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敌!高冷的顺丰还是低下了头

2019-10-28 13:1051590

作者:财兔君来源:财兔金融说(ID :hlwjrcn)高冷的顺丰杀向低端市场,留给顺丰的机会在哪里?快递的江湖,从今再无传说。近日,顺丰控股披露9月月度


作者:财兔君

来源:财兔金融说(ID :hlwjrcn)


高冷的顺丰杀向低端市场,留给顺丰的机会在哪里?快递的江湖,从今再无传说。


近日,顺丰控股披露9月月度业务经营简报,其快递服务及供应链业务合计营收突破百亿,达到103.84亿元,同比增长27.32%。快递业务营收98.82亿元,同比增加22.33%,与行业水平保持一致。

江湖一哥 难以接招

 

 简报好看,但是顺丰目前的口碑,似乎是越来越差,网上关于顺丰快递送件延误、速度变慢、服务恶劣、不再送货上门的抱怨越来越多。

 

那么,顺丰用价格降低换来的,虽然有短期量的短暂提升,更是多年经营积累品牌和口碑的损害,或许,快递的江湖,从今再无传说。

 

长期以来,快递行业流传着一句说法,中国快递分为两种,一种叫顺丰,一种叫其他快递;借以表示对顺丰服务的认可,也彰显了顺丰的江湖地位。

 

顺丰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快递,在于其行业发展初期对服务质量的重视;比如最早实现2小时上门取件,24小时全国主要地区到达;再比如其快递小哥彬彬有礼的服务态度,跟其他快递动辄恶语相向的对比实在过于明显,在这快递行业粗狂发展的早期,成为一张最闪亮的名片。


而顺丰的价格,自然是高过三通一达几倍,但让人觉得,也算是物有所值。

 

然而,在马云成立菜鸟联盟之后,事情发生了缓慢的变化,2015年6月的菜鸟江湖大会,三通一达的老板与高管全部到场,唯独顺丰缺席,2016年大会顺丰依旧缺席;而到了2017年,菜鸟与顺丰爆发了6.1之争,双方互相关闭数据接口,淘宝卖家至此不能选择顺丰发货。


王卫因而也成了快递行业唯一敢对马云说不的男人。

 

在顺丰对菜鸟说不以后,顺丰的业绩增速持续下降,增速持续低于行业水平,而作为竞争对手的三通一达增速却异常强劲。接着,阿里对三通持续投资与持股,而伴随着业务量的提升,三通一达伴着的网点的布局也得到提升,派件的时效性越来越高;因而,三通一达与顺丰的距离越来越小。


而京东物流的成立,更是对着顺丰的背后,来了温柔一刀。

 

京东的定位与顺丰品牌切合度更高,作为顺丰曾经最好的伙伴,虽然之前京东表示不会涉及个人配送这一块。不过面对这一庞大的市场,京东还是选择了发展个人业务;京东物流横空出世,不光一脚将顺丰踢出,更将其其品牌与服务定位全面贴近顺丰;自此,顺丰又多了个最贴身的竞争对手。

 

三通一达的长足进步,京东快递、苏宁快递等电商快递巨头的加入,让顺丰的优势愈发不明显,日子越发难过。

 

数据显示,顺丰的市占率不断降低,2019年上半年,顺丰的市占率仅为7.3%,同比下滑1.11个百分点,同期中通快递的市场份额已接近20%,而在此之前,顺丰市场占有率一度20%,排在第二名的申通快递的市场份额是12%,中通快递是6%。

 

市占率一定意义是快递行业的生命线,因为快递行业并不能像部分消费品一样通过提价不断提高利润水平,也无法通过真正差异化提高利润率。快递行业的属性在于具备强大且持续的规模效应,无进而在规模效应的带动之下走向集中和相对垄断,从而将全行业的利润逐步汇集于头部企业之中。

 

随着顺丰市占率的下降,顺丰2018年度净利润录得多年来的首次下滑,同比下滑-4%。

 

市占率下降短期意味着盈利能力的下降,未来则是消费者端筹码的丢失,摆在顺丰面前的挑战不可谓不严峻。

 

或许是,顺丰过于高冷了!

