意识与概念。基于销售终端的效率改革,连锁零售商的议价能力增强,零售商成为库存管控的主体。


场:超市和购物广场的出现提高了人们购物的效率,尤其是超市这种开放式自选购物模式,满足人们一站式购物需求的同时,也基本满足人们对品类丰富和价格的需求


第二阶段:

以用户流量为主导的红利零售过渡期 


 零售 3.0


2000年~2011年,基于中国线下零售渠道的资源不对称,以PC电商和垂直电商为代表,全面满足人们便利性、产品丰富读和价格而需求。

人:随着大学的扩招和经济的增长,以及加入世界贸易,使得国人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计算机开始走入人民生活,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和交流,人们对消费便利性、价格和丰富度有了较高要求。人们开始追求品质商家。


货: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引入,和四通一达物流以及支付系统的完善,使得货物周转效率得到空前提高,商品丰富度和价格得到改善。货品供大于求,用户具有海量商品选择的权利。


场:实体场转变为虚拟场,场的辐射范围是全世界,人们在虚拟场内完成购物和互联,人们通过虚拟场可以匹配优质商家,商家在虚拟场实现用户触达和链接。此时期,产生了大量的电商平台,淘宝、京东、当当、阿里巴巴、唯品会、聚美优品、易果生鲜……,场的交易效率得到空前提高。


第三阶段:

以存量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精细化运营零售时期


 零售 4.0


2011~至今,线上线下不断融合,购物移动化、社交娱乐化、优质化,以用户为中心、数据驱动、体验为王、口碑传播、迭代思维等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零售业。


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生活服务领域得到了互联网化的改造,团购,o2o,同城服务,共享经济等业态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得到释放,人们更喜欢体验感好的购物方式,同时人们在多平台留下的数据行为使得人们用户画像更加丰富,精准。另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繁忙使得人们希望有更多的娱乐休息时间。


货:以数据化方式驱动的货物生产,货物运输和和货物选品销售的模式,促使商家供应链更加柔性化,库存管控更加精细化,不会单单追求品类的大而全和商品价格的低廉,而是商品性价比。随着同城配送体系的健全,货品已经离消费者越来越近。


场:虚拟与实体场的交互融合,场的辐射范围依存于开店的数量和范围,但线上部分的场具有连接性互动性,具有数据采集效用,为线下场的优化提供依据,同时线下场的优化巩固线上场的粘性,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整合,不但提高了用户购买体验,更提高了场的交易效率,货品周转率得到提高,库存风险得到管控。


通过以上的分析,“新零售”其实就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业务数据化和宏观经济、政治、文化、国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风口不是资本吹出来的,是事物发展的社会表现。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地鸡毛”和“资本寒冬”的景象,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自我修正,最后希望零售行业的同僚们,莫跟风,用你的嗅觉去把握时代的趋势,这样才会走得更远……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文/范思尧 


0
标签: 零售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