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合保理:农业供应链金融大有可为 ——访中合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立建
成立保理公司的目的是通过探索供应链金融产品,从而把资金有效引导到乡镇、农村等涉农产业领域。
中合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简称中合保理)是一家具有央企股东背景、专注于农业产业的商业保理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1日,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在多个涉农产业领域已经开展了多元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探索与实践。
中合保理的股东背景相对特殊,据了解,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的中国供销集团控股的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是其控股股东。供销合作社拥有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产业种类繁多,产业结构较完整。由于产业主要下沉在农村地区,存在金融覆盖面小、融资渠道窄的问题。根据中发〔2015〕11号文件,要求供销合作社把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促进金融与“三农”产业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成立保理公司的目的是通过探索供应链金融产品,从而把资金有效引导到乡镇、农村等涉农产业领域。
不难看出,中合保理从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要围绕供销合作社体系的农业产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依托供销总社平台,积极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在供销合作社的整个体系中践行农业供应链金融具有较大优势。
供销合作社的历史定位就是为农服务的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排头兵,具有基层网点众多、组织体系完备、产业链条健全的优势。
从总社到省级供销社再到县乡镇等基层社,供销系统层层布局,即使在偏远的地方也设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从全国范围来看,供销合作社系统产业庞大且组织体系完整。2015年,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来,供销合作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额5.89万亿元,拥有22474家法人企业,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00余家,而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的上下游尤为庞大,不仅涉及到数以万计的农户、农业合作社,还包括规模化的粮食加工、仓储、物流以及商超等销售渠道。
中合商业保理董事长吴立建向《贸易金融》记者透露,中合保理在做农业供应链金融时依托于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组织优势、完整的产业优势以及系统体系带来的信息优势。基于这些优势,中合保理可以迅速地获取全国各个地方的涉农产业的发展信息,并整合有效的信息用于供应链金融服务。
吴立建自豪的说:“当农业供应链金融有了具体产业支撑时,这2500多家的涉农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均可成为中合保理服务的对象,并迅速建立合作关系“。目前中合保理从生产、销售以及加工的每个环节,都着眼于整个产业链,围绕关键的主导企业在多地开始试点产业链金融服务。针对不同的农业产业设计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型,同时以规范性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去提升传统农业产业领域中的供应关系,通过形成标准的合同、票据、物流等信息,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规范性,从而达到符合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要求。
农业相比其他产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农产品的生产分散且周期长,收购加工则相对集中,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传统农业生产销售流程缺少规范的标准,因此在建立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型测试的时候,涉及的环节要素复杂,所消耗的时间也相对较长。通过线下结合产业链条去核实信息,熟悉产业情况,包括田间地头、收购加工、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形成最原始的数据,再将流程规范并固定下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信息科技手段,将服务流程和风控模型呈现出来,在全供销系统内分产业进行复制推广。
基于农业供应链的风险较大、产业较为分散且利润率低,中合保理在没有形成有效风控模型前,主要工作是在梳理资产与探索模式,并将长期坚持深耕于农业产业,做精做细,切实引导资金服务农业产业,不盲目上项目上规模炒概念,并以此形成独有的产业特色。
目前中合保理的业务板块主要分为四类:第一;围绕核心企业,主要包括中国供销集团及下属的公司开展传统的保理业务;第二,依托于供销体系内的各类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比如农产品批发市场,棉花、纱线等产品交易平台,以此服务于在平台上交易的参与方;第三,服务于供销系统内通过土地托管形成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利用土地流转托管的政策、借助农业保险、通过与系统内加工、销售、仓储等产业结合,把金融服务嵌入到农业生产、农资销售、农产品收购加工等整个产业链中;第四,与供销系统内的涉农电商合作,近年来各级供销社围绕农产品销售搭建网络平台,并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未来,中合保理将积极与各级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在特色农产品供销领域开展金融服务。
吴立建表示,供销合作社电商平台目前在农村市场的影响力很大,此外供销社还要发挥在传统领域,比如仓储物流、批发市场、冷链等优势,加强各级供销合作社的联动,在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中,向现代化农业服务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金融必将成为重要的一环。
