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滕琳惠 | 全面开放语境下的交易银行业务转型升级发展

2020-03-09 11:35 67568


交易银行的特点就是沿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主线,将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生态看作一个整体,从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各项需求,嵌入整个垂直产业链条中挖掘痛点,贯穿客户及其上下游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文 | 中银香港交易银行部总经理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成员
滕琳惠
来源 | 《贸易金融》杂志2019年12月刊

一、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国家推动加紧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改革开放历经四十载春秋,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之际,国家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紧密围绕重点区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牵引驱动与示范引领作用布局谋篇,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等,出台一系列深化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的方针举措。这些区域既是“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重点战略空间,释放出诸多先行先试、创新试点的政策红利,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金融体系的跨越式发展绘就了美好蓝图。

在全面开放的新征程中,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中坚力量既承担重要使命,也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近几年,中资银行为迎战新竞争、适应新变化,如火如荼推动业务全面转型,围绕 “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商业理念,围绕数字化经营重塑业务流程,围绕客户场景构造生态体系,特别在对公领域,将交易银行综合化、数字化、场景化的转型发展模式逐渐推开。

可以预见,国家各项重大创新开放政策的陆续出台,将成为银行加快创新变革、突破瓶颈、实现高质发展的又一强大助推动力。就交易银行业务而言,跨境及国际化业务、产业全链条服务、金融科技平台与大数据工具、场景化服务及生态圈建设以及整体风控体系完善等领域在重要区域扩大开放、试点政策落地的实践中都具备广阔的蓝海空间,银行需要把握时机、激发潜力、创造价值。

二、多项政策利好剑指四个开放领域,为交易银行发展注入新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及海南自贸港等重点区域被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其先行先试、开放升级创新政策主要集中在跨境、产业、科技和民生等四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开放升级在全面推动实体经贸发展的同时,也恰好全面契合了银行正在推动的公司金融业务以及银行整体业务转型的多个维度,特别涉及交易银行发展的各个方面,为交易银行进一步发挥支持服务实体经济职能,完善产品理念、优化服务模式、拓宽客群覆盖、提升智能体验都打开了崭新空间,注入了增长新活力。

(一) 跨境金融:加大开放力度、实践互联互通,打造交易银行业务全球化发展新的增长极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首要政策创新方向就是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升级开放水平,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不仅加快实现跨境贸易和投资活动的高水平“便利化”,也逐渐探索推动各类要素跨境流动的“自由化”。

跨境金融服务将伴随跨境经贸活动的开放,获得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和更强力度的政策支持:

一是推动资本项目有序开放及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沿经常项目到资本项目逐步有序开放的主线便利跨境收支,有序提高金融机构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的可兑换程度,探索建设大宗商品要素全球交易中心。

二是完善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和资金跨境管理。在上海自贸区FT账户体系基础上,筹划推出新片区FT本外币一体化试点,主动探索资本项下资金自由流动与兑换;试点扩大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推进全球资金管理中心建设。

三是加强国际航运枢纽及对外口岸建设。在上海、海南等开放区域积极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形成包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统一的物流监管、通关清关等高效便利化措施的跨境贸易管理体系。

四是促进金融规则接轨及技术接轨。在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对标实践国际最高水准的经贸规则、投融资体制、外商投资机制等,加紧升级完善上海清算所中央对手清算服务体系、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等金融基建,既在制度规则层面上促进金融生态与国际市场融合接轨,也在技术层面促进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交易银行覆盖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全球现金管理等金融产品,天然地与企业的跨境贸易投资活动及资金往来收支等紧密结合。

一方面,在各个创新开放区域的跨境政策试点中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实践,切实支持企业的跨境活动,在互联互通扩大中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例如,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将促进跨境收支业务稳步增长;贸易融资、票据等银行资产的跨境交易业务也正逐步放开;大宗商品要素的全球配置以及金融要素市场的互联互通将带来交易所及交易商等新的跨境客群;依托FT账户的创新安排银行还可以拓展FT账户项下的贸易金融、现金管理、资金兑换等特色跨境产品服务方案;更为宽松的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将增加现金池内资金跨境归集汇划的频率和规模。人民币加速由结算货币向投资、储备货币迈进的国际化进程也将带来更多跨境人民币业务机会等。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商业机构专业优势和国际化、多元化服务经验,深度参与自贸区(港)建设,既积极参与顶层制度设计,为各类跨境互联互通创新项目建言献策,也努力在底层跨境基础设施搭建、跨境创新平台联通等监管基建项目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推动制度规则和技术系统层面的全面接轨、互联互通,进而推动更高层次的业务拓展提升。

