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借疫情期间订单上升进军消费金融,这是门好生意么?
来源:复利频道随着疫情发生,居民闭门不出,对于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尤其是生鲜蔬果肉禽的需求量开始不断增加。
随着疫情发生,居民闭门不出,对于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尤其是生鲜蔬果肉禽的需求量开始不断增加。
据了解,只在春节期间,像每日生鲜、叮咚买菜等主打生鲜类电商的平台成交额就分别增长了3倍和6倍。订单量的上升了带来了更多新增用户,这又让不少生鲜电商开始注意到了消费金融领域。
有媒体报道,美菜网曾发布高薪招聘消费金融负责人的信息,很显然,是准备在这一领域大展身手。而另一家背后有著名零售巨头撑腰的生鲜电商多点也在抓紧布局消费金融。
一时间,生鲜电商纷纷“跨界”进军消费金融,他们意欲何为?
一、生鲜生意难做, 不如深挖疫情期间订单价值增量
尽管因疫情影响、居民订单上升,生鲜电商成为目前为数不多“因祸得福”的行业。但也要看到,生鲜生意难做,投入大、利润率低、损耗率高、冷链等成本巨大,导致生鲜电商行业这几年一直处于重压之下。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2017年度生鲜电商“死亡”名单》显示,有14家生鲜电商企业宣告破产倒闭,包括:菜管家、鲜品会、美味七七、花样生活、正源食派、果蔬帮、许鲜网等知名平台。
而随着疫情出现,客户及订单量短期井喷,生鲜电商行业迎来难得的“小阳春”。但对于生鲜电商来说,虽然目前获得了相比以往更多的订单,但相关刚性成本支出仍然偏高;尤其是这段时期库存及配送人力等资源紧缺,相关支出较大,因此距离高盈利目标还是相差甚远。
在此情势下,生鲜电商如果仅是着眼于当下客单价和利润有限的生鲜订单,不如深挖这些订单背后的价值增量。或许正因如此,消费金融成为了众多生鲜电商的选择所在。
相比于利润率过低的生鲜电商,消费金融显然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间。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仅消费金融部分,规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万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3万亿。
市场空间大,同时消费金融企业年化利率较高(不少平台都在24%以上),也就具有更高的回报。生鲜电商要想实现业务突围,借助这一风口下注,看似是不错的选择。
二、客户留存低,考验 “跨界”生鲜电商
然而,很多事情都是看上去很美。生鲜电商“跨界”消费金融,需要面对多重挑战。
首先,疫情期间的客户增加,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出门不便、但需获取生鲜的需求。然而,疫情一旦结束,这些用户是否还会继续使用生鲜电商?这是个问题。
据报道,这次疫情给生鲜电商带来的新增用户更多为家庭中老年用户,而这部分用户对于价格敏感度偏高,在正常时期更习惯于去商超、菜市场等地去“比价”买菜。
那么,疫情结束后,这部分用户是否还会继续接受相对价格更高的线上生鲜电商服务呢?
即使,这部分用户在经过此次“尝鲜”后,将生鲜电商作为自家“菜篮子”的一部分,但他们有多大意愿接受消费金融?又是否属于消费金融平台所需的目标客户?
毕竟,这部分客户群体收入并不算很高,且在消费时相对年轻人更为谨慎,对于“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这一消费模式接受度并不高,消费金融未必能成为他们的刚需。
也因此,“跨界”生鲜电商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因疫情而新增的客户留存率到底有多少,其中又有多高比例的客户能转化为消费金融新业务的种子客户?
三、技术能力软肋将制约生鲜电商
而生鲜电商“跨界”消费金融面临的第二道考验,就是技术能力软肋。
目前消费金融行业已经走过了之前用户高增长、高放贷的粗放增长阶段,转而进入到了政策收紧的洗牌阶段。对于已有的消费金融平台而言,之前曝出的过高坏账率、暴力催收等问题已不容再碰。
同时,在近期有不少持牌消金人士纷纷表示,部分消金公司得到地方监管的口头指导,开始调整现金贷利率。一些头部消金公司,在对外进行资金合作时,也要求合作方年化利率必须在24%以内。这意味着,以往较高的年化利率回报将不复存在,消费金融平台必须通过精细化运作以保证收支两条线的盈亏平衡。
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加强科技属性是必然的。而对于“跨界”生鲜电商而言,相比原有消费金融平台,自身不仅用户数量少,而且在相关大数据资源、技术投入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如果生鲜电商没有做好此类准备就贸然“跨界”,其后果就是技术能力软肋凸显,造成客户质量、风控等问题频出。
消费金融领域发展至今,就有不少平台因为急功近利,不注重提升科技驱动下的服务能力、完善风控等,最终被市场迅速淘汰。
那么,生鲜电商“跨界”后如何迅速补上这一课,对此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从以上两方面分析来看,生鲜电商“跨界”消费金融领域需更加理性,切莫被其诱人前景迷住了眼,忽视自身在资金链本已紧张、用户群体不匹配、科技和风控能力弱等方面的先天不足,从而因过急开展消费金融,导致更多的严重后果,最终借消费金融赚钱不成,反而连带牵连主业,这才是最需要生鲜电商企业决策者警惕的。
推荐 | 更多阅读
发现 | 渤海银行赴港上市材料已获证监会接收,规模增长的同时不良率也在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