 

拒绝了阿里之后,被京东抛弃之后,顺丰一度选择自建电商,然而还是以失败告终;人们难以接受一家送快递的公司卖产品,毕竟,选择购物不只是为了送货速度快。

 

此时,唯一留给顺丰机会的,就是拼多多的崛起。



失去电商的高冷者  会拥抱拼多多


电商与快递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的快递行业伴着这电商的迅速发展而壮大,而电商的繁荣才是中国快递行业领跑全球的核心驱动力。


过去几年顺丰丢失的市场份额,关键就在电商件。


而再失去电商件之后,其商务件也面临问题;商务件客户主要是邮寄合同和发票,但随着电子发票、合同的推广,这一业务已达到天花板,面临下滑趋势。

 

目前来看,现在快递公司都选择站队阿里,顺丰也不太可能与京东合作;而没有电商平台的加持,孤零零的顺丰正在遭受排斥,高冷者渐渐孤独;而拼多多的异军突起,让顺丰不再选择高冷。

 

通过社交拼团,单位SKU高销量高折扣的模式,拼多多在低线城市和银发群体中拥有进一步渗透的优势。不知不觉中,拼多多已在电商行业GMV 排名第三,仅次于阿里与京东。

 

而这次,顺丰选择了主动参与;所以,有人惊喜的发现,买了个9.9元的拼多多,竟然是顺丰包邮的。


然而,顺丰的重资产运作模式,对接电商件毫无优势;做拼多多的单子,利润率不是很高,但这一步,也是顺丰无奈之举。

 

顺丰错过了淘宝,也错过了一个电商时代,现在只能为以前的错误买单。

 

即便如此,高冷的顺丰自降身份与拼多多牵手,仍不能高枕无忧,拼多多将来仍有可能像京东一样自建电商。毕竟,从京东和苏宁来看,电商自建快递不光自用方便,还可以进军外部市场;

 

既然与拼多多的合作有如此的牵强,顺丰只能重返低端市场。

 

杀入低端 是进攻还是防御?


今年5月,顺丰开始重返电商包裹市场;与普通消费者平均二十多元一单的顺丰快递寄件服务不一样,顺丰今年推出了一款专门针对电商大客户的特惠专配产品。

 

顺丰特惠专配产品在今年5月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6月陆续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业务范围不包括西藏、青海、新疆等偏远地区。

 

在该特惠业务产品推广的过程中,价格在不断下调。如果日发件量在500票以上,部分地区的首重价格从省内互发12元,降至6元、5元、4元;发省外地区由首重18元,降至10元、6元、5元。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以顺丰月度业务量计算,顺丰9月市占率达到8.11%,较8月提升约0.5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顺丰正在不断向低价市场发力,也意味着其与二三线快递企业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此外,顺丰推出电商特惠件还是一种防御行为,因为京东物流3月份开始以4、5块的价格大规模抢市场,如果顺丰继续保持高冷,不光是市占率继续下滑,业务量可能要负增长了。


有人认为,这并不是简单的以牺牲毛利的代价换取业务量,而是在垄断地位被打破之后的唯一选择。但与此一起来的,还是顺丰服务质量的下降。


据说,特惠件的价格下降,因而送货时效也略有下降;这本情有可原,毕竟,一分价格一分货;然而原本没有降价的时效件,却因为特惠件的增加,就拉低了送货效率,速度和服务都跟着下来了。

 

有顺丰内部人士网上透露,时效件与特惠件运输方式是一样的,只是价格更贵。


可以看出,顺丰进军低端之后,本质上是用更低的服务来争取新客户,同时也用更低的服务应付老客户;这是对用户体验和品牌伤害最大的事情;或许短期,顺丰仍可以享受成立20多年以来累计的品牌红利,继续敷衍没有意识到的老顾客,然而杀鸡取卵,绝非顺丰之福。


财兔君亲身经历的是,虽然京东也加大了外部揽件力度,但京东还是京东,顺丰已经不是那个顺丰。

 

长期如此下去,中国快递或许就只剩下一种,勉强分为两种的话,另外一种或许是叫京东。

9
标签:顺丰 月度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