(二)产业金融:聚集战略新兴产业,促进形成全链条、端对端、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新一轮的全面开放将产业战略重点聚焦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等高新技术行业,并结合各个试点区域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禀赋,有侧重、有层次地差异化部署航运、物流、旅游、金融、医疗、教育等民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赋予开放政策支持。

首先,以相关创新开放区作为“引进来”的聚集地,鼓励新产业、新业态引入和勃发。基于基础设施和制度规则的完善以及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改善,吸引全球企业及机构,将通信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引领前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落户在相关区域,逐步形成资本技术聚集,确立产业集群优势,“以点带面”带动全国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

同时,将有关区域作为中资企业加快“走出去”,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前哨站”和全球化发展的“桥头堡”,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自贸区开放政策拓展国际化经营,实践国际产能合作,延展全球产业链价值,获得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交易银行的特点就是沿着“以客户为中心” 的服务主线,将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生态看作一个整体,从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各项需求,嵌入整个垂直产业链条中挖掘痛点,贯穿客户及其上下游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全新开放促成的重点产业的规模集群既对银行金融服务提出全产业、全链条、综合化服务的更高要求,也为在更高层次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全产业链客群及规模化行业数据储备。两者相辅相成,为交易银行延展提升优势行业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提供了机遇窗口。

首先,交易银行可以结合各个重点开放区域的产业特色和产业群优势,运用多年行业化、国际化服务专业经验,深耕高新技术等创新型行业的广袤蓝海。银行可以基于储备分析规模数据为整个行业画像,认识并拓宽新兴客群合作,形成相关行业方案,跟随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激发新的业务活力。

第二,产业资源的跨境聚集也是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再布局、再配置的一环。交易银行更可以借此机会推动完善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数字化创新手段,串联起新业态链条中的各方主体和每一环节,整合账户、融资、收支、兑换等形成链式服务体系,参与解决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业务痛点,做到一站式、全链条、端对端的服务。

(三)科技金融:新兴科技赋能银行与企业的互动合作,数字化技术重塑金融服务

无论是珠三角、长三角还是海南自贸区的开放试点,都具有鲜明的科创元素和科技属性,区域内的新兴产业园区方兴未艾,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数字化的经营模式蓬勃萌芽、积淀孕育,以努力实践积极打造世界级科创中心的宏伟愿景。

如前所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行业必然成为银行进一步拓展培育的潜力增长客户群。交易银行服务的综合化服务优势将得到彰显和促进,可以沿着“产、学、研、用”各类科创机构间的系统合作链条提供综合金融方案支持,并可围绕产业园区生态圈培育丰富的金融场景,提供覆盖圈内企业、机构及个人的生态化金融服务。

而更重要的是,金融行业在这些重点区域也可以获得更快与前沿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机会,是科技赋能交易银行金融服务与监管风控的优良试验田。

首先,从交易银行业务实践看,金融科技和数字化发展一直是交易银行转型商业模式的重要基石。移动互联平台搭建起移动化获客、拓客、活客的新渠道网络;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为前台精准画像和靶向营销、中台实时管理和智能风控等提供有力工具,也为延伸中小企业的长尾客群覆盖提供技术支撑;区块链以科技手段改善金融底层基建,提升跨境汇款、贸易融资等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国际结算等标准化业务操作及售后客服,线上开户、提交业务资料、追踪业务进度等无纸化、在线化的业务流程已成为现实。

此外,交易银行业务在拓展生态服务体验的过程中还可借鉴更多前沿技术,如生物识别辅助认证、物联网传感支付等。我们看到,有赖于监管政策的支持以及新兴业态的活跃,上述创新金融科技在这些重点区域的应用和实践无疑是非常活跃的,发挥着前瞻引领的示范效应。