他说到,总社对中合保理的支持很大,很多系统内的数据可以提供给中合保理去使用,鼓励中合保理在全系统内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实践,但防范金融风险应放在第一位的,现在还不需要大规模去做,要深入产业做实做精。 按照设想和规划,中合保理将针对某一个产业链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型,且该模式一定是全国可复制的,通过系统联合,在系统的产业内进行推广。
去年,供销总社经国家批准专设金融服务部,指导全系统金融服务工作,而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如何在全系统发挥作用也是总社金融服务部的课题之一。目前,中合保理正在总社金融服务部的指导与支持下,在全系统开展农业产业金融方面课题的调研工作。
不难看出,中合保理实际上是课题、经营,两手抓。
农业供应链金融大有可为
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过程中,供销合作社探索出了以服务规模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总结出了土地托管、三位一体、线上线下相融合等成功经验。目前供销合作社正从供销流通服务向农业产业综合化服务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将充分发挥供销系统在农村流通领域的网络优势,打破系统内层级和区域界限,实现主营业务的再聚焦,在这种背景下,更要通过供应链金融来强化农业产业领域的信用合作、促进主营业务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供应链金融将大有作为。
吴立建表示,对于农业产业金融服务而言,资金渠道和来源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把大量的资金切实又安全的使用到农业产业领域中。供销总社和多家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在农业产业领域开展金融合作,各家银行提供巨量的资金支持,目前要解决的就是将农业产业中大量的资产通过供应链整合的方式进行标准化,通过信用转移、借用、捆绑等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以便于获得金融的支持。
当下的供应链金融大多数还是建立在传统融资手段的变形上,更多还是依靠核心企业来设计产品,通过应收账款转让、类似非标的票据贴现来进行融资,然后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实现融资规模,并没有从本质上脱离传统金融的融资思维。
当前全国各大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相当大,但涉农贷款却很难落地,主要是由于农业产业分散,链条长,缺少核心企业,所以目前仅仅依靠核心企业无法有效的在农业产业中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当吴立建谈到农业供应链金融难点时表示,在不断做尝试的过程中,产业链条的有效整合存在很多困难。再加上近年来,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一些暴雷现象。
当前,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物联网、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让供应链金融更加便捷。比如电子发票的出现,在确权和辨别真伪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供应链金融之所以出现暴雷的现象,主要是过度依赖核心企业而忽略产业链条各项要素的整合和辨识,没有深入到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等各要素中把控风险。再加上依托于供应链金融形成的各种衍生品,层层包装,更加远离产业,风险的暴露就成为迟早的事情。
具体到农业产业中,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所以农产品从生产、收购、仓储、加工一般会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把销售渠道和流通环节固定下来以后,加入农业保险、供销社的仓库、物流等监管配合,就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的闭环。一般情况下,在农业产业领域,围绕农业主产区会形成一个农业产业的主导企业,可能是收购企业、仓储企业,也可能是加工企业,这些企业规模不会特别大,但分布均匀,并与当地农户、合作社及下游的企业形成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只要把这种稳定的供销合作链条其中的交易环节要素加以规范,辅以金融科技手段,把链条上每个参与者链接起来,这个稳定的产业链条的信用会高于每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则可以共享链条的信用。未来,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的要素将会慢慢淡化,风控也将不再专注核心企业,而是将着眼于产业链条的信用。
说到信用,吴立建认为,供应链金融应当更加关注链条的信用,这种信用是企业之间的信用捆绑与合作,通过将每个参与者的信用充分集中和调动起来,形成产业链条信用,但这需要基于长期稳定、高频次、守信用的合作关系。此外,供应链金融要解决的一定是产业链中的资金需求,要保证资金是在产业链中是流动,而不聚焦某个个体的流动性。
供应链金融一定是基于产业链条,同时供应链金融也是依托于各参与方的信用合作。早在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其中信用合作就是要解决农业产业的融资问题。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也将三位一体作为改革的重点工作,发展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信用合作不仅仅是资金的合作,更应该体现为产业链条系统信用的合作,而供应链金融将是信用合作的重要载体。利用供应链管理,协调和整合产业链上的资源,使各主体、各要素的信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实现转移、捆绑,从而达到提升整体产业链条信用水平,最终达到解决农业产业的资金需求。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总社到各级供销社到基层社联动起来,打破瓶颈,各地区之间流动起来,真正实现供销信用合作衔接,这也是中合保理的一个课题。
在采访结束时,吴立建说到:“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其融资难的关键主要在于自身资质。一般小微企业缺乏硬性担保等,按照传统的金融逻辑来讲,缺乏硬的担保措施就无法控制风险。但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来说,小微企业如果可以嵌入到一个稳定的业务链条中,就有获得资金的可能性。”
未来,在大数据统一后,一定会有大量的规范性的小企业,使用供应链金融去解决融资问题。未来产业越来越集中,越来越规范,有助于逐渐减少企业之间的信任成本,一些小微企业会形成持续、稳定和长期的产业链条,也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一个很好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