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旁观者 海尔金融保理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07-08 18:10 30647

来源:经济观察网金融,不止于“金融”。当市场基本属性回归于用户端,产业链资源日益密切之时,这种属性便愈发明显。而在进入物联网时代后,

来源:经济观察网


金融,不止于“金融”。当市场基本属性回归于用户端,产业链资源日益密切之时,这种属性便愈发明显。而在进入物联网时代后,共享经济催动着产业上下游资源协同发展,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间的关系也需要被重新审视。


7月6日至7日,2019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在青岛召开。在本次论坛进程中,如何让金融服务在支持资本市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居民财富增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讨论内容。


事实上,金融从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只有距离产业行业更近一步,与民生实现强关联,金融的服务价值才能愈加彰显。而在论坛现场,依托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背景,海尔金融保理所打造的物联网链式信用生态赋能平台凭借实现多方共赢、覆盖全产业链的特质,令人印象深刻。


开放生态圈实现多方共赢


《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曾言,“企业终殆,城市不朽。”因为传统时代的企业偏于封闭,封闭便意味着拥有边际,最终会走向衰亡。而城市是一个生态,强调的是资源共享,生生不息。


对于金融而言,生态同样意义非凡。尤其是在助力实体经济、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金融不应只是一个“钱”的概念,更应该是一种产业链资源,时刻与链群中的所有攸关方发生交互。


而在生态领域,为何说海尔金融保理的探索拥有价值?重要的一点就是开放。海尔金融保理负责人刘中锡表示,海尔金融保理的创业初衷就是面向社会,以开放的姿态服务全产业链资源,解决诸如中小企业、产业链末端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让生态更加开放,其实就等于将过去串联服务颠覆为并联服务。过去我们认为的金融服务往往存在于服务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一二级资源,很难下沉至产业链末端资源;而开放的并联服务则是一种放射状态,围绕着企业用户需求,金融方将自身的服务延伸至全产业链,一边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一边挖掘新的用户需求。这即是一种由封闭到开放,由有限服务到无限增值的过程。


可以认为,开放的金融生态圈实则就是让供应链与物联网深度融合,让沉积于生态圈的中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快速流动、变现,在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为参与交易的核心企业和资金方创造价值,实现多方共赢。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开放的生态圈优化了产业链的资源分配模式,同时也放大了普惠金融的价值。在海尔金控“产业投行”模式指导下,海尔金融保理探索出一种信用管理增值赋能方式,并命名为“物联网链式信用生态”模式。尤其是在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海尔金融保理打造的物联网链式信用生态实现了产业链条上下游资源的全面打通。


以海尔金融保理在山东济宁构建的农信链为例。玉米种植户老刘承包了300亩土地,但每亩盈利仅为200元左右。针对这种产出收益不对等的问题,海尔金融保理通过与农户和产业链各方交互,运用“产业投行”模式打造链式信用生态,引入了上下游供应商,构建出一个“玉米产业生态圈”。


在玉米产业生态圈内,海尔金融保理为资源方们建立了以合同为基础的信用增值体系,实现了“化肥——种植——深加工——销售”四维信用经济闭环。在这个过程中,海尔金融保理成为了整个产业链条中一个触点传感器,其让农户知道下游加工厂商的具体需求,以此按需生产;同时也让柠檬酸、味精等深加工厂商能够追溯原材料,确保产品质量与销量。数据显示,在生态模式的推动下,各攸关方实现了增利20%至40%。


事实上,物联网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信技术的革命,更是一种企业关系的进化。金融不是工具,而是物联网生态中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强调的是有温度的交互,以此让各资源方由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物联网时代的共享共赢关系。


那么海尔金融保理的链式信用生态带来了什么价值?那就是聚焦供应链金融的“长尾用户”,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种价值实则让普惠金融更具市场属性。一方面,金融服务打破了地域空间与行业的限制,让其能更加灵活的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打通“最后一公里”也让金融服务真正下沉至三四线甚至五线市场,而不再只是大企业的“资本杠杆游戏”。


去除中间层实现生态增值


必须要看到,当金融愈加融入市场的时候,其便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以此优化产业环境,扩大增值空间。而这背后的原因则在于这种生态系统正在消除中间层、中间商,让各资源方零距离交互,城市与农村互为上下行。


仍是以海尔金融保理打造的玉米产业生态圈为例,农户在进入生态圈后,借助开放的资源优势,能够直接从化肥厂、农药厂、种子厂采购农资,成本降低了15%左右。同时,农户又可将玉米直接销售给深加工企业,减少了玉米商贩提成,提高了10%的销售额。据统计,通过海尔金融保理的平台赋能,农户每亩地盈利提升了接近30%,并获得了资金支持、现代化灌溉、科学土壤检测施肥等多种增值服务。


可以认为,生态趋于无边际,资源趋于零距离,这或许会成为物联网金融的未来趋势。在生态圈内,资本和资源将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两条河流,资本的介入会成为一个入口,以此引入更多的资源;而资源的开放将产生溢出效应,让资本覆盖至更多产业形成新一轮增值。


海尔金融保理的探索其实就是在寻求资本与资源的融合之道。资本是交互的触点,而不是冰冷机械的金钱注入;资源构成的是开放的生态,而非封闭有限的串联服务,这即是物联网金融应有的模样,全生态开放、全产业覆盖、全资源增值。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万物互联”特征日益凸显,金融便绝不应该成为产业链条中的旁观者。让金融不止于“金融”,便是应该令金融成为触点,撬动资源的杠杆,让生态走向开放,以增值趋于无限。

5
标签: 保理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