第二,从金融监管实践看,科技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也成为决定金融监管和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要素禀赋之一。在这些重点区域,一方面,金融监管自身就是智慧金融的积极推动者,以共享、开放的心态,搭建跨市场联通的基础平台,鼓励新技术应用、信息互通及大数据积累应用,鼓励银行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更优体验、更安全高效的服务。比如,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2019年11月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将香港及内地分别搭建的贸易金融项下区块链平台实施跨境对接,进而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再比如,香港金管局在2018年推出会同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同搭建的“快速支付系统”,是全球首个集实时、双币支付、便捷安全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化支付平台,极大地提升了资金实时转账与调拨的效率与安全性。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可以探索利用技术手段升级完善智能监管技术机制(Regtech),更好地监测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健高效运行。

(四)民生金融:从“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出发,打造注重民生体验、服务智慧城市的金融生态圈

一切变革创新与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与幸福感。近年来,从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型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粤港澳三地居民宜居宜业宜游的“一小时生活圈”和“同城化体验”,到上海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国际高端人才引进落户”,再到海南自贸区(港)大力发展国际旅游、高端医疗、文化创意、银发产业等新型民生消费业态,各个重点区域的建设均秉持“以人为本”和“惠及民生”理念,通过科技助力,不断推进区域内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文化与生态建设和谐共生。

交易银行以综合化、场景化服务端对端满足客户痛点为终极导向,与创新开放政策的惠及民生、解决民生关切的“初心”不谋而合。在粤港澳大湾区、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区(港)等特色区域,除了前面提到的产业园区生态圈,交易银行不仅可以通过账户、结算、收付款、供应链融资和现金管理等综合产品服务全面接入和渗透政务、医疗、交通、教育、养老、环保等对公综合金融场景,还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等创新工具穿透企业金融与个人金融界限,拓展公共缴费、民生消费等综合场景,为场景中的各相关主体提供无缝链接的金融服务,以场景为入口引流客户,实现批量拓客、活客。例如,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推出的智慧银医服务,将全面服务延伸到医院相关链条的多个参与方,整合医疗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与医院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便捷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就诊服务等。中银香港作为香港政府的主要合作银行之一,也在传统收付款业务合作的基础上领先推出二维码扫码支付政府账单服务,进一步整合本地民政支付途径,便利香港市民,提升移动化服务水平。

随着开放政策的深化,金融场景搭建还可进一步拓展至跨境、跨区域、跨平台项下,参与主体更加多样,链条更加纵深,生态体系更加丰富。

三、交易银行要加快1个转型,提升4个能力

综上所述,国家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有利于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加快促进经济发展。银行既要更好地配合国家实践全面扩大开放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也要把握政策时机,加快转型,练好内功,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崭新时代。

(一)加快“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转型

交易银行业务贯穿客户全生命周期、全业务链条,一直是客户体验最直接和最敏感的领域,概念自提出以来,内涵一直随着市场和业务发展而扩充丰富,但围绕“以客户为中心” 的核心理念始终不变。交易银行建设的关键不仅是产品线的组合排列,也不单纯是线下服务向线上迁移,甚至也不仅是单一产品销售向整体服务方案销售的转型,而是实现银行公司金融产品服务的一体化供给、客制化服务,从长远看,还要彻底从解决客户的痛点、“客户的客户”的痛点出发,弥合断点、做深做透,融入客户的生命周期和业务链条,从商业银行服务延伸至多元化服务区间,链接企业及其上下游各方机构、企业和个人主体,从而更完整的与客户实现深度融合。

(二) 提升智能化、在线化科技能力

一是加强科技应用的开放互融,这既包括银行引进外部成熟的技术和平台,加快提供更贴合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交易银行产品,也包括通过技术输出,为小微企业、零售商户等提供一揽子融合技术方案与金融服务的综合方案,统筹解决客户面临的收付款、对账、资金管理等综合需求。更进一步的话,还可以进阶到银行与企业平台的互通互融,例如平台APP内的相互调用和用户互相引流。

二是提升智能化、平台化提供服务的能力。好的交易银行线上一体化平台要能囊括所有产品服务,贯通各个电子渠道,实现跨渠道、跨区域、跨产品的一站式统一交付体验;要能提供灵活友好的用户交互,供客户自主轻松选购各项标准化产品,并支持以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重点客户的特定需求;要能实现客户账户、交易、资金以及交易行为等各类数据的聚合、积累、分析,并通过智能化应用主动识别客户需求,智能化推送全面综合针对性方案,实现精准营销和交叉销售。

