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报告:网上银行交易笔数达1524.7亿笔

张艺妍 | 2019-07-19 19:46 75798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报告》显示,2018年,随着金融科技在银行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报告》显示,2018年,随着金融科技在银行业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中国银行业呈现出“服务智能化、业务场景化、渠道一体化、融合深度化”的“四化”趋势。


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241万亿


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适应金融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推进网点轻型化、智能化、特色化转型发展,加速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客服中心等线上服务平台升级迭代,持续推进业务流程优化,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截至2018年末,银行业营业网点数量达22.86万个,设立社区网点5600个、小微网点2700个;布放自助设备共计103万台,其中创新自助设备2万台,自助设备交易笔数达400亿笔,交易总额达66万亿元;行业平均离柜率达88.6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末,手机银行交易笔数达940.37亿笔,交易金额达241.68万亿,同比增长11.86%;网上银行交易笔数达1524.7亿笔,同比增加30.13%,交易金额达1639.4万亿;电商平台交易笔数达5.48亿笔,交易金额达2.01万亿;客服从业人员5.22万人,全国人共处理来电10.58亿人次。


截至 2018 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对民营企业投贷余额合计6,371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64亿元。大型商业银行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例如,建设银行实施普惠金融等“三大战略”,打造“小微快贷”系列产品和平台化经营模式,累计为225万余户小微企业提供超过7万亿元信贷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密切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全力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加大信贷资源支持力度。


赋能新旧动能转换 助力民营、三农


2018年,银行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聚焦科创型企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创新信贷管理体制和金融产品体系,推动对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前移。


二是服务区域协调发展。落实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


三是助力推进落后产能转型升级。


四是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可持续融资方案和综合服务,推动多项重大海外项目落地;积极探索与外资同业、多边机构合作,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着力缓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加大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着力破解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充分等问题,有效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健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数据治理、客户评价和贷款风险定价能力;强化贷款全生命周期的穿透式风险管理,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提升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普惠金融事业部制,加大信贷配置资源、强化专业队伍能力提升,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大力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扶贫、公益、绿色金融、消费者维权等 多维度承担社会责任


2018年,中国银行业将绿色可持续理念融入经营发展战略,致力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发展。一是以绿色战略规划为指引,加强组织保障与顶层设计,强化流程管理和系统建设,不断推动绿色银行建设。


2018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切实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作用,开展绿色银行自评工作,举办绿色信贷实务和合规风险管理专题培训,完成全球第一本中英文版《绿色信贷》教材的编写工作,切实推动银行业加强绿色信贷能力建设。


二是探索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持续加大对污染防治、环境治理、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的资金配置,严控“两高一剩”行业授信,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三是推进绿色建筑改造,开展绿色采购,加强办公用品和耗材管理,倡导员工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办公理念。


2018年,银行业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建设,有效畅通客户投诉通道,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逐步完善特殊群体无障碍服务,切实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2018年6月,中银协正式发布《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引领银行网点强化无障碍设施配置和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遵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针,立足职能定位,完善工作机制和服务政策,加强信贷管理和金融创新;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增加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攻坚扶贫“最后一公里”。


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扶贫、教育、养老、生态、助残等社会民生领域,不断探索银行业务与公益事业融合创新发展,加强与公益机构跨界合作,有效推动银行业公益事业向常态化、项目化、制度化发展。截至2018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公益慈善投入总额达7.08亿元,开展慈善项目近3000个,员工志愿者活动时长达44.7万小时。


文/《贸易金融》记者张艺妍

6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