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三星、华为——三大企业智能手机供应链的较量

2019-11-26 17:40 127591

文│姜洁来源 | 物流时代周刊(ID:wuliushidai)智能手机供应链已成为手机企业竞争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取胜,在生产效率、工艺制造技

文│姜洁

来源 | 物流时代周刊(ID:wuliushidai)


智能手机供应链已成为手机企业竞争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取胜,在生产效率、工艺制造技术短期内突破潜力不大的情况下,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系统搭建便成为重要途径。


由于企业发展过程和供应链偏好差异,手机企业的供应链模式有所不同,比较研究和分析这些模式,对优化供应链和提升竞争力具有一定帮助。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三星、华为、苹果手机供应链构建模式就各具特色。


苹果:高品质敏捷的供应链


苹果公司的成功,不仅在于产品的创新,更在于高品质敏捷供应链的搭建。苹果曾连续8年在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的全球供应链25强上占据榜首位置,其不仅关注产品的研发创新,而且注重打造一条信息透明化的供应链,以加强管控产品质量,降低供应链成本。苹果的供应链可以概括为:多元化、轻资产、与竞争战略完美结合。


苹果供应链涉及全球和多元化。据苹果公司2018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其在全球共有13座组装工厂和156家官方的产品和零部件供应商。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被运送到苹果的各个工厂,经过组装之后再销往世界各地。这样构建供应链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因为在全球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可以通过多家供应商竞争,来降低成本,并极大地减少单一供应商断货的风险。但市场竞争是残忍的,如iPhoneX所采用的OLED技术屏幕,目前全球只有三星能够提供,导致苹果受到一定的发展制约,这也是iPhoneX遭遇产能问题的根本所在。


良好的品质管控保证产品信誉。苹果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可以用“严苛”来形容,每年产品出售量也非常可观。为了保证品质,在搭建供应链过程中,苹果公司会选用行业顶级的供应商,并对硬件供应商的零配件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制造出能达到苹果公司质量标准的产品。此举主要源于:一方面是其自身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另外一方面,只有顶尖的供应商才能保证产品功能和品质。


注重供应链高效化。苹果公司将主要供应商从100家减少到24家,并要求多家供应商迁到苹果工厂旁边。由于手机的生命周期较短,需要压缩库存,苹果公司将19个库房关闭了10个,以降低库存。如1998年初,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乔布斯把两个月的库存期缩短到一个月;同年9月底,蒂姆·库克(苹果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已经把库存期缩短到6天;1999年9月,这个数字已经达到惊人的两天,有时仅仅只有15小时。另外,库克还把制造苹果计算机的生产周期从4个月压缩到2个月。所有这些改革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也保证了每一台新计算机都安装了最新的组件。经过多年不懈地改进,苹果公司拥有无缝流线型供应链,产品从合同制造商那里出发,经过第三方发货公司,直接到消费者手中,前后不过几天时间,整个过程非常短,存货周转率非常高。此外,苹果公司通过监测其零售商店、网站和第三方经销商的销售,基于需求会重新分配手机订单,对iPhone的货量和调配进行不断完善,苹果几乎能做到零库存。


供应链竞争差异化。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就需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这其中供应链的差异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别的PC生产厂商还依赖海运的时候,苹果公司就大面积使用空运,用高效换取巨大利润。此外,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中,苹果公司会调整供应链战略。


三星:纵向供应链


三星在搭建供应链之初,就意识到手机零配件自我供应的重要性,因此三星搭建了一条纵向垂直的供应链,即强化销售、生产、采购和计划部门的紧密合作。三星完全控制顶级芯片、屏幕、处理器、闪存、摄像头等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和生产,也是唯一具有纵向结构的供应链,在供应链控制和运转上有较高的话语权。因三星在多个元器件行业都具有绝对的供应链把控能力,其相对苹果有更强的竞争力,可以说是唯一一家能脱离美国技术约束的手机企业,其供应链呈现以下特点。


以“天”为单位定制供给计划。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市场行情随时波动,三星制定了以“天”为单位的供应计划。三星电子各事业部共同确定一周的销售供给计划,接下来DMC(SET)部门制定每天的供给计划,安排生产和供应,并在每天生产结束时根据世界各市场销售信息反馈,分析24小时内销售实际与销售计划之间的差异,调整手机生产、供给计划,确保供应与需求相匹配。


依托供应链引领新产品研发。三星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GLOBALSCM系统不仅可以计划销售、生产,还用以推动产品研发更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分析客户对手机的功能需求偏好,引导产品研发方向,研发客户更青睐的功能,淘汰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建立工业园区集成手机产业链。由于手机零部件多达几千个,众多供应商如果分散在世界各地,不仅运输成本较高,并且常常会出现补货不及时甚至断货现象。三星建立三星工业园区,将众多供应商聚集在工业园区内,园内各相关企业之间搭建网络联线,以确保信息的即时连接和物流直接有效运作,核心配套厂商建造直接通向三星组装厂的大型输送带,形成一体化供应生产。不仅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还可以及时补货,避免进口零配件的关税。


此外,三星还与各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既有效地降低了库存,又降低了市场波动造成的库存积压风险。通过供应商库存管理系统,可以了解到零配件的库存状况,可随时根据生产情况补货。如此一来,供应链总成本得以降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华为:本土+全球供应链


创建于1987年的华为,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也是目前5G技术市场的“领头羊”。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这对华为全球供应链提出了严峻考验。


供应商遍布全球,对美国供应商依赖度较高。华为手机供应链高度依赖于全球供应链,特别是关键零部件高度依赖美国供应商。2018年,华为公布了一份含有92家供应商的名单。其中,美国供应商数量最多,包括英特尔、恩智浦、高通、博通等共计33家;中国内地及香港供应商排名第二,包括立讯精密、比亚迪、京东方、瑞声科技、顺丰等共计27家;日本供应商数量排名第三,共计11家;德国4家,瑞士、韩国等各有2家,荷兰、法国、新加坡各有1家。全球化的供应商策略使得华为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较高,安全稳定的供应链成为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华为多年的精心经营和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贸易摩擦也让这种供应链遭遇不小的挑战。


为此,华为欲构建纵向供应链,确保供应链安全。值得一提的是,主要负责华为芯片设计的华为海思规模较大,供应商也较多。未来,这家被大家称为“备胎”的公司能否挑起华为芯片的大梁,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产业链本土化配套将是华为布局供应链的方向。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华为有较多部件不能自己满足供应,还存在手机系统、制造等方面的问题,华为供应链布局战略将进行调整,从全球布局转向本土布局,但销售端的供应链全球化依然继续。自2018年以来,华为已经将自己的产业链向国内倾斜,尽可能降低对美国供应商的依赖。目前,在华为供应链中,来自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共有70家,来自美国的上市公司共有43家,中国大陆企业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企业数量。华为要突围美方禁令,必须加速自建与调整供应链布局战略。



通过对三星、华为、苹果手机供应链模式分析可以看出,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各品牌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扮演了重要角色。三星、苹果作为行业领先的企业,其供应链构建的成功可以为华为提供借鉴,尤其是发展把控性强的纵向供应链,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使得供应安全、品质稳定、快速敏捷、技术创新的供应链成为华为在手机市场上制胜的重要法宝。


作者系长石资本合伙人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转载需联系授权。


11
标签: 供应链 手机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