(三)提升场景构建能力

交易银行业务天然与场景深度融合。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交易银行的场景构建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获客、拓客的能力,决定了其争夺账户及流量入口、粘住存款沉淀的能力。

首先,银行必须从观念上突破部门条线壁垒,从“公私分明” 转为“公私合营”,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延伸到了解“客户的客户”的需求,围绕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的营商闭环,重新认识场景内客群主体,统筹对公对私业务资源,实现相互促进引流的内部合作良性循环。这对于传统的交易银行业务是一种延伸和补充,需要交易银行业务与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建立更优协同,共同打造共赢互利的生态闭环。

其次,银行必须提升敏捷识别需求能力,要持续保持市场嗅觉、加大资源投入,比如,交易银行可发挥所长,重点聚焦在行政事业、教育、医疗、旅游等对公环节容易撬动且以基础支付结算需求为主的行业场景,并与个人金融业务形成闭环配合。

第三,银行必须提升敏捷响应需求的能力,能够以项目制模式经营场景,通过敏捷项目组打破部门局限,集中前中后台的营销、产品、渠道、技术力量,敏捷完成客户服务方案设计实施及系统功能实现等。

(四)提升跨境服务能力

开放力度的加大和互联互通程度的加深,对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和跨境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交易银行一要发挥政策前沿优势承担智库智能,继续积极参与政策创新和开放试点,努力为金融开放改革提供更多实际可行的建议。二要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跨境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政策创新加强银行跨境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的创新完善,提升境内外机构间的协同能力,持续推出交易银行创新产品,便利业务流程、拓展服务覆盖。三要强化全球一体化网络布局,加强平台的全球统一联通和一站式、一致化的跨境服务体验。四要强化国际化经营能力,了解国际业务规则、了解海外本土市场的法规政策,成为国际业务专家并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

(五)提升经营风险管控能力

坚守风险底线和合规底线是银行业务创新拓展的前提。在开放进程中,国际化经营和新科技应用衍生的新型风险将成为交易银行业务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亟待因应场景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经营环境变化,全方位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一方面,要提升基于大数据应用、区块链技术等实现的风险防控和预警能力,从自动化识别客户资质和行为、监控交易真实性及全链条运转、反洗钱自动筛查到自动识别后风险后的提前预警等,运用技术不断丰富完善自动化风险管控工具模型。

另一方面,要提升防范国际经营风险及跨境业务风险的能力,深入研究试点区域政策,完善跨境产品服务的内控管理,加强系统控制,加强国际化风控人才队伍等。

第三,要围绕场景化、在线化服务探索新的风控模式,在场景化服务下,端到端的服务出现跨客层、跨产品线、跨区域等新特征,相应的风险监控和数据采集也需要从原来的单一产品职责延长范围,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业务信息,识别潜在风险。

第四,要根据线上化业务新表现重检相关风险判断和监控标准,例如小额高频交易等,要能正确区分正常交易和异常交易,并拟定相应的反馈机制,切实防控风险。

结语:

中银香港以建设一流的全功能国际化区域性银行为目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中,始终立足香港、辐射内地,支持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致力于助力客户的区域化、全球化发展进程。

中银香港作为大型中资银行中最先启动交易银行转型变革的银行,也将“保持初心”,持续加强对新政策、新技术、新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国家全面扩大开放带来的广阔发展机遇,以创新为交易银行业务注入活力,用好开放政策为客户、银行和社会创造价值。

12
标签: 中银 银行业务 语境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新华保险宁波分公司银行业务部(队伍发展)岗招聘启事

2023-07-14 17:44
181195

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社会招聘公告

2023-06-14 19:16
160532

兴业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总部(并购业务部)-投行业务招聘启事

2023-02-08 21:32
32352

全国首批资本项目登记下放银行业务落地南沙

2022-08-10 16:58
22575

兴业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总部(二部)投行业务岗位招聘

2022-08-09 22:51
27490

银保监会梁涛:加强类信贷影子银行风险监测 持续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

2022-07-31 19:59